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424节

  他的目光注视到蕰藻浜一带。

  那是吴淞南边的一条河,一旦宝山和吴淞失守,蕰藻浜将是重要防线。

  而这里,可以用炮舰机建立一个空中火力压制网。

  并且,蕰藻浜南岸有国民军重兵把守,就算是对方不懂得如何配合炮舰机作战,也能保证后方的安全。

  这么一想,方文感觉可行,但想要实现,必须和地面部队,以及南京方面沟通下。

  飞行小组降落在笕桥机场,方文从伯劳号上下来后,立即前往机场电报室。

  他与电报室工作人员说道:“给南京发报,就说泰山独立团,愿意支援地面防守。”

  电报员将这条信息发往南京。

  随后,几个小时都没有回复。

  直到第二天,高队长驾驶一架双座战机降落在笕桥机场。

  双座战机的后座,还有一位乘客,和高队长一起下机,找到了方文。

  见到方文后,高队长介绍道:“这是军事委员会派来的人,刘云清少校,他是专门来了解你的协防作战计划。”

  今时不必往日,方文带着飞行小组在上海空中杀出了名气,这才受到重视。

  可以说,尊重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一脸平静的方文,讲述起自己的计划。

  “我有自己的飞机制造产业,在过去两年生产了大量水上飞机,同时也在向军用飞机领域发展。这次协防,是泰山航空的军用水上飞机首次用于实战。它拥有持续对地火力压制能力,可以配合地面部队进行进攻和防御。我的想法是,在蕰藻浜一带防线使用这种新型水上战机,以测试它们的战场实用性,同时还会配备50名地面作战人员,进行配合。”

  那位少校惊讶听着方文的解释,一脸不可置信。

  如今华夏战场,到处用的都是外国军械,德国的枪支,英国的坦克,却没想泰山航空竟然在做华夏自己的战机。

  他对这种战机有着浓厚的兴趣:“方先生,能仔细说一下你们的水上战机吗?我也好回去向上面汇报。”

  方文耐心解释道:“没问题,这是一种低速水上战机,它的目的是专门用于对付地面部队,具备空中视野宽广,射击角度广,火力大等优势。但由于是螺旋桨飞机,它的射击方式,是低速盘旋射击,以目标为中心点,进行高强度多方位火力压制。”

  为了能让水上战机尽快用于实战,积累更多的战争经验,方文还提出带军官去实地观看射击演示。

  对此,军官非常乐意。

  但方文并没有马上出发,他通知孙德彪,去杭州城内,将专业摄影师带过来。

  这个是孙德彪早就联系好的,随即,孙德彪带了两位拿着摄像器材的男子过来。

  人带来了后,孙德彪介绍道:“这是杭州第一电影公司的两名股东,他们准备招股成立电影公司,也是目前杭州唯一拥有摄影机的。总经理你说要找人拍照,我觉得拍成影片效果会更好。”

  没想到孙德彪会这么考虑周全,动态影片当然比照片更有说服力。

  方文欣然同意,随即,他和孙德彪带着高队长和军事委员会派来的军官,还有两名摄影师驱车前往水上机场。

  两辆车抵达西湖南岸水上机场。

  原本比较偏僻的南岸一带,因为有了水上机场,却成了杭州城和西湖附近居民踏青的好去处。

  这些人家,在湖畔草地上待着,一边观看水面上的飞机,一边享受这短暂的祥和。

  似乎,这里给他们一种不一样的安全感。

  汽车从这些人身边开过,驶入了岸边军事营地。

  在营地中,方文召集潘家峰,周破门过来,交代一番。

  “我准备派你们去上海配合地面部队协防,南京派人过来了解情况,他们对炮舰机的作战方式并不了解,你们安排一次演习给他看。”

  潘家峰和周破门立刻领命安排去了。

  方文和带来的人则在一旁观看。

  一番准备后,三架水上战机和50名地面士兵准备就绪。

  潘家峰说明本次演习的情况。

  “我们在营地附近建造了一个训练场,本次演习以训练场为作战目标,假设那里为敌军驻扎,我们将会对此进行进攻。”

  方文点头:“让高队长和刘少校登机,另外这两位摄影师也安排一架战机,让他们将演习全程拍摄下来。”

  按照方文的安排,南京过来的两位上了潘家峰驾驶的战机,摄像师则登上了另外一架。

  随即,水上战机从水面上起飞,周围游客发现动静,纷纷看了过来。

第320章空地机械化配合,炮舰机蕰藻浜河段协防,发现日军出击

  泰山独立团航空2营演习开始。

  方文与高队长和刘少校登上潘家峰驾驶的炮舰机,在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为两人介绍。

  “这是泰山航空研发的炮舰机,通过环绕目标飞行,并使用侧射武器系统对地面目标进行持续火力压制的军事飞机。它的飞行速度不高,主要针对地面火力压制,给与地面部队以强力的火力支持。”

  高队长和刘少校打量着飞机内部情况。

  前中后,一共有4个作战位,包括3挺12.7毫米口径的机枪,一台20毫米口径的机炮。

  每一个武器作战位前,都有厚实的钢板和外壳作为防御,操作员是通过挡板后面的观察口进行瞄准射击。

  高队长问道:“武器射击角度是多少?”

