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393节

  200架日军战机横行在华北上空。

  仅仅只有7架战机的泰山航空护航队又怎么在这个战局中搅局呢?

  方文在做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计划时,心里却不是完全没底。

  这个时代的空军,行动依靠事先计划,在空中的临时配合并不方便。

  泰山航空护航队拥有密电指令来进行空中实时战术调动,比他们更灵活。

  这是其一。

  日军空军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九五式,以及更早的双翼战机,这种战机在水平飞行上平稳性不错,在多空间战斗上却比单翼机差。

  优良的战机性能,和相应的配套战术,是泰山航空队对付双翼机的优势。

  这是其二。

  这个时代的空军,缺乏索敌工具。

  更别说未来那种预警机,可以在空中立体化侦查,随时通报战斗体系内部的个体。

  这种未来的航空战术,是方文的时代知识,原本需要很复杂的配套科技,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实现。

  但方文却做的到,当初横跨太平洋时,在华夏东海区域,方文就是依靠这种还没完善的机载雷达与机械感知结合,发现了300公里范围内的敌机。

  因此,这种只有他一个人才能实现的预警机功能,就成了行动的必胜因素。

  这是其三。

  对行动很有信心的方文,开始筹备行动。

  他召集航空队成员,展开内部讨论。

  “原本天津支队那边邀约,邀请我们一同参与行动。目前的情况是,因为他们内部原因,导致行动要推迟到8月份才能进行。如果那样的话,华北地区最佳时机将会失去。因此,我准备单独行动,对华北空中敌机进行阻击。”

  对此,航空队的飞行员们表示无条件听从方文的指挥。

  这是经过西班牙空战后培养出来的信任和服从性,一同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他们,相信方文的决定。

  但气氛有些凝重,他们也感觉到了压力。

  毕竟是7架战斗机对200架战斗机,不紧张才是假的。

  对此,方文还是解释了一番。

  “事情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据我了解,日军对华北地区的空中作战,主要是轰炸为主。他们每次行动,会派出九五式战斗机对轰炸机编队进行护航,一般是20架一个护航编队。这种规模的行动,会有10-15架九五式战机进行护航,5-10架轰炸机执行空袭任务。7架对付20多架,有没有信心?”

  听方文这么一说,泰山航空队的飞行员们大声回复,“有。”

  这一幕,让飞行员们想起了在西班牙巴伦西亚战区上空的那场战斗。

  当时5架德国秃鹰军团战机同样是以少打多前来偷袭。

  现在自己却变成了偷袭一方,对手却是日军,让他们变得兴奋起来。

  确定了要对日军轰炸机编队进行阻击后,方文立刻着手对伯劳号的改造。

  原本安装在泰山一号和水云一号中的那种范围索敌电台,因为重量和体积的原因,无法安装在伯劳号上面。

  为了,他从仰光将柏则善调来,并且去长沙将两位参与设计机载索敌电台的教授也用飞机送到济南。

  柏则善本身就是无线电专业,原本在欧洲专门深造,因为工作的需要,却变成了泰山飞机制造厂的管理者。

  现在让他重操旧业,他很高兴。

  在与两名华清教授讨论许久后,他给方文一个建议。

  将功率缩小一半,并且放弃了全方位索敌的电波发送方式,转而变成了扇面电波发射。

  这样让设备的功效和体积变小了很多。

  但缺点是索敌方位永远只有机头正前方的那片区域。

  对此,方文也能接受,在空中,驾驶飞机快速调整方向对他来说并不难,只要能用于战争中,便是可行的。

  随后,改装号的设备,加装在伯劳号的下部,下方伸出一个固定的扇面雷达电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内部是接收设备,以及连接到驾驶舱仪表盘的警示信号发生器。

