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127节

  但还是换上了俱乐部的统一服装。

  待两人换好衣服后,丁萱唤来了两名的服务员,吩咐道:“好好服侍钱小姐和林小姐,切莫出了纰漏。”

  “是,丁经理。”

  随后丁萱与钱月俩人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我先带你转悠一圈,你看看想试试哪些消遣。”钱月对着林琳道。

  麻将馆、烟馆、温泉馆、茶楼、舞厅等等,金陵城有的消遣,这里一应俱全。

  而且俱乐部毗邻玄武湖,院内环境典雅,装修也别具一格。

  更有人贴身服侍。

  林琳哪儿见过场面。

  若不是任务在身,她真想纵情享乐一番。

  两人一直待到晚上九点多钟,才出了大院。

  随后钱月回家,林琳找到了宋应阁汇报。

  “大院里,卑职观察到了十处明哨,一处暗哨。

  卑职怀疑还有更多暗哨,但没有搜寻到。

  而且换班之时,下一班人会提前十分钟到岗,没有空白期。

  至于组长您提及的神秘区域,那里同样被高墙挡住,无法窥探。

  戒备也更加严格。”

  “丁萱呢?见到了吗?”宋应阁问。

  “见到了。

  此人八面玲珑,且警惕性很强。

  凡进入俱乐部的会员,都得换上他们准备的服装。”

  “描述一下丁萱的面貌。”宋应阁掏出了纸笔。

  在林琳的描述下,宋应阁很快画出了丁萱的肖像画。

  “太像了,几乎与相片无异。”

  虽早已知晓宋应阁有这等本事,但林琳仍难免惊叹。

  “盯死大门,我就不信她能一直不出俱乐部。”

  宋应阁将画像交给了负责盯梢的两名组员后,回到了天印巷。

  却在巷口的老位置,见到了许钟。

  两人进了院子后,许钟掏出了一沓纸递给了宋应阁,“这几天收集的情报。”

  宋应阁没着急去看,“财茂车行的交接没出什么岔子吧?”

  “放心,姜舒宁很配合。

  如今车行的运营都是我在负责。

  只不过姜舒宁委派的财务,却是她自己。”

  许钟无奈道。

  按照合同,姜舒宁的做法,没有丝毫问题。

  “她有兴趣,就让她做呗。

  反正咱们又不准备弄虚作假。”

  “话虽如此,但有她在,许多事情做起来碍手碍脚。”

  宋应阁点了点头,“我回头抽空和她聊聊。”

  “运输公司那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按照你的要求,一共购入了三辆全新奔驰L3000卡车,花费三万五千法币。

  你给的四万法币,还剩五千法币。

  我又将财茂车行的股权抵押给了银行,贷了一万法币。

  然后购入了四辆半旧的福特AA卡车和五辆报废的卡车。

  现在输运公司账上只有三千多元了。”

  这七辆能运货的卡车,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放心。

  有我的关系,运输公司很快就能盈利。”

  李茂的辖区在浦口码头,许多到港货物都有转运需求。

  有了这层关系,运输公司稳赚不赔。

  “把公司的账做好看一些。

  另外再购入一些报废的卡车。

  然后去找小日本的银行贷款。

  把运输公司的全部资产都质押了也无所谓。

  能贷多少贷多少。”

第95章 探查

  次日,宋应阁伪装一番后,找到了先前联系过的掮客。

  从其提供房源中,精心挑选了一处位于乌衣巷的小院,用假身份租了下来。

  这处小院一出后门,往北便是秦淮河。

  过了河,就是夫子庙。

  若有遭一日,宋应阁身份暴露。

  往小院一躲,即便被包围了,凭其的水性,亦可跳入秦淮河逃生。

  再不济,往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夫子庙一钻,根本无迹可寻。

  这一座安全屋,宋应阁不打算告诉任何人,哪怕是老赵、许钟。

  随后,宋应阁去布衣帮找到了刘传书。

  刘传书的能力很强,短短两日,已经吞下了布衣帮。

  原来的帮众,在其安抚下,并未流失。

  “枪械的事,办的如何了?”

  其实刘传书能安然无恙,就说明并未横生波折,但宋应阁放心不下,还是问了一嘴。

  “放心吧大哥,很顺利。

  东西已经交给那边的人了。”

  刘传书顶着黑眼圈,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

  这几日他确实辛苦了。

  宋应阁关心了几句后,又交给刘传书一个活。

  “你去秦淮河、夫子庙一带,租个十来间小院。”

  “对小院有什么要求?”刘传书不问原因,只想着执行。

  “最好选在在八街九陌之地,易守难攻之处。

  并且,每租下间院子,便需以装修之名,在院子里挖上一条地道。

  一条地道至少得有三个出口。”

  先前无钱无人,宋应阁有心无力。

  如今羽翼渐丰,他得为那场浩劫做些准备了。

  “这么一来,动静恐怕会很大。”刘传书担忧道。

  “此事不可明目张胆去做。

  但亦不必怕被人发现。”

  这些事,想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只能偷偷施工。

  但时不我待,宋应阁没打算藏着掖着。

  不用等戴笠过问,他就会主动说出。

  甚至,他还想挖上几条能出城的地道,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一来,别说十间,即便是二十间,亦不在话下。

  码头上苦力若是不够,还有城外的棚户区。

  那里苦力更是大把。

  而且工价更低。”

  刘传书信誓旦旦道。

  宋应阁闻言,心中有些不快。

  有些人把他们当成牛马。

  可有些人却高呼万岁。

  “工钱按正常的给。

  三餐必须保质保量。

  不可克扣。”

首节 上一节 127/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