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418节

  按照他的思路,如果日间谍再次前去找孙烨华,让其配合日间谍行动,借此顺藤摸瓜将隐藏在杭州的间谍来个一网打尽。

  对于这个想法,方文是赞同的,值得一试。

  这事关键就在孙烨华身上,他得抗住压力,在有一定危险的情况下接受任务。

  对此,孙德彪连夜离开机场,与孙烨华商谈,最终其同意配合。

  随即,当天晚上开始,一张针对日间谍的大网铺开。

  各方人员准备,安插观察,盯防,抓捕的人手,只等行动开始。

  一夜准备,就等日方间谍再次出现。

  第二天中午,该来的人还是来了。

  昨日来的那位自称侦稽队的男子再次出现,这次他径直走进药铺,找孙烨华交谈。

  “孙先生在这行医多年,可赚得安身立命的身家?”

  “没有。药铺是小本生意,遇到街坊邻居手头紧,也就将本售出,日积月累虽然赚了点,却也就够格糊口,在这世道安身可不敢想。”孙烨华感慨回道,这是实情,中医世家传承的他秉承悬壶济世的精神,获得了好口碑,却没有多少身家。

  男子将两百元法币放在诊桌上,推向孙烨华。

  “我用这东西,买你一句真心话,在笕桥机场给什么人看的病?”

  已经和孙德彪谈过的孙烨华,此时已经决定配合,因此他故意露出一丝贪婪,收了钞票。

  “是给飞行员看得病,他们连日作战,身体有些吃不消,我给他们开了些滋补药。”

  这个回复,让男子很满意,他又取出两根小黄鱼。

  “只要孙先生答应我一件事,这些身外之物就是你的了。”

  乱世重黄金,这可是现下最值钱最容易携带的东西了,有点身家的都会藏些黄金作为应付紧急危难的准备。

  这种诱惑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相当大的。

  孙烨华原本想要直接接受,突然又想起,这么反而有些唐突了。

  他是坐馆行医多年的人,见过很多,为人处事也已经顺滑,随即回道:“你这么高的代价,定然不是小事,我怕承受不起。”

  男子见有机会,立刻劝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些黄金就想让你做一件事,在药里面加点东西。”

  孙烨华心中愤怒,这是他最不允许的事情,但为了配合抓捕日间谍,他强压怒火问道:“加什么东西?要是毒药,我可不能干。”

  “也非毒药,就是能让病情无法好转,甚至加重的药物,这样就能让他们一定时间内无法飞行。”

  原来这就是日间谍的想法,不亲自行动,用金钱打动医生,然后破坏泰山飞行员继续作战的能力。

  对此,孙烨华表示要考虑一下,并没马上答应。

  而就在送走了日本间谍后,孙烨华连忙到后屋,将情况告知孙德彪,随后孙德彪驱车去机场报告给了方文。

  听孙德彪说明情况,方文不禁感慨。

  幸好孙德彪大众及时,也幸好孙烨华的为人正派,要是换个人被收买了,自己的飞行员恐怕三天后还正没法继续飞行了。

  但对方不亲自动手,怎么将其一网打尽呢?

  目前露出行踪的那些人,都只是一些可以抛弃的卒子,真正的指挥者还隐藏在杭州城内。

  警备处来的军官对此一筹莫展,昨晚安排的一切完全起不了作用。

  倒是方文有个办法,用电波监测装置,上次在济南机场,就是用三点定位法,找出了日方特务的电台位置,从而将那批天津来的特务全部抓捕。

  但这次,却有点难度,杭州城那么大,需要缩小范围,将排查区域定在一个较小的地域中,这才能让三点定位法有效。

  因此他与警备处的军官交谈。

  听方文这么一说,本就没有法子的军官顿时振奋。

  只要能抓住日军间谍,对他来说就是大功一件,当然愿意全力配合。

  顿时满口答应了方文的要求。

  随即,方文驾驶伯劳号起飞,前往济南机场,将那套监测设备带了回来。

  东西带回来后,方文这次没有交给外人操作,而是与孙德彪和杜家槐讲解了如何使用,让他两和自己一起进行电波监测定位。

  随后,方文,孙德彪和杜家槐带着电波监测装置和抓捕人员离开,在杭州城中寻找。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夜晚。

