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466节
随即,方文立刻出城,在城南驻地,召集独立团三营,航空二营,还有暂编第七师的所有部队。
各部军官来到会议室中,一张太原城地形图展现在大家面前。
方文用根木棍指着地图上圈圈点点,说道:“这次我们主动出击,但行动分成两部分,机动部队和协助防御部队。机动部队包括13台移动装甲指挥车,2辆泰山松坦克,10架炮舰机,将会通过快速移动,向日军发动机械化作战。协助防御部队主要以暂编第七师为主,在机动部队完成作战后,前往阵地进行防御,这样,机动部队就能抽开身,向别的目标继续发动进攻。”
军官们认真听着方文的话。
这时在欧洲二战还没爆发前,第一场机械化闪电战术。
方文将这种战术,提前用在了自己的部队。
在说明战术后,他安排两个部队的参与者。
机动部队全部是由独立团三营战士组成。
他们将会搭乘移动装甲指挥车和坦克快速前进。
协助防御部队主要是暂编第七师,还有物资车队,当机动部队完成一次进攻后,会通过物资车队进行弹药和油料的补给。
做完这些安排后,部队立刻按照安排进行集结。
同时,营地中的物资也全部装车运输。
15辆装甲指挥车留了2辆在协助防御部队,用来行军联络,其他13辆单独集结。
一阵忙乎后,13辆装甲指挥车和两辆坦克排成长队。
独立团三营的士兵们分批进入装甲指挥车中,一辆车20人,13辆260人,再加上两辆坦克和坦克外搭载的20人,整个机动部队地面作战人员也就300人。
他们先行出发,前往城东鸣谦乡。
半小时后,协助防御部队数千士兵和车队也向东行军。
而这时,方文却在水上机场那边,10架炮舰机在水面停泊,飞行员和机组成员待命。
直到又过去40分钟后,方文才下令炮舰机队出发。
方文驾驶水虎4号炮舰机,带领另外9架炮舰机,飞向城东的鸣谦乡飞去。
20分钟后,炮舰机队便抵达位于晋中榆次的鸣谦乡。
通过机械感知,方文查看下面情况。
此地地势平坦,却也有一些小丘陵地带,守备军就是依托丘陵建立工事防备。
但毕竟地形开阔,日军的部队抵达后立即散开了,对防御工事进行包夹攻击。
如果这个时代没有方文的话,这些防御部队,很可能在日军进攻下被击溃。
毕竟他们只有步枪和少量小型炮,而日军的火力齐全,还有空中协助以及坦克助战。
但现在,却不同了。
两辆坦克,13辆装甲指挥车已经抵达阵地后方,空中的10架炮舰机也到位。
方文下达命令,地面机动部队发起了冲锋。
两辆泰山松坦克在前,装甲车在后,在平原上急驶。
空中的炮舰机队也飞向日军。
10架炮舰机声势浩大的飞来,让地面27路军的官兵顿时士气大增。
阵地上的军官大声道:“兄弟们,看到了吗,这是泰山独立团的战机,还有坦克和装甲车,有他们帮忙,我们一定能守住。”
士兵们抬头看着十架炮舰机从头顶掠过。
却惊讶的发现,这些飞机坦克装甲车竟然主动向日军发动了进攻。
第349章酣战太原东,夜袭计划
10架飞机和15辆战车发动了进攻。
炮舰机队率先飞向日军进攻部队,在空中进行火力打击。
随后而来的机动部队,从高地斜坡开往战场。
阵地上的27路军官兵,看着这一幕,血脉偾张激动不已。
这种全机械化作战的方式,带给他们很大的震撼,原来我们华夏军队也可以这样作战。
高空的战机给敌人持续火力压制,15辆战车借此机会接近了日军先头部队。
日军先头部队做出应对,一边对空射击,一边组织兵力拦截战车队。
可惜,这些日本军官学校教导的步兵操守,根本就应对不了这种情况。
三八式步枪和7.7毫米机枪完全射不穿炮舰机和地面战场的装甲。
很快他们就因为这种冒失的指挥受到代价。
战车队如同一把尖刀,将日军从中间切割成两半。
(鸣谦地貌军事示意图)
战斗激烈进行着。
这一刻,如同全副武装的重骑兵冲进了毫无防御的步兵阵营中。
