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第460节

“张科长,看那份津门来的电报了没有?津门站这次的行动很利落,这个吴益民我知道,著名的文人汉奸,这下总算被惩戒了。”

“哈哈!你们惩戒委这一次又能出风头了,自打刺王失败以后,听说上边对搞刺杀的兴趣已经不大了.....”

“唉!谁说不是呢,上面重视哪方面工作,哪方面工作就容易出成绩,干这个工作的就容易升官,我们惩戒委倒好,且不说没钱没权,就那些人才,还被这里要两个那里要两个,遥想当年,惩戒委还没成立前,那时候叫惩戒科,几个行动好手不都是我们那里出来的?这些人现在有的都是大站的站长了,可惩戒委却一天比一天没落......”

“哎,慎言,慎言,咱们能在总部工作,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总比出去跑外勤要好。”

戴老板办公室里。

他也看到了这份电报,倒是谈不上激动,毕竟在他眼里,吴益民只是个小人物。

不过他用手指不断击打桌面,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

“大凤啊,你说咱们是不是该重新组织几次锄奸行动?”

毛大凤气的要吐血!

你以前还说只是利用一下金佛的,现在好了,爱屋及乌了是吧!?

津门站弄了一个狗屁刺杀,你就想着重新组织锄奸行动?

干脆你把局长的位置让出来,让金佛来坐好了!

毛大凤咬着牙,“局长英明,的确该组织几次锄奸行动了!”

第七百零六章 俺们都懂!

津门,果品铺子。

掌柜的对“算盘”道:“张站长,真要再联系那个人?那个人当初可说的是去去就回,现在一去就是半年多,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咱们拢共没从他那赚几个钱,用电台联络的风险太大,不值当的呀!”

张站长袖着手,垂着眼睑,“你懂什么?那个人才是真正的生意人,买卖人!搞情报交易,离不开这种人,那个金司令你也见到了,你觉得一般的情报能打动她?就算有重要情报,要是没有懂行的人跟她谈价钱,怕是也卖不出好价钱来!你知道金司令今什么吗?她说要是弄到了关于这次刺杀案件的情报,她就出十根小黄鱼!这样的买卖咱们只要干上几笔,就能去关外买房子置地,娶媳妇过日子!不比整天提心吊胆的强?”

掌柜的瞪大眼,“她真能出十根小黄鱼?”

“废话,你忘了你跟过她几次了,这个人关系很硬,之前都敢跟那位林少佐不对付,现在两人又合作了,听她的口风,有更大的官儿支持他俩的合作,那他们得有多少经费?不像咱们,一个站就俩人,一年几十块大洋的经费,全靠自己做买卖挣钱,有时候还得倒贴给上边!”

别看掌柜的叫这个家伙“站长”,但此站非彼站,这个站就是联络站,有人也叫交通站,是地下系统最基层一级单位。

而且这俩人还不是特科部的,而是北方局的,经费肯定就又少了一些。

掌柜的一跺脚,“成!那我就去发报!”

...........................

津门。

林泽有空又跑到港口工地视察。

这种视察更多是传递一种态度,上面人的注意力到位了,底下人干活就会更周到、更仔细。

这就跟家里装修房子的道理差不多,你对装修队太客气,上来就买水递烟,人家反而可能欺负你。

反而你挑挑拣拣,对细节很是在意,甚至挑毛病要求返工,人家可能会更认真更细致的干活。

这次视察是周学进陪着,自从他一开始例行公事的来了几次以后,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这里。

对外当然是宣称要严格把关,力求让林爷满意。

实际上是这几万工人让他太眼馋了!

几万工人啊!

要是能发展个十分之一......

工程进展不算慢,清淤工作基本上完成了,现在主要在搞回填。

当然,离港口完全建成还需要个几年,林泽不着急,建的慢点才好,要是小鬼子投降之前就建完了,那不是便宜了他们?

“学进,工地上伙食怎么样?多米尼克那家伙没耍花招吧?”

周学进笑道:“有林爷在,他不敢玩儿家伙,米利坚人有钱,一开始弄来的都是白面,弄得工人都不敢吃,后来我跟他说了一下,用杂和面当主食,省下来的钱多弄点副食品,弄点食用油,每人分的不多,但能保证体力,这样就不乍眼了。”

嗯,不管怎么说,给工人吃白面馒头还是太容易引起关注了。

“行,中午我就在这吃,看看工人们吃的怎么样,对了,宫本那边又送来衣服了吗?干重活,衣服磨损的快。”

“您放心吧,前不久宫本先生又派人送来一批,现在天热了,正好给工人们换上。”

工地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拉土的,打夯的,清淤的,砸石头的。

没有什么监工,只有一些“施工员”跑来跑去,指挥工人干活。

李老汉仍旧干着拉土的活,他赤着上身,一来是天热了,二来是他不舍得穿发给他的工服,那都是好料子哩!过个几年,等孙子长大了,还能留给他穿!

