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168节
“科长,情报四组成立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组内还没有能独当一面的人。
我若是仓皇调任,只怕四组的业务很难开展啊。”
魏斯闻弦歌知雅意,道:
“此事倒是个麻烦,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合适人选来顶替你的位置。
不如这样,你辛苦些,继续兼任四组的组长。
等找到适合的人,你再卸任,如何。”
“卑职愿为科长分忧,只是处长那边……。”
“放心,此事我去向处长说明。”
A科的副科长一职,能提升宋应阁在特务处的地位。
它的权责,主要集中在资源调动方面。
论起实权,尤其是抓捕审讯这方面,还真不如一个情报科的组长。
所以宋应阁并不打算舍弃组长之位。
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的又稳又快。
一场对话下来,两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宋应阁回到情报四组后,发现洪木已经在办公室等待多时了。
“组长,宝源当铺的事情想和您汇报一下。”
“你上次不是说觉得有些不对劲吗?查出来了吗?”
“查清了。
宝源当铺共有日谍六人。
如果只是一个分销毒品的窝点,那么其配置的人手显然太多了。
这不合常理。
经过卑职与叶佑的探查,发现宝源当铺依托业务便利,收买亟需用钱之人。
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日谍的帮凶,为他们传递消息。
其中不乏权贵之家的佣人、厨师,高端饭店、俱乐部的服务员。
这批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日谍们,另辟蹊径,完全舍弃掉中、高层路线,改走底层路线了。
组长,这种模式更加隐蔽,难以发现。
抓不完,捉不尽。
一旦利用得当,危害不比策反几个高官来的低。
且付出成本更少。”
洪木描述的情况,立刻引起了宋应阁的警觉。
可怕的不是当汉奸,而是有些人明明在为日本人做事而不自知。
更糟糕的是这些人即便事后被发现,往往也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你们发现了多少人在被日谍利用?”宋应阁皱着眉头,追问道。
“目前发现了将近二十人,我预估真实的人数在三十人左右。”
宋应阁闻言,心中先是一阵后怕,接着又是一阵庆幸。
若不是洪木的警觉,识破了宝源当铺的勾当,只怕事情会朝着不可预料的一面发展。
不过宝源当铺中这些日谍的做法,也给宋应阁上了一课。
或许以后A科开展工作时,也能借鉴一下这种方式。
“既然查清了,就抓紧行动吧,免得夜长梦多。”宋应阁下令道。
“有个特殊情况,想和组长您汇报一下。”
“你说。”
“昨日,宝源当铺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
而这人我恰好有过一面之缘。”
“哦?这男人是谁?”宋应阁来了兴趣。
“他名为叶铎,是日海军陆战队情报处的顾问兼翻译。
此人颇受情报处的负责人大田佐胜的信任,这次来京,怕是有特别任务在身。
如今情况不明,不如监视两日,再动手?”
顾问兼翻译?
这个职位可不算低了。
没想到还钓出一条大鱼。
听完洪木的话,宋应阁在心中权衡一番后,道:
“叶铎是中国人没错吧?”
“确认无疑。”
“一个汉奸罢了,只要逮住他,还怕撬不开他的嘴?”
宋应阁可不相信这种人能抗住酷刑,抿了一口茶,继续道:
“为了不走漏消息,抓捕行动必须快、准、狠,尤其是不能动枪。
一旦动枪,消息泄露的几率就会大大提升。
宝源当铺除了六名日谍和叶铎,还有什么人?”
“别无他人。”
为了确保不动枪,宋应阁决定亲自出马。
“你且去筹备,晚上我率队行动。”
“是,组长。”洪木说完便要离去。
“等一下。”宋应阁一脸笑意,走到洪木身前,从怀中掏出了两百元塞进后者手中。
“组长,这……”
“不要特立独行,既然进了四组,大家都是一家人。
这些钱,你收下。
无事之时,可以和处里的人喝喝酒,促进一下感情。
宝源当铺一案,你做的不错,继续保持下去。
你真心待我,我必不会亏你。”
“多谢组长。”洪木一脸感动地收下了钱。
两百元,对于如今颇为拮据的洪木来说,算得上一笔不小的金额了。
不管洪木真心感激,还是曲意迎合。
宋应阁都得展露姿态,释放善意。
不然,只会将人越推越远。
待洪木走后没多久,宋应阁正在思考A科的筹建问题之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待来人走进房内,宋应阁抬头一看,见一二十七八岁的男子,正站在书桌前。
“宋科长在忙吗?”魏廉敬礼道。
“魏大哥?你可别折煞我,喊我名字就行。”宋应阁一副惊喜的样子,“来,快坐。”
俩人先前便相识,虽接触不算多,但有魏斯这层关系在,彼此之间一直以兄弟相称。
“上下有别,卑职不敢。”魏廉谋求A科的职位,没有宋应阁点头,即便魏斯说话也不好使。
此番来,是为了拜码头。
将姿态放低,是表明态度的一种方式。
宋应阁脸上一副拿魏廉没办法的模样,但心中却很满意。
有一个懂分寸,知进退还有能力的下属,必然能省下不少心。
“来的正好,你在总务科任职多年,对各方面的门门道道都清楚,你和我说说,A科筹备,这人手该如何从各部门抽调?”
人手问题,宋应阁心中已有定夺。
此番说出来,是存了考校魏廉的心思。
“此事卑职本不该置喙,但科长发问,我便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浅见。”
魏廉先是客套一番,然后道:
“卑职认为A科的人员应遵循以老带新,以新为主的原则。
老人有经验,有能力,但难免心思繁杂,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
新人有冲劲,肯吃苦,但能力不足,工作中避免不了走弯路。
若以老带新,便可快速提高新人的能力,成为A科的业务骨干。”
对于这番说辞,宋应阁颇为赞同。
下属啊,要自己带出来的,用起来才得心应手,忠诚度也会比老人高的多。
“卑职认为除组长、副组长,每组中老人的数量应控制在两人为宜,其余皆起用新人。
且副组长一职,或可适当空缺,用以激励。”
“说的不错,还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宋应阁鼓励道。
“情报科皆是精兵强将,可选三人用于组建班底。
行动科方面,选活的最久的行动科队员。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