穿插而入的战车队,在两辆泰山松中型坦克的带领下横冲直入。
坦克的短身炮在轰鸣,发射出的榴弹炸出一团团烟火。
被75毫米榴弹炮弹近距离击中后,爆炸的气浪将日军炸飞,炸开的土坑周围散落着尸体,难有幸免者。
但坦克主炮的主要功能是对付敌方坦克和攻坚用,射击频率并不高,这时候机枪反而更有效。
坦克后面的装甲移动指挥车这次发挥了奇效。
外装可以防御步枪和机枪装甲的移动指挥车,在车壁两侧都预设的有射击孔和观察孔。
车内的20名士兵,可以通过观察孔观察外面情况,然后进行射击。
因此,在装甲指挥车穿行的时候,车身两边射击孔出现一排排枪口,车内士兵们们用汤姆逊冲锋枪和7.92毫米班用机枪对外进行持续射击。
车队在前进,进攻在持续,日军原本的节奏被瞬间打乱了。
这一幕,被防御阵地上的官兵看在眼里。
各阵地的军官,纷纷在请求出战。
他们也是多年作战的老兵,看得出来这种局面多么难得,如果能够及时出击的话,将会让胜利局面继续扩大。
对此,阵地上的指挥官在犹豫中。
虽然友军看起来很强,可双方并没有进行过配合,也不知道对方的布局。
贸然派兵行动,恐怕并不是好事。
而这时,后方又来了一批部队。
是暂编第七师的先头部队。
吴影踪就在其中。
他专门前往防线指挥部,拜访了前线指挥官,主动说明身份。
当听说是泰山独立团的后续部队后,指挥官热切与吴影踪交谈。
“你们这是打算怎么打?一来就发动进攻,也没和我们联系,我都不知道怎么配合。”
“刘指挥,这事我们团长会和你说,请跟我去车队那边。”
吴影踪带着指挥官来到坡下的装甲指挥车中,通过车里的大型无线语音通话装置,与空中的方文取得联系。
“团长,27路军前线刘指挥官在,你和他说话。”
随即,吴影踪将话筒交给刘指挥。
觉得新奇的刘指挥,接过话筒:“方团长吗?我是刘指挥。”
方文的声音传出:“刘指挥,刚才行动有些仓促,因为没有配备通讯设备,无法与贵部联络,只能先行进攻。我现在说下敌军目前情况。”
听着方文的解释,刘指挥了解了敌人现状,顿时大喜,连忙回去下令:由各阵地抽调人手,组成3000人的冲锋队。
这个命令被立刻执行,各个阵地上都有士兵在军官带领下冲下阵地,向着混乱中的日军进攻。
地面战斗情况,在方文眼里一览无遗。
他除了指挥炮舰机作战,还要以全局视角指挥。
之所以进行这场机械化突袭,是因为日军先头部队虽然看似凶猛,但其因为推进速度过快,导致和后面部队拉开了5公里的距离。
而正因为如此,第二十师团的大部队,重炮,坦克都还没过来,正适合突袭吃一波。
正如他判断那样,4千多日军先头部队被15辆战车和10架飞机打的无力反击,士气开始下降。
可光是炮舰机和战车队的进攻,并不能吃掉这只日军先头部队。
而暂编第七师还没抵达前线阵地,自己也有日军先头部队一样的问题,和后方部队的距离拉的太开了。
这时候,唯一可以借助的力量,就是27路军的兵力。
还好,前线阵地指挥官,并不是迂腐的人,同意了派兵一同作战。
方文看到,27路军的阵地上,一队队士兵向下面发动了冲锋。
现在有了步兵的协助,战斗布局就要变了。
随即,方文发出新的指挥命令。
“通知机动部队,让1到10号战车以及坦克连向西突袭,完成袭击后返回。11,12,13号战车立即回撤,配合友军的进攻。两边在十五分钟后汇合。”
通讯员立刻将指令发出。
地面部队的坦克和移动装甲指挥车都配备的有电台,接到指令后立刻行动。
12辆战车向西面敌军数量最多的地方进行突袭,尽量给敌军造成破坏。
另外3辆战车原路折返,与正好跑到坡脚下的27路军冲锋队官兵碰头。
三辆战车拦住了冲锋队,车内的士兵大声道:
“团长有命令,要求你们配合作战,直到怎么配合吗?”
对此,27路军的冲锋队官兵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