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185节
因此,这些人,就算没有票根,也在三天时间里临时购买了一张票,用于抽奖。
这就导致,泰山航空五条航线中最便宜的上海-——阜阳段,连续三天早早售完。
三天时间过去,抽奖开始。
在上海滩最热闹的十六铺码头上,记者们纷纷呢赶来,周边民众和渡轮乘客还有赶来观看自己是否中奖的人们,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泰山航空的员工们,将一台木质摇杆式抽奖器抬到台上。
抽奖由潘家峰来主持。
他面对嘈杂的围观者,拿起扩音筒大声道:
“诸位,请安静,我说一下抽奖过程和规则。”
在大家安静了后,潘家峰继续道:
“我们会将写有所有票根号码的纸条放入这个抽奖机内,然后邀请一位现场随机选中的参与者来进行摇奖。为了表示我们的公平公开性,所有纸条放入抽奖机的过程,大家都可以看到。”
随即,一捆捆写上票根号码的纸条被泰山航空工作人员抬到台上,当做所有人的面拆开,投入抽奖机中。
当所有纸条放进去后,潘家峰转身,举起一个球。
“我会往后面抛球,谁接到了,就上台来进行抽奖,还会有一份我们公司提供的奖品。”
下面的人哄笑:
“这不是丢绣球吗?要换个女的丢,我一定抢。”
“那待会你别抢啊,我不要老婆,泰山航空的奖品倒是不错。”
下面的人还没讨论着,潘家峰已经将手中小球用力往后抛。
顿时,所有人都举起了手争抢。
“我抢到了,让我过去。”
一位男子抱着小球冲上台。
潘家峰指导道:“你转动摇杆,摇杆会带动里面的纸条在抽奖器中滚动。最好多转几圈,然后从抽奖器中取出一张纸条。记住,只能取一张,多了这次抽奖就作废了。”
男子点头,照做转动摇杆,等抽奖器里面停止后,他取出一张纸条。
潘家峰结果纸条念出其中号码“上海到济南,票根号秦刘陆2754。”
这个票根号,是泰山航空的特有防伪方式。
也只有泰山航空的技师,票务制作人员才知道是什么意思。
秦是当次航班的技师姓,刘是制票员姓,陆是当次航班降落地的管理者姓。
三个姓组合起来,加上数字,外人很难伪造。
就算伪造了也很容易被查出来是谁泄露的,泰山航空的员工根本不会做这种事情。
而那个数字也有有特别意义,就是该航班已经售出2754张票,对于一架飞机一年的载客量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抽奖现场,潘家峰念出票根号后,却没有人拿着票根上来领奖。
可能是担心一千个银元的价值太高,不敢露面怕被人抢,也可能是人真的不在。
潘家峰微笑道:“第一个头奖号码会写在红纸上公示,现在没人领奖不要紧,去城外我们公司的总部领也是一样的。”
他说完,就有人举起票根大喊道:“是我中了,我的。”
那人举着票根上台,给潘家峰看。
“这不是现画的吗?”连脾气很好的潘家峰都被气坏了,直接让人将这混子赶下去。
随后又开始抽奖活动。
一整天时间,抽奖结束,三个头奖和若干二等奖,三等奖,慰问奖都已经被抽出来。
除了头奖的机票外,二等奖是50银元,最有现场价值;
三等奖是一袋大米,也不错;
就算是慰问金,竟然给鸡蛋,还是十个。
丰富的奖品,让围观的观众们很是惊讶,也顺便给泰山航空的知名度填了一把火。
但三个头奖却没有一位在现场领取,毕竟这年代的治安真的没法让他们有安全感。
直到下午四点多。
城外的泰山航空都快下班的时候,才有三位不约而同,鬼鬼祟祟的来到公司。
其中两位选择了直接换成1000银元,带着银元开心离去。
还有一位支支吾吾。
“我有个亲戚,他原本是想出国求学的,但缺旅费,我想吗,将这张去的票给他,回来的票他没用,能不能卖500银元?”
