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第315节
耿嘉平一伸手,示意道:“请便。”
周砚秋把包袱全打开。
畿辅通志是一本地方志书,凡是地方志,一般来说都是大部头,尤其是畿辅通志属于京畿之地的地方志,更是卷轶浩繁。
常规来讲,收藏这种地方志书的爱好者会按照“函”将其分类。
一函包括若干卷,但题材相同。
比如耿嘉平带来的这一函,就是[职官、封建、沿革]的部分,这部分一共六册,分成二十二卷。
当头一本封面左上角“畿辅通志”四个大字露出来的时候,周砚秋心里就是一动。
卧槽,得来全不费工夫,前两天段爷不还说要找这本书来着?
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微微有点嫌弃,翻了翻书页,又看了看书脊,随手撂下道:“这位柳爷,家里要是还有其他什么物件,可以拿来瞧瞧,恕在下直言,这光绪版的畿辅通志,要是全一套的,兴许能值些钱,可你这只有一函........”
别看耿嘉平是个伪军,但这人可不简单。
首先他是测量学校毕业的,这年头属于妥妥的高学历。
再者他虽然是个二鬼子,但从事的属于技术活,还是个中校军官,察言观色方方面面自然不在话下。
一听周掌柜这话,就知道他在诈自己,无非是生意人常见的手段,跟当铺“虫吃鼠咬光板没毛”是一个套路。
要是在平时,少不得要发作起来,给这铺子老板一点颜色看看。
可他现在是有任务在身的,虽说不知道上司让自己卖这玩意儿是什么目的,但耿嘉平素来不喜欢打听那么多事,既然上面让卖,卖了便是。
汲古阁是琉璃厂数一数二的善本铺子,卖给它,正合适。
所以也不生气,恰好小伙计来上茶,不慌不忙端起盖碗,吹了吹,尝了一口。
然后皱着眉头放下茶碗,这他妈也叫龙井?比我办公室里那罐差远了!
“算了,我家里不差这仨瓜俩枣,可掌柜的你也不要蒙事,拿我当三岁小孩子戏弄,你给个价,合适我就让给你,不合适我就再溜达溜达。”
周砚秋一听,呦呵,这家伙有点水平,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破落户。
“柳爷,我想交您这个朋友,平时这几本书,十块八块大洋就顶了天了,再多,我就得赔本,今天您亲自来一趟,不为做买卖,就为以后还有机会跟您喝茶,这一函畿辅通志,五十块大洋,您要是觉得合适,我现在就给您拿钱,怎么样?”
耿嘉平耐着性子跟他讨价还价一番,最后六十块大洋成交。
第五百章 焦振国信心爆棚
既然谈妥了,周砚秋也不含糊,当即去后边取了六十块现大洋,拿红纸封好了,还贴心的罩了一个布袋子,方便携带。
耿嘉平自然看不上这六十大洋,但还是捏着鼻子拿了,又按照邱高峰的嘱咐,主动给周砚秋留了一张片子。
“掌柜的,这是我的片子,实话说,我家里还有不少这样的书,就连这畿辅通志其它几函,也不是没有,要是有别人要这书,你就给我打电话。”
周砚秋满脸堆笑接过来,“您看你看,我的柳爷诶!我刚想厚着脸皮问您要个地址什么的,以后也好登门拜访,您就拿出片子来了。”
一边说一边把汲古阁的片子也掏出来,两手递给耿嘉平。
等耿嘉平走了,周砚秋才拿着他的片子看了几眼。
心里嘀咕道:这人都混到卖祖产的份儿了,还有名片呢,看着片子,是新印的,这人也怪,就写个名字,然后留了个号码,没有任何头衔。
随手把名片收起来,看着桌上那一函畿辅通志,不由得笑了两声。
这个姓柳的还说什么有人还要买,就给他打电话,这畿辅通志是什么香饽饽?
周掌柜大小就在琉璃厂厮混,这玩古籍善本的,大多喜欢的是手稿笔记,要么就是一些词话之类的集子,或者一些名著的珍惜版本。
比如琉璃厂有个大名鼎鼎的老主顾,叫胡洪骍,曾经花数千大洋买了十六卷全本的《水经注》,轰动一时。
畿辅通志这玩意儿,说工具书不是工具书,说史书不算史书,也不知道那位段爷是怎么了,对这书这么感兴趣,别人谁还会买呢?
一边想着,一边指点小伙计,“把茶收了,下回有点眼力见,上这么好的茶干什么?这一函书收好,给段爷下帖子,请他来。”
小伙计一边麻利收拾,一边恭维道:“爷,您这桩生意又做成了,这世道,别的铺子生意都是越做越差,咱们倒是越做越好了,头两天我还听别人说,别看周掌柜年轻,可还真是天生吃这碗饭的!”
人没有不爱听好话的,如果有,那就是装的。
周掌柜自诩风雅之人,整日吟诗作画饮酒品茶,捎带手就把钱挣了。
听了小伙计这话,笑骂道:“不用说好话,买卖做成了,少不了给你一块八毛的赏钱!不过话说回来,我还真是天生吃这碗饭的,咱们行的是雅事,当的是儒商,那些人跟咱怎么比?”
