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41节
身为民国东北财团联合体代表的刘掌柜,站起来。
“我们东北八大家,愿意合资成立私人航空公司,由方文作为公司总经理,以及飞行总管。”
白手套颜邦辅眼睛一亮。
九一八之前,东北非常富有,关外的工业品,特产源源不断流入关内,那些个富商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虽然日本人占了东北,可这些人的身家应该还在。
顿时,颜邦辅的脸绽开笑容。
“是这样啊。那是实力非凡,请稍等片刻,我去去就回。”
他起身在外面拨打电话。
过了会,回来后,脸色严肃。
“老板说了,你们几家资财不菲,方文如今也正在势头,成立私人航空的事情,倒是一件美谈。但这种事,我老板一个人接不住,得攒个局。”
“什么局?”刘掌柜问道。
“明面上,是你们东北八大家和方文合作成立的私人航空公司。私底下,得拿出一半的股份出来交给我们分配,并且,我们还会委派一名管理人员。”
狮子大开口,直接就拿走了一半股份。
刘掌柜脸色瞬间苍白,对方的吃相太猛了,他有点受不住。
但航空公司的暴利,可不止百分之五十。
方文跟他说过。
300公里以内的中短途客运飞行,一个人票价在10个大洋左右。
700公里以上的长途飞行,因为将两天的行程缩短到几个小时,票价也能达到25个大洋以上。
除去保养,按照一年250趟来回航班计算,18座的波音80客机可以毛收入:25*18*500=225000大洋。
22.5万大洋还只是基础收入。
每次飞行还能运送航空邮件、贵重货物。
航空邮件是按照每封计算,因为普通长途信件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送达,航空邮件的价格相对就高很多。
大概一封航空邮件可以定价在0.5个银元。
货物航空运输的话,因为载货量比较小,比载客单价还贵,每公斤1银元。
这两个加起来,一年也能有几万大洋的收入。
还有飞机上的消费,特别运输服务,光是波音80投入运营后的预期收入,就能在一年30万大洋。
最多一年半就能回本。
挥去思绪,刘掌柜打起精神,据理力争。
“不行,我们投了钱,却没有公司控制权,根本干不了。除非你们要的是干股。”
“不是干股。”颜邦辅言简意赅。
两人展开了讨价还价。
“那只能两成,再多不行了,以后建立航线,两边机场得需要打点,我们要留点余地。还有复兴社那边,我们承诺也有一成股份。”
“复兴社?你们怎么和他们搞上关系了。就算是这样,两成也太少了,这样吧,拿了股份,当然得办事,以后航空公司遇到的问题,我们的人来解决,地方上的事情,你们八大家不用操心。这样我们能拿4成吗?”
“真拿不了,明说吧,来之前,主家们定了底线,没有六成股份,我们宁可不干。”
颜邦辅见刘掌柜口气坚决,也不再争执,又出门去打电话了。
过了会,他回来,给了新建议。
“复兴社?他们的一成是干股吗?”