  这个设备在柏则善和两位教授的眼里,是对空中飞行物出现的一种警告,但不准确。大体就是提醒附近区域出现疑似飞行物。

  却不知道对方文来说,这东西用处可大了。

  有了这个设备。

  他立刻着手练习。

  当天开始便驾驶伯劳号单独飞往北方,寻找华北上空出没的日军战机。

  以求通过这种方式来练习准确索敌,然后好用于泰山航空队的集体行动。

第298章提前空中侦查,南苑空战,大获全胜

  独自起飞的方文,只身犯险前往华北战区。

  这种极为冒险的行为,也只有艺高人胆大的他才敢去做。

  保持机械感知状态中的方文,与伯劳号融为一体,高速飞去。

  飞机很快便飞过了方守信父子的老家,再往前,就是天津的地界。

  雷达索敌装置已经连续性的发出的警报,表明前方有疑似飞机出没。

  而在他的机械感知状态下,也更清楚的了解到了日军正在空中飞行的战机情况。

  日军在天津东局子机场停靠了大量军机,数量有一百多架。

  不时还有飞机起飞降落。

  整个天津上空,有30多架飞机出没,返航的,刚出发的,显然任务非常频繁。

  这么多飞机在执行针对我华北区域的空袭任务,却没想到自己的大本营闯入了一个不速之客。

  通过雷达索敌了解敌机位置的方文,并没有因此离去,反而做出一个更大胆的行为。

  这些敌机,都是在3000米高度飞行,这是他们正常作战高度。

  也就是说,在更高的位置,实际上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日军是发现不了方文的。

  甚至,雷达没有发展到敌我识别功能,他们也是判断不出多出的一架飞机是敌是友。

  想到这里,方文立刻在日军发现自己前,爬升高度。

  性能优越的伯劳号,将高度提升都6000米。

  这是双翼机的极限,基本上是不会有双翼机来这种高度的。

  而这个高度,也是卷积云出现的区域。

  (卷积云)

  这种棉花团一样的云层,是方文最好的掩护。

  居高临下的他,在天津上空逗留,检验着雷达索敌设备的准确性,也对日军的战机情况进行更多了解。

  经过一番观察后,他返航回到济南机场,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三天的观察,方文通过亲自侦查,获得了天津方面日军空军战机的第一手情报。

  在他收集的资料中,将近200架日军战机,有各种型号。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九五式战斗机。

  还有两种轰炸机型号。

  九三式双翼轻型轰炸机。

  以及少量出现的九七式俯冲轰炸机。

  其中,九七式俯冲轰炸机,是方文见到的第一款日军单翼机,显然是将华北战场作为其实验新型战机的地方。

  方文觉得,将目标对准这种最新型飞机,产生的效果会更好。

  因此,他特别留意了九七是俯冲轰炸机的飞行情况,这种俯冲轰炸机,因为性能比九三式轰炸机好,被派往更远距离的轰炸行动中,因此,它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北平附近战场。

  7月28日,济南机场,泰山航空航空队整装待发。

  外面地勤人员正在检修飞机,确保起飞前飞机能有最佳状态。

  临时指挥室中,方文也在进行行动前的交代。

  “这次的行动,是我们泰山义勇军独立执行,因为没有友军,因此,我们在动手时,要求快准狠,快是迅速出击,准是顺利准时抵达既定作战区域,狠是一旦发动袭击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然后立刻撤离。”

  飞行员们严肃的听着方文的话,将这些要求深深记在脑中。

  随后方文将作战计划说出。

  “今日凌晨,日军向北平南苑北苑地区发动了进攻。同时另有一股日军向天津的第38师一部和保安队进攻。为了配合战斗,日军从天津东局子机场多批次的战机起飞,向不同区域进行轰炸袭扰。我们的目标是在南苑,对二十九军驻军营地进行轰炸的一队日军轰炸编队。”

  说到这里,方文看了下手表:“对时,现在是中午1点12分,2点整出发,大家不能在此期间外出,不要喝太多水,全都原地待命。”

  飞行员们纷纷核对腕表时间,然后待在临时指挥室中等待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几十分钟的等待时间结束了。

  方文第一个站起来。“出发。”

  在他的带领下,7名精锐飞行员一同走出房间,分别登上了各自的战斗机。

  伯劳号第一个起飞,随后七架改装过的伊尔16也飞上天空。

  他们以伯劳号为中心,形成大雁形编队,在高空飞行。

  飞行高度在5000米,因为高度问题,速度有所降低。

  但这种高度,却可以避免与日军正面遭遇,又能让方文通过雷达索敌装置提前发现目标。

  将近一小时的飞行过后,战斗机编队来到了北平城上空。

  开启机械感知状态的方文,观察下方情况。

  北平城南面的南苑区域,也是二十九军的军部营地所在,那里是整个华北抗战的核心区域,就在今天凌晨,日军对此地进行了轰炸。

  今天战争烈度爆发,日军肯定还会派飞机前来继续轰炸的,以破坏二十九军的指挥决策能力。

  方文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敌人送上门来。

  很快,如他预期般,新一批日军轰炸机编队前来。

首节 上一节 393/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