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125节
“真的吗?”林水旺不敢相信,但话从方文口里说出来,他倒是有点期待了。
两人在地铁站外换成了伦敦的出租车。
这是一款奥斯汀12/4出租车,两年前由奥斯汀汽车公司出品,全身黑色,成了伦敦的新流行。
出租车沿着泰晤士河往东行驶,到了罗瑟希德。
那里有一条竣工于1843年的河底隧道,连通河南岸的罗瑟希德和北岸的沃平。
汽车进入隧道,穿行了十分钟后,来到河对岸。
林水旺让出租车停下,支付车资后下车。
他指向一方。
“靠近河边的那条街就是莱姆豪斯,这里是沃平区,属于哈姆雷特塔伦敦自治市。早前我们华人漂洋过海来到伦敦,就在泰晤士河边找了个地聚集,就是这里。”
林水旺的介绍中,这里居住的都是闽粤一带的劳工和水手,很多人后来又将老家的人带过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华人聚集地,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唐人街。
两人聊完,走进莱姆豪斯。
那里,真的到处都是华人。
从服饰到店铺装扮,无一不透露着东方色彩。
林水旺在这里很有人缘,一路上,很多人和他打招呼。
他一边回应,一边带着方文来到一处临街的店面。
“这是我的铺子,租给老乡开饭店,顺便在他店里解决吃饭问题。楼上二层租给他家住,三层四层是我自己的。”
说完,林水旺走进店铺,大声喊道:“土仔,我回来了,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他叫的土仔,是个矮胖中年人,天生一副笑脸,最适合做开门生意。
土仔笑呵呵:“英国人要我帮他们做炸鱼,弄得多了点,要不就吃炸鱼不?”
“不行呢,土仔,看见这位了吗?他是国内来的飞行员,航空公司大老板,炸沉日本人军舰的战斗英雄,你让他吃炸鱼,是不是太丢我们莱姆豪斯的脸了。”
林水旺的嘴,刁钻的很,让土仔生出惭愧之意,他想了下。
“有了。要不我做酱油水杂鱼。”
这个菜名很普通,林水旺却露出开心表情:“就是它了,弄好点,我带客人上去安顿完了就下来,把我放在你那的酒也拿出来。”
随即,他带着方文穿过餐馆后堂,从后面的楼梯上楼去。
到了三楼,林水旺对着铁门敲打:“阿姆,开门。”
里面出来一个老年女子,颤巍巍打开房门,嘴里不停念道,却是闽南话,方文听不懂。
林水旺扶着母亲进屋,转身招呼方文:“三楼是客厅,还有一间房,四楼有两间,我和阿姆一人一间。你要觉得不方便,就在三楼住,正好不会有人打扰。”
方文点头,跟着林水旺进屋,查看了那间卧室。
卧室里面竟然贴着喜字,还用布将床盖住。
林水旺将布扯下,解释道:“我阿姆一直想我结婚,就找朋友从老家带个女人做老婆宽她心,哪晓得那个女人聪明,竟然会英语,趁我出去跑船和鬼佬好上。”
“你还惦记她吧。”方文从林水旺保持婚房布置看出了一些东西。
“没有了。”我舍不得这些东西,买来的时候满贵的。“方先生你别在意这些,尽管住,没事的。”
方文点头,也不说什么,将行李放下。
林水旺出去,顺便带上门,留下一句:“等饭好了我叫你。”
半小时后,林水旺过来,换上一身行头的方文和林水旺下楼。
土仔和他妻子,方文,林水旺,还是林水旺的母亲一共五人围坐在一起。
桌上摆着,一大盆炖菜,也就是土仔说的酱油水杂鱼。
还有一些清炒蔬菜,以及西方的肉肠。
在开吃前,林水旺给方文介绍道:“这道菜我要给你说下,我们闽南人靠海吃海,最喜欢吃鱼,各种鱼的吃法都有,但每家都会做的一道菜肯定是酱油水杂鱼。它的味道怎么样,我不好说,你尝尝就知道了。”
方文点头,夹了一筷子。
这一筷子鱼肉,沾着汤,还有一些姜丝。
他吃下去,因为油炸过,又炖煮,连刺都是软烂的。