  坐在汽车上的方文,一边驾驶汽车在街道上行驶,一边检查着电波监测设备。

  安静的杭州城内,却出现了一道道电波信号。

  第一个信号被电波监测设备捕捉到。

  方文立刻与孙德彪和杜家槐在信号出现的大致范围进行三点定位,三位驱车从不同方向定位监测电波源,最终确定了目标所在。

  是杭州警备司令部,军方电台。

  这个信号源被排除掉。

  随后,方文又开始寻找第二个信号源。

  这个信号源也很快被找到,是杭州本地的广播电台正在进行夜间广播。

  由此,方文发现了一个盲点,自己监测的都是强信号源。

  军方的大功率电台,商业电台也是功率很大的。

  但间谍使用的电台装置,都是小型化,功率并不高。

  随即,他调整了寻找思路,放弃了那些信号强度高的电波监测,寻找信号较弱的。

  换了思路后,汽车继续在杭州城内行驶,很快又发现了。

  这次的位置在中山路,是杭州城内新建的繁华大街,同时也是很多城中职能部门所在。

  那微弱的电波,在这条街道出现,时断时续。

  经常发报的方文敏锐的从电波中觉察出异样,只有处于秘密工作状态下的人,才会以这种方式进行发报。

  断续的电波,代表着某种特定的密语。

  他可以断定,这就是日本间谍在杭州安插的间谍电台,目前进行发报的人,很可能就是杭州当地间谍组织高级头目。

  有了这个发现后,他立刻与孙德彪和杜家槐交流,三人各坐一辆车,以中山路为中心轴,分别在东,西,南三个位置进行定位。

  一番电波定位后,三位将自己绘制的信号源进行重叠,结果发现目标子在财政署的宿舍楼中。

  也就是说,日方间谍的高级头目,很可能是潜伏在杭州财政署的一名官员。

  对此,方文将情况告知抓捕行动的指挥军官。

  为了到手的功劳,军官毫不犹豫下达了行动命令。

  顿时,一队由警员,士兵组成的抓捕队,冲进了那处宿舍楼,挨家挨户进行了搜索。

  一番搜索下,却没找出想要的电台。

  没有电台,就确定不了谁是日本间谍,这次的抓捕将无功而返。

  难道这次行动就这么失败了吗?

  方文可不想就此认输。

  他决定亲自上楼看看。

第316章,小楼谍影,真真假假,反攻空战召集

  财政署宿舍楼外,围满了士兵和军警,深夜的行动惊动了周围的邻居,大家都待在远远的地方,或是在家中观看。

  一开始大家不知道是为何事,还有些担惊受怕,生怕会牵连自己。

  可后来听军警说是抓日本间谍,全都放松下来,问心无愧自己不会是间谍的人们,反到很想看这场抓人大戏。

  毕竟这段时间日军的空袭对大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巨大威胁,大家都痛恨给日本人做事的败类。

  就连财政署的官员,知道了为何事后,也只是强调要抓到人,但不能冤枉,就不再阻拦了。

  可这次的抓捕,搜遍了宿舍楼,都没发现电台踪迹,反倒让大张旗鼓前来的行动指挥军官感觉有些收不住了。

  他与方文低声交谈:“方团长,你真的确定就在这里?不会搞错了吧。”

  方文点头肯定,在抓捕开始前,他已经确定过,电波监测设备在这栋楼附近反馈最强,就是这里。

  但电波监测设备并不能确定是这栋楼里具体那一层,必须要进屋搜寻才行。

  现在抓捕队搜不到,只能说明他们有遗漏,既然这样,他就亲自上去。

  “安排一队人跟我走,我来搜。”他回道。

  指挥军官顿时欣喜,特别抽调了一批好手配合方文。

  随即,方文,孙德彪,杜家槐三人,带着7名抓捕队员走进宿舍楼。

  这栋楼,只有一个单元,左右各一间,一共4层。

  也就是说,住着8户人,相比方文讲过的民国其他单位宿舍,明显豪华许多。

  这也不奇怪,民国财政署可是一等一的大部门,管税收,国库出入,国际贸易,盐政,公债,地方财政,银行监管,造币等,是最有钱的部门。

  挥去思绪,方文走进一楼人家。

  简单看了下里面房间结构,一共5间房,厨房,卫生间,客厅,两间卧室。

  他并没有在这一层逗留,而是直接出门走楼梯上去。

  孙德彪出声道:“总经理,怎么不查查,我看右边那家人表情慌张,恐怕有问题。”

  方文回道:“表情慌张不代表就是日本间谍,有些人本身就胆小,看见这种阵仗,生怕被冤枉,也会慌乱的。”

  但实际上,方文是通过手里的电波监测装置判断的。

  在机械感知的作用下,电波监测设备在他手里变得更敏感,让他感受到一丝微弱的电波。

  这并不是有人在进行发报,而是发报机处于开启状态下,因为发报键还处于击发状态,仍然有一点点电波向外传出。

  这种情况属于发报机的接触不良,却给了方文寻找目标的契机。

  因此,表面上,方文一层又一层的搜索,实际上他在确定那微弱电波的来源。

  一行人来到二层,抓捕队头目问道:“方团长,这次先去哪边?”

首节 上一节 418/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