小伙计也机灵,“谢掌柜的!我这就去给段爷下帖子。”
收拾完茶水,又把畿辅通志包好,随后取了一张大红帖子,出门去了。
小伙计对街面相当熟悉,东绕西绕的抄小路,中间还找了个烧饼摊,买了一个芝麻酱烧饼,顺便跟摊主低声谈了两句。
汲古阁,周掌柜心情很好的哼了两句戏。
心里不断盘算,这笔买卖得挣钱,但不能挣得太狠,那位段爷在侦缉队做事,得跟他搞好关系,万一以后遇到什么事儿,说不定还能求他。
?
正寻思着,外边进来个年轻人,一身瑞蚨祥的暗金缎子面大褂,胸口坠着白金表链,手上戴着大扳指,头发往后梳着,不知道用的什么头油,油光水滑,苍蝇都站不住。
说话也不怎么客气,“听说你这是琉璃厂的大铺子?怎么着,都有什么?”
周砚秋一看,卧槽,今天是财神爷照顾,合该我发财啊!
来的这人又不知道是哪家少爷,看着傻不拉叽,这种年轻人最好骗……最好打交道。
“哎呦我的少爷,您来了?我们这里地方小,兴许您看不上眼,但您要是对什么物件感兴趣,我就给您去淘换呀?我就是拼着赔本,也得伺候好您!”
年轻人咂咂嘴,“有畿辅通志没有?”
周砚秋张张嘴,一时间竟然没说出话来。
这他妈都是怎么了?
这书里是有藏宝图还是怎么着?
………………
侦缉队。
焦振国百无聊赖坐在办公室里,右眼皮跳个不停。
他不耐烦的揉了揉眼,心道,老子如今也是有信仰的人了,区区右眼皮跳,扰乱不了老子的道心。
过了一会儿,小段推门进来,拿这个红帖子。
“头儿,瞧瞧吧,有人卖这个畿辅通志了。”
焦振国一下子坐直了,“他就卖了?没留下什么话?”
小段摇摇头。
焦振国想了想,是了,恐怕这个畿辅通志本身没什么,而是一个引子,兴许书里就藏着什么暗号,说明在哪接头、交易。
专业啊!
可不知道为什么,林泽那句莫名其妙的嘱咐,突然又涌上心头。
焦振国的右眼皮跳的更厉害了。
小段奇怪地看着焦振国捂住眼睛,“头儿,你眼睛不舒服?有病得治,不能拖着啊。”
焦振国烦躁的挥挥手,“你才有病,我是在想,这事儿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小段想了半天,“我是这么觉得的,我都在琉璃厂逛了这么些天了,要是有人想钓鱼,直接抓人不就完了?至于费那么大的劲?”
说着,小段走到沙发边坐下,“就算真有问题,他们想钓出我背后的人,可问题是也钓不出来啊,就算我出了岔子,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咱俩的关系,甚至你可以出面提审,直接把我打死。”
焦振国一听,小段这孩子,现在说这些事儿都面不改色心不跳了。
“那就这样,你去把这书买下来,注意了,不要多说什么,也不要装的特别感兴趣,买完了,最好再捎带着买点别的东西,这样万一出了事儿,也好解释。”
焦振国盘算了,他是侦缉队长,上面还有老高,虽说跟老高一开始有点冲突,但现在处的还不错。
关键是和林......林爷!
和林爷的关系也不错,所以哪怕小段出了什么事儿,只要不是当场人赃并获那种,老焦都能保出来。
想到这里,老焦信心爆棚。
“对了,等会儿跟我走,我去给你拿点钱,这钱不能用队里的,老孙那边也没有仨瓜俩枣,还是让他自己用吧,我这两年倒是收了不少孝敬。”
谁知道小段一摆手,“头儿,我家有钱!”
说完就走了。
焦振国无奈一笑,当年跟着南边的时候,都说为了国家民族撇家舍业。
谁知到了如今,才算真的撇家舍业了,花着自家的钱,玩的是自己的命。
关键还心甘情愿。
这上哪说理去?
第五百零一章 我只有一计,将计就计!
小段很快跑回家,从账上支了钱,然后去了汲古阁。
周砚秋这家伙还算讲究,并没有因为出现第二个买主,就趁机抬价。
这一函畿辅通志,他还是以六百大洋的价格卖给了段文轩,小段也按照焦振国说的,又随便挑了点别的东西。
至于新来的那个阔少怎么办?
周砚秋自有办法,姓柳的那里有书,但不能急着去买。
阔少想买书,也不能这么快就给他。
一边方便压价,一边方便抬价,周砚秋不敢宰小段,但是对阔少可没什么顾忌,不宰个三五八千的,都不好意思在琉璃厂混!
小段那边拿到了书,一路相当谨慎,好几次改变路线,看看后面有没有跟梢的。
跑回侦缉队,这才平复下来。
“后面有没有尾巴?”
小段摇摇头,“放心吧,没人跟着。”
上一篇: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