“是干股,但那边还没回话。”
“这样吧,只要复兴社同意拿你们的一成干股,我们这几家也只拿三成干股,不再派人参与管理,但公司遇到事情,解决不了的,我们来做。”
一番商业谈判下,刘掌柜逐渐掌握了主导,将对方的狮子大开口压到了合理范围。
只要对方愿意拿干股,不涉及公司运营,三成并不算什么。
暗自松了口气的刘掌柜看向方文。
既然对方认定复兴社入股为条件,那就得看方文的了。
方文出声道:“得发个电报到南京问问。”
“南京电报局吗?你跟我来,我们有自己的报务室,这事越快越好。”
有心成事的颜邦辅带着一行人离开,来到已经关闭的广州国民政府,在那里还有人办公,也有人在整理东西装车运走。
颜邦辅熟络的走到一栋三层小楼中,推开其中一间房门。
“小王,向南京电报局发个电报。”
第51章民国官僚,东北八大家上门
电报发送完毕。
颜邦辅出声道:“我以公务函的名义让那边做了加急,会派人将电报信送直接送达,但估计今天是回不了的。先去我家住一晚,明天再过来。”
虽然还没有回电,颜邦辅却已经做出了合作达成的姿态。
方文看明白了,之前的那些做作,实际只是演戏而已,这是个精明的家伙,难怪能四方通吃做幕后大佬的白手套。
他和刘掌柜对视一样,也没拒绝。
于是一行人下楼,分两辆汽车离开。
汽车在繁华的广州城内穿行,在一处官邸停下。
颜邦辅不无得意的介绍:“这是清政府时期,广州一任知府的宅邸,后来辗转几个主人,最后被我买下。不过这里我也住不了多久了,过几个月也得搬到南京去。”
方文不语,刘掌柜应和赞誉宅邸,一行人跟着颜邦辅进入院中。
这里并不大,应该是前清知府的外宅,有假山池塘,雕梁画柱的房屋,典型的古朴中式庭院。
但房间里面却被颜邦辅做了改造,地毯,壁炉,西洋画,甚至还有钢琴。
好好的中式风格被弄到不伦不类,更没有实用性。
谁会在广州城里用壁炉这玩意。
穿过客厅,走楼梯上到二楼。
几位太太正在打麻将,打得入迷,颜邦辅上楼来也没搭理。
进入二楼书房,颜邦辅出声道:“白衣服的是我内人,她过几天就得跟着这些官太太一起去南京,正好让她先过去打点下。”
刘掌柜顺着话头问道:“我们从东北到上海,对南方局势还不了解。好好的政府,怎么就解散了呢?”
颜邦辅看向方文:“方先生没跟你说过吗?”
方文摇头:“前两个月一直在军中,并不了解。”
“正好没事,咱们几个就私下谈谈,全当闲话。”
颜邦辅来了谈性,说出一段普通人不知道的国民政府秘闻。
刘掌柜还真不知道,蛮有兴致的听其讲述。
方文虽然是对历史有所了解,但也没那么详细,倒是从颜邦辅这里获得了更多信息。
在民国21年前,实际上华夏大地上有几个国民政府。
民国19年,也就是1930年5月。
当时方文通过了考核,前往上海中华航空公司入职。
也就在同时,北方发生了中原大战。
蒋与阎、冯、李三家在河南、山东、安徽混战。
那段时间里,汪在北平成立“国民政府”,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
但这个国民政府只维持了两个多月便解散。
民国20年,不甘心政治失败的汪,又跑到南边,鼓动一批人在广州仿效辛亥革命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后来九一八事变,蒋被迫下台,广州国民政府的这套班子,顺势入住南京。
这才有了广州国民政府解散,全部搬往南京的现状。
颜邦辅说得唾沫飞舞,一副主家即将得势,自己也要跟着飞黄腾达的样子。
他说这些,也是想要表露他现在拥有的资源,好让方文和刘掌柜掂量着。
刘掌柜不停地点头,连连称是,被颜邦辅说的那些唬住了。
方文却不。
他知道汪的下场。
蒋下台只是暂时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复出,这批人明显下注投错了方向。
以后就看他们能不能及时改换门庭,要是还没跟对人的话,现在说的一切都是空的。
到那时候,他们想要的干股,可就要转给真正得势的人了。
也不对,方文突然醒悟。
对方如此看重复兴社,复兴社又是蒋的亲信组建,成员多是黄埔系出身。
这帮人果然不愧是善于钻营的技术官僚,竟然已经开始两手准备。
看来,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和他们打交道了,方文也露出笑容,应和点头。
书房里的氛围融洽得很。
第二天,上午,报务室的人主动拿着电报过来了。
电报内容简短。
【社里正在改制,分为组织处、宣传处、训练处、特务处。因为机场的功劳,我现在是宣传处干事。你提及之事,上头已经同意,一成干股由我代收,作为宣传处贴补经费。】
这封电报中透露的信息,让颜邦辅觉得方文和复兴社似乎有着什么关系,态度上不由又热切了许多。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