  “60度,可以对地面进行大范围覆盖射击。”方文回道。

  “具体效果如何?”刘少校更关心实际问题,毕竟他来就是了解详细情况的,射击角度那些专业细节,还不如看到实战效果更有说服力。

  “一会你就知道了。”

  方文向潘家峰示意,潘家峰立即对外大喊:“各就各位,出发。”

  随即,三架水上飞机在水面上加速,飞向天空。

  而同时,营地里的50名雇佣士兵也在出发。

  他们排成长队,跟在一辆临时购置的汽油卡车后面,卡车上是一个车载电台,机场用来与飞机通话的那种大型语音电台,是方文构思中专门用于泰山独立团机械化作战的必备工具,在济南那边这种大型电台是安装在‘泰山松’中型坦克上的,这里只能用车辆搭载来使用。

  地名部队离开营地,向不远处的演习目标行去。

  按照演习的要求,他们进行了侦查,并将情况通过车载电台报告给潘家峰。

  收到地面侦查情报的潘家峰,立刻做出指挥。

  “水虎1号呼叫水虎2号,水虎3号,敌方目标已经查明,地面部队正在附近集结,他们需要火力支援,立刻整队前往。”

  高队长看到这一幕,极为惊讶,不禁低声与方文交谈。

  “他们怎么实现实时对地通讯和空中语音交流的?”

  方文解释:“这是低速水上战机的优势,它牺牲了速度,提高了载重防御,可以配备笨重的无线语音设备,这是目前其他战斗机无法做到的。”

  这就是方文的构思,不追求高速,却提高整体性能,让火力,防御,空地配合都能达到他想要的状态。

  这个思路是未来机械化作战的根本,方文说起来觉得很正常,可对高队长和刘上校来说,却不太明白。

  他们怀着一种稀罕的形态,继续观察着。

  经过空地通讯,空中战机和地面部队建立了联系,并且在地面部队引导下飞到了目标区域。

  那里,是搭建出来的假想敌,一个木制建筑楼房。

  按照这次演习的情况说明,这栋楼房中盘踞着一队敌军,坚守不出,并借助高地势射击,地面部队一时拿他们没办法。

  而现在,三架炮舰机抵达,立刻展开了攻击。

  三架炮舰机进行环绕作战,围绕这栋建筑发动了攻击。

  数百米高空上,飞机以此为中心点盘旋,一侧的武器向下方倾泻而出。

  12.7毫米的机枪子弹,还有20毫米口径的机炮,瞬间将整栋房屋射成了马蜂窝。

  如此猛烈的射击下,简直就是一场密集的金属风暴,给观战的高队长和刘少校很大的震撼。

  不光是他们俩,拍摄的那两位摄影师差点忘记了摄影,还有附近悄悄溜过来的游客,也被这一幕给惊呆了。

  曾几何时,华夏也有如此强力的火力输出,看起来太猛了。

  整栋两层楼的建筑,在射击下木屑横飞,爆炸不断,很快便失去了支撑,倒塌起火。

  如果这是实战,建筑中的敌人,估计已经全军覆没了。

  而随后,地面部队展开了收尾工作,继续检查漏网之地,然后进行残敌清除。

  演习结束,水上飞机降落,方文一行坐船上岸。

  他总结了这次炮舰机的演习:“我们泰山的炮舰机,主要还是用于野外作战,特别是有水域可以反复起落的区域,配合野战部队有很好的效果。就像刚才看到的,空地配合下,一般野战部队根本没法和他们打,空中火力压制会给敌方地面部队很大压力。”

  刘少校却问道:“如果你们的水上战机在蕰藻浜驻防,会起到什么样的作战效果?”

  方文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带着一行人进入营地指挥室,在那里铺开了一张上海地图。

  他指着地图上的蕰藻浜道:“目前黄浦江被日军舰队控制,但他们的军舰开不进蕰藻浜这边,这里宽约30-50多米,可以用于水上飞机降落。我们的飞机在此建立前线作战基地,以此向周边辐射,可以援助吴淞一带的战事。但由于目前只有3架战机,能产生的效果并不高,只能配合一只部队作战。”

  (早期上海蕰藻浜河段)

  听方文这么一说,刘少校有些不解:“为何只能配合一只部队,不该是哪方需要,就前往支援吗?”

  方文不语,冷冷看着对方。

  泰山独立团可以支援抗战,却不是傻子。

  真要像刘少校说的那样,被指挥着东奔西走,最终什么效果都没有,甚至还会在用完后被抛弃。

  他见过参战为数不多的国民军坦克的下场,因为在作战时没有落实步兵配合,竟然在战区中和步兵分开行动,落得被日军击毁的下场。

  这段时间泰山空中作战小组之所以能够频繁出击,也是方文掌握着主动权,可以选择性出战,并且作战时完全自由不受南京方面约束。

  真要是失去了自主权,方文不敢想会变成什么样的下场。

  他的态度,让刘少校意识到自己的话语不对,立即出声圆场:“是我疏忽,如此重要的空中力量,确实需要与一只部队专门配合,那样才会有更好的作战效果。这样吧,我回去将情况报告上面,包括你的要求也向上头说明,尽快给你答复。”

  方文脸色缓和,让潘家峰带着两名摄影师过来,要求拿出拍好的胶片交给刘少校带到南京去。

  两人解释一番,胶片需要做一些处理,不然会因为曝光而失效,随即在营地找了个暗室,开始忙活。

  一个多小时后,胶片弄好,方文将其交给刘少校,送他和高队长回到笕桥机场。

  随后,两人登上飞机返回了南京。

  带着影片胶片发挥南京的刘少校,将情况向军事委员会说明。

首节 上一节 424/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