负责兑换机票的刘掌柜摇头:“不行啊,往返机票是一体的,就算他不按时坐返程飞机回来,我们也不能给别人。”
那人更急了:“他在欧洲求学没有学费,这500银元对他很重要的。”
在门外听到交谈的方文,打量着那人,感觉,怕不是去欧洲留学的就是这位吧。
他走进总账室,询问道“你的亲戚去欧洲学什么?”
“我说了你可能听不懂。”那人含糊道。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懂不懂?”方文反问道,作为一个在资讯爆炸年代穿越过来的未来人,具体的原理理论或许他不懂,但要仅仅是某种名词,他应该是有印象的。
对方见方文这么问,便回道:“我要学的是真空管技术,目前上海的真空管都是国外运来,再进行组装,经过几年摸索,我已经掌握了真空管的制作技术,就是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了解,如果在欧洲学到了相关技术,我可以回来制作同样的真空管设备。”
真空管,这东西,要是没有雷达的研究,方文还真不懂。
真空管又叫电子管,是早期无线电设备的重要元器件。
它利用电子在真空中的运动来传输信号或放大电流,在无线电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清大学为了特定频率短波发射接收装置,购买了很多昂贵的真空管,之所以贵就是因为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却没想,国内竟然有人在研发这种电子元器件。
方文的思维在发散,如果在没有自己的历史中,或许这一位的研究永远就截止到这里了,没人资助,他迈不过最后一道坎,终究会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
但现在吗。
方文露出笑容,微笑道:“是你还是你的亲戚?”
这话,让那人露出窘态。
方文接着道:“你要是能证明你在真空管的研究中有所建树,我倒是可以帮这个忙。”
那人惊讶道:“我就算说出来,你听得懂吗?”
“我听不懂,有人能听懂。”方文回道,他指的是华清大学物理系的教授,那些人应该是可以辨别真假的。
(早期真空管矿石收音机,可以改造成电报机。)
第155章未来思维:初代逻辑元器件,亚欧航班起飞
在准备联系华清大学物理系的教授前,方文得对这位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他带着那人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单独交谈。
“能不能说下你的情况?”
“你是泰山航空的总经理?”那人惊讶。
“是啊,所以我说一定你能帮上你的忙,但前提是你说的都是真的。”方文微笑回应。
“我叫柏则善,南京人士,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现在就职于美声广播电台电气工程师。”
美声广播电台是民国21年,也就是去年才成立的广播电台。
说起来,这家电台的成立和方文还有些关系。
去年方文在SH市被日本特务围堵追杀时,美灵顿电台的中文主持愤然说出对日本人在租界外动手的不满,随后主动在广播中宣布辞职。
这位主持人随后和朋友们筹办了一家国人自己的电台,叫做美声。
当初一二八事变期间,方文在机库里也是这位主持人采访的。
后来主持人开设美声广播电台,他也经常听电台的播报,并且还在美声电台经营困难时,派人资助过美声广播电台。
因此,他和美声台的老板兼主持人关系不错。
随即直接拨通美声电台的电话,进行了确定。
“米发珍,问你个事,你们电台有个叫做柏则善的工程师吗?”
“有啊,他今天请了个价,说是什么中奖了,然后就跑没影了。我还在找他呢。”
“不用找了,人在我这,中了我们公司的亚欧飞行头奖。”
“是吗。1000个大洋啊。他可是发咯。”
方文挂断电话,看向柏则善:“我会找几位专家问你一些问题,要是你都答的上来,我就信你的。”
“只能问真空管相关的。”柏则善不放心补充一句。
“好的。你在这里等着。”方文开门,让春草给柏则善上茶,自己大步下楼。
他需要联络华清物理系的教授。
当然不是开飞机过去,而是更简单的电报方式。
因为研究雷达项目,华清物理系雷达研究室自己制作了一些电波设备,其中就有电台,正好用于沟通了解研究进度。
方文在约定时间发了电报过去,请求出道关于真空管的问题,以及正确答案。
对于方文的这个要求,教授们倒是没有询问,而是直接回复。
拿到题目的方文赶紧回去。
此时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在办公室喝茶等待的柏则善为了留学,一点都不着急。
房门推开,方文给了柏则善纸笔。
“我出两个题目,你现场回答,可以吗?”
“没问题。”柏则善回道。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