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38节
而随着飞机降落,从飞机上走下一位穿着大衣的年轻男子,刘掌柜和孙德彪发出惊呼。
“是少帅。”
少帅这个词,在此时的东北是专用词汇,只有一个人能用。
方文看着刘掌柜和孙德彪,这两位此刻应该能代表所有失去家园的东北人,他们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即怨恨不抵抗行为导致的东北沦陷,又对这位寄以期望,期待着有一天几十万东北军能够杀回去。
方文心中叹息,这种希望是不可能了,那位少帅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回东北,无数东北军奔赴各种战场,很多到死都不能回到故土。
对了,和东北军的交易,也说是今天,难道会是那位少帅吗?
这个想法当然不可能。
少帅在南京官员的迎接下乘坐汽车离开。
而后,飞机中走出一位军官,在机场中问询。
他来到了宿舍,径直找到方文。
“是你要买我们的飞机?”
“应该说是一架报废的飞机。”方文强调道。
军官不置可否:“带我去看看。”
随即,他跟着方文来到那个停放Potez 25的角落。
他显然对Potez 25很了解,直接爬上飞机发动。
发动机响了一阵,随即又熄火,如此几次,就再也启动不了了。
军官从飞机上下来,感慨道:“是报废了,我们的零件都丢在东北,这种情况修不了。”
却没有说关于交易的事情。
方守信出声道:“少爷,按你的吩咐,已经在翠竹居订了一桌。”
方文没有吩咐过方守信这么做,但他明白方守信的意思,没什么比酒桌上促成交易更好的了。
随即也出声道:“是啊,银元我已经叫人去取了,吃个饭再说。”
军官点头同意,坐上方文的那辆汽车,开出了机场。
在机场附近的翠竹居,酒菜上齐,酒过三巡,军官酒性上来,便和方文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方兄弟,我给你说,兄弟日子不好过啊。东北军大的小的,老的新的总共360多架飞机,200多飞行员,结果九一八之后,逃进关的只有20架,其他都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我们现在是无家野狗,走到哪都得看人眼色,活得真憋屈。”
站在门口的顺子低声自语:“能怪谁?自个造的孽,还.”
他的嘴被父亲紧紧捂住,拉出房间。
方文拍了下军官肩膀:“会好的,咱们不是还有那么多军队吗?挥军北上,打回去。”
“回不去了。这次少帅来南京,就是.”
军官突然顿住,醒悟自己失言,再不言语。
一顿饭过后,他拿出已经拟好的凭据,上面有东北军的军印,还有军需处的签字章印。
“你拿3000光洋,我给你收据,钱货两清。”
确定了凭据后,方文转头给方守信一个眼神,3000大洋给付,算是完成了交易。
第47章大修Potez 25,铜匠与零件
交易完成,有了盖有军令的凭据,这架飞机就算军转民了。
或者说是私人交通工具,反正民国交通管理混乱,更别说航空方面,驾驶飞机做交通工具只要有地方起落,也没人去管。
第二天,少帅的福特三发飞机起飞返回北方。
起飞前,那名负责交易的副官委婉表达了一层意思,邀请方文去东北军。
方文没有去,委婉拒绝。
等到飞机飞走,刘掌柜才出声道:
“少帅是喜欢飞行的,他和冯庸一起在东北办空军,自己还学着开飞机,那时候东北气象一新。”
方文没有言语,心中却在想起昨日酒桌上副官的话。
二百多架飞机啊,就这么白白丢掉,让他这个喜欢飞机的人心里蛮不舒服的。
就算其中能战的只有小部分,也是不错的战力,却一枪未发,就丢在东北。
挥去思绪,人是要往前看的,方文转身大步走向Potez 25。
现在开始,得给这架军机动大手术了。
Potez 25内部部分结构老化,特别是发动机和输油管线。
按照副官的话说,没有法兰西原装配件,这批民国十六年买来的战机就是废品。
方文却不这么看。
他能用机械感知了解飞机内部情况,自然知道那里出问题,问题严重不。
大多数都是小问题,主要是常年得不到妥善修理,积少成多,才造成目前的情况。
更换其中老化和破损的零部件,应该能让设备恢复新生。
他和霍华德在飞机下面讨论。
“漏油的原因我找到了,这节燃油管路破损,需要更换。”
“这是法式输油管,我没有同样规格的管路更换。”
“还有火花塞和点火线圈有点小问题。”
“我看看,清洗干净应该就可以了。”
“气门和气门座的密封性我感觉也不行。”
“那里的橡胶圈老化了,我可以更换。”
“那活塞、气缸、曲轴的零部件,你能换新的吗?”
“那我无能为力,这种大零件,需要专门锻造,我建议在还能使用的情况下,不要对这些部位进行大修。”
一番讨论下,方文从霍华德那里确定。
部分零部件是可以替换的,部分能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乱动。
但还有一些是霍华德解决不了的。
燃油管路,燃油滤清器。
这两样东西,在发动机故障下多次运行,已经出了大问题,必须更换。
霍华德将两个损坏零件拆下来,交给方文。
方文蹲下钻出飞机,在阳光下看着手里的东西。
一个铜管,是燃油管路的一段,壁面上有一个破口,燃油在输送到这里时,会泄露。
一个金属筛子,或者说金属网,是燃油滤清器,用于去除燃油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进入发动机的燃油清洁。
这两个玩意不大,却不知道在国内有没有可以生产替换零部件的地方。
顺子凑过来,“少爷,你手里的是什么?”
“飞机上面的零件,就是这两个东西坏了,要是换上新的,应该就能重新飞行。”
“那就换呗,三千大洋都出了,这个小东西也不值几个钱。”顺子不解问道。
“不好换啊,得制作成同样的规格,不能有误差。”方文回道。
“这是铜的吧,手艺好的铜匠,应该做的出。”方守信出了个主意。
这给了方文一个方向,甭管能不能成,先试下再说。
“方叔,你和顺子出去找个铜匠,要最好的,带他过来。”
方守信和顺子随即出发。
方文再度钻进飞机下面,和霍华德一起维修飞机。
下午时分,方守信和顺子带着一老一少两位进来。
他们俩个各背着一个木质箱子,穿的也很朴素。
方守信介绍道:“少爷,这是附近最好的铜匠,祖传的手艺,他儿子也从小跟着学,可以打下手。”
方文将燃油管路和燃油滤清器递给老铜匠。
“这两个你能做吗?”
老铜匠先查看燃油管路,他用布将铜管擦干净,用小叉子敲击,还用牙咬了下。
“不是纯铜,也不是黄铜,但硬度和黄铜差不多。我可以用黄铜打造个一样的,至于能不能用,也不敢说。”
“行,你再看看那个。”
老铜匠将燃油滤清器上面的黑色油渍擦去,可网格之间小孔里还有很多,他用细小的金属钩子小心勾去其中杂质。
“这是滤东西的吧,材质和上个一样,但工艺不同,让我来做,得将整片黄铜凿空,也能做出差不多的滤网。”
听到老铜匠如此肯定,方文有些惊讶。
“你尽管做,做好了价钱好说。”
随即,老铜匠和儿子取出各自箱子里的工具,开始忙活。
他们先做铜管。
熔蜡填充,石膏制模、然后熔铜、灌铜。
再将石膏敲去,就是差不多规格的粗制铜管。
接下来,就是慢工出细活的时间了。
老铜匠用小锤子,一点点敲模、打磨、并在铜管两侧连接处小心雕刻出一圈圈螺纹、最后抛光。
而这是,他儿子也开始了燃油滤清器的制作。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