鱼肉夹杂着酱油,将沿海的鲜味提升到一个层次,再用姜丝和料酒去腥,炸蒜和葱白增香。
其实味道不错的。
方文点头:“很好吃。”
好不容易吃到一顿中华食物,方文胃口大开,连吃了几碗饭。
吃完饭后,他和林水旺商量,在伦敦的行动。
第116章伦敦圣玛丽医学院,发现青霉素重大机遇
吃完饭,方文和林水旺两人谈事,土仔媳妇陪着林水旺母亲上楼。
土仔拿着一瓶酒,几碟下酒菜过来。
他放下东西准备走,却被方文拦下。
三人聚坐,林水旺将他那瓶珍藏的好酒打开,给每人到了一杯。
这酒鲜红如樱桃。
方文惊讶拿起酒杯观看。
林水旺得意道:“这是我们闽南好酒,托人从国内带来,可不是葡萄酒哦。”
“青红酒?”方文想起来了,后世网络发达,这点知识他还是有的。
“对。天冷的时候最适合喝这种酒,伦敦的天气2月喝也合适。你尝尝。”
方文呡了一小口。
有点酸甜,却又带有酒的绵长后劲。
和其他的黄酒比,另有一番风味。
他想起了一首诗。
不禁吟出一句:“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这是苏轼的诗,说的就是青红酒吧。”
“是吗。”林水旺惊讶。
土仔倒是点头:“我听街上卖酒的人说过,他们还有一个酒贴。”
三人也不举杯祝酒,就像平常闲聚,想喝就喝,想吃就吃。
喝完一杯,吃了点酱牛肉和花生米,方文说起正事。
“我在国内获得一条消息,英国这边有一种药,可以治疗枪伤,我想弄回去,在国内生产,好让战场上的受伤士兵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林水旺点头:“这是万家生佛的大善事,我可是听说在战场上受不得伤,轻则创口腐烂要用刀挖去腐肉,重则锯掉创处,那些缺胳膊缺腿的伤兵就是这么来的。这还是治好了的,治不好只能等死,那痛苦惨不忍睹。”
林水旺的话说得残忍,让土仔顿时失去了胃口。
土仔放下酒杯:“方先生要做这种好事,算我一个,也好为我家积点德。”
方文点头,继续道。
“现在的情况是我对这种药物的发展情况并不了解,需要找人探寻下这种药物是否进行了临床治疗,有没有大规模生产的工艺。”
“那我们要怎么做?”林水旺问道。
方文取出记事本和墨水笔,写出一个英文名,撕下递给林水旺。
“先查一下这个人。”
林水旺点头:“我有路子。今晚带你去一个地方。”
方文看了下时间,已经是中午12点多,按7小时时差,上海那边是晚上7点,快到电报联系的时间了。
他主动起身,借口上午飞行旅途疲倦,想回屋休息。
林水旺知道这是要给国内保平安,也配合着结束了交谈。
回到房间,方文先是整理下从柏林带来的军工资料。
他将两个皮箱中的资料全部取出,整齐码好。
一共有数百张,全部都是德文资料,目前暂时不能找人翻译,但可以提前通知国内访寻精通德文的翻译人员。
将资料全部放进帆布包,方文取出发报机给国内发报。
【已抵伦敦,事情进展顺利,无需担忧。】
【另,从柏林获得重要军事资料,需德文翻译,最好是精通军事术语的翻译。】
晚八点,上海机场。
邝明珠放下耳机,看着右手抄写出的译文。
丈夫去一趟欧洲,竟然做了那么多大事。
一架重型飞机不算,这次又从魏玛共和国弄来重要军事资料。
她幻想着丈夫在欧洲的惊险经历,心想着自己要为丈夫做好后续工作。
去加尔各答之前,也要将翻译的事情定下来。
她想起了走岳金萍的路子,去德国顾问团找翻译,那里肯定有合适的人。
但又想到岳金萍的警告,觉得不妥。
还有什么地方有精通德语的人呢?
邝明珠想了下,上海滩藏龙卧虎,还有各种书局书社,也有翻译德文书籍的人士。
潘家峰的舅舅不就是开文印社的吗,或许认识这方面的人。
随即,邝明珠让秋菊去找潘家峰过来。
秋菊出去一阵后,带回来潘家峰。
当听师母说及要找德文翻译,潘家峰想起一个人。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