他在前面拉,一个年轻点的在后面推。

往来几趟,年轻的男人喘着粗气,擦了一把汗。

“老李叔,老李叔,歇歇,咱歇歇,喝碗水吧!”

李老汉放下肩头的绳子,“好,喝碗水就接着干,眼看又要吃晌午饭了,可不敢歇时间长了!”

年轻人认真点头,“我算了,咱们晌午前能推二十趟呢,这活干的不慢,不慢!”

两人来到一处小棚,拿起粗陶碗,在大水桶里舀了一碗水。

年轻人说到:“以前天冷喝热水,现在这么热了,咋还喝热的?”

李老汉指点道:“你看你喘的,再喝凉水,要激炸了你的肺!快点喝,喝完了好干活。”

在林泽看来,工人们的待遇堪称可怜。

每天天刚亮就要起来,吃一顿早饭,然后去干活,一直干到中午吃饭,才能略微休息,然后继续干,直到天黑。

除了管吃管住,几乎没有工钱,就算那些招聘来的有经验的工人,一个月也不过两块钱,简直可以说少的可怜!

可工人不是这么认为的。

一开始很多人觉得,这个东家恐怕是脑子不好!

哪有一天吃三顿饭的!

等后来菜里的油花越来越多,甚至出现肉片的时候,他们开始衷心为东家祝福!

这是活菩萨啊!

当有人在工地上摔断了腿,非但没有人打骂,反而找了洋大夫来给他诊治,大伙儿都沉默了!

这里是天堂吗?

这要再不好好干活,要是偷奸耍滑,那还是人吗?

一开始,工人们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一位林爷给他们饭吃。

到后来,每到晚上散了工,各个工棚都有一些很会说故事的人。

这些人就像是三不管说书的,讲起故事来那叫一个声情并茂,工人们相当爱听!

从这些人嘴里,工人们逐渐了解道,是林爷排除万难,给他们找了活干,给他们弄来粮食,给他们衣裳穿。

也是从这些人嘴里,工人们知道了林爷在津门有多不容易,为了保护好同胞,不惜给鬼子当差,有一次因为对工人太好被看不过去的人举报,结果被弄到北平审查了好几天,差点连命都丢了。

当时就有工人拍案而起,“嫩他娘!谁想跟林爷过不去,先从俺们身上踩过去!没有林爷,俺们早就饿死、冻死了,俺们这条命就交给他了!”

后来钮主任就派人来辟谣,说事情根本不是那样,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工人们纷纷表示理解,俺们都懂!

这些事儿都不能明说,俺们都懂!

第七百零七章 工具还是目的

“大伙儿都歇歇,吃饭了!吃饭了!”

“都把手里的活放放,吃饭了!”

洋钟表打了十二点,就有负责做饭的妇女们扛着大桶到“食堂”。

所谓食堂,其实就是简单搭起来的篷子,主要起到遮阳效果。

天气越来越热,在大太阳底下吃饭可不是什么好事,有个地方遮遮阳光,最起码能让工人歇歇。

工人对此是感激中夹杂着一些自豪:俺们都下力人,东家也太小瞧俺们了,以往有地种的时候,谁不是趁着中午大太阳下地除草?也没见把谁晒坏了!

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想,谁要是敢说出来,那必然会引来周围人的一顿锤。

你个驴子,让你享福还不好咧?!

放在以往,这帮勤劳又朴实的人会迅速把生产工具放到规定位置,然后以最快速度来到饭堂排队,吃饭是天大的事情,没人愿意耽搁。

这种排队打饭秩序的建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一帮从出生起就被饥饿笼罩的穷苦人,面对二合面馒头和飘着油花的大锅菜能老老实实排队,其难度可想而知。

工地管理方用了很多种办法,最后发现还是粗暴手段最好用,谁不遵守秩序,谁就没有饭吃。

随着吃饭的秩序建立起来,其它各方面秩序的建立简直易如反掌。

比如什么走路要并排或者成列,生产工具不能乱放而是要放到指定位置,出工以前要集体点名报数,并且整理工服等等。

工人们也越来越适应这种有“秩序”的生活。

在混乱的世界里,秩序代表着安全。

至于会不会泯灭个性?

别扯淡了!

人们只会拼命打磨掉身上的不同,让自己彻底融入这个大集体中!

今天,工人们排起队来却有点畏手畏脚的。

只因为队伍里站了一个年轻人,他身边跟着的几个人工人们都认识,那都是工地上的“大官”!

很快就有人议论起来,“好像那就是东家.......”

“咋可能咧?东家那么年轻?晚上那些会讲书的工友可说了,东家在这津门那是这个,要是这么年轻,那些有钱的有权的能服他?”

“你这话是咋说的,没听人家说吗,秦甘罗十二岁能为太宰,周公瑾......”

这里的工人有些是在抢劫运粮专列的时候见过林泽的,但当时人太多,林泽离得也不近,许多人也不知道这个人就是他们的东家。

首节 上一节 460/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