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53节

  方文突然发现没有去城里的交通工具。

  回头看了眼学校,他在南苑小镇上漫步。

  等走出镇子,也没看到往来班车之类的通行工具。

  从南苑到北平外城的南门有大概十公里的路程,走着去到地方天都黑了。

  是以,方文准备回镇里问下。

  “少爷,有辆骡子车。”方守信提醒道。

  方文看过去,一匹高大的骡子,拖着一辆木板车从乡间小道驶来。

  车上就一个把式,叼着旱烟袋悠闲的很。

  骡子车是这年头北平郊外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方文在南苑的时候经常见到。

  他招手扬声:“去永定门吗?我租你的车。”

  把式扯起缰绳,让骡子拐入大道,在方文面前停下:“打巧了儿,我就是去永定门拉货,给50个钱就送你过去。”

  方守信掏出一把铜元递给车把式。

  车把式看了眼,摆手道:

  “这吗钱啊,不认识。”

  方文顿时明白了,各地的铜元都不一样,大多数底层老百姓不识字,看不懂铜元上面的文字,只认自己知道的那种钱币。

  随即出声道:“给他一个银元。”

  方守信收起铜币,换成白闪闪的袁大头,车把式的嘴笑得快裂开了。

  “得来,客人请上车,我家的骡子车最稳。”

  “不用稳当,尽快到永定门就行了。”方守信道。

  随即,方文和方守信坐上平板车,车把式拉直了缰绳,扬起右手绳鞭。

  啪!

  骡子吃痛,也不明白平常舍不得打自己的主人今天是抽了什么疯,但好骡不吃眼前亏,它奋力扬蹄向北方行去。

  骡子车到了永定门,城门有守卫,城外的马车不能随便进去,也就到这里停了。

  方文和方守信走进城门,也没受到检查。

  但从永定门到华清大学,距离可不短。

  这一路需要过皇宫,一直到圆明园那边,差不多横穿了整个北平城南北。

  期间也是换了好几种交通工具,花了整天时间才抵达。

  到了那里,夜色降临,方文只能在附近找了家小旅馆过夜。

  等到第二天清晨,他便早早起床,带着方守信前往华清学校。

  穿过无人值守的大门,方文倒是没啥感觉,方守信却有种肃穆感。

  “少爷,听说这里原来是亲王的院子?”

  “是啊,康熙皇帝第三子胤祉的熙春园,后面都是前清皇家林园。”

  方守信不再言语,走路都有些拘束,像他这个年纪的人,骨子里还留着对皇帝的敬畏。

  一直走到华清大学的二门,方文向过路学子询问。

  “同学,知道物理系怎么走吗?”

  “那边。我带你去吧。”

  在这位学子带领下,方文终于找到了华清大学物理系,敲开物理系办公室的门。

  一位长袍俊雅眼镜男子开门。

  “你找谁?”

  方文直截了当说明来意。

  “鄙人泰山航空总经理,想委托贵系制作一种设备,可以检查出乘客行李和随身携带的金属。”

  “泰山航空?”男子想起了什么,“上海那边来的,哦对了,我昨天还看报纸呢,你就是炸沉出云号那位空中英雄驾驶员吧。快请进。”

  被邀请进入办公室后,对方热情倒上两杯茶水,又找来了几位同事。

  他们了解了方文的意图,惊讶无比。

  其中一位教授问道:“你怎么会想到来华清大学找我们?”

  “嗯,考虑到航空公司的乘客安全,还有预防日本捣乱,我想要一种可以发现乘客携带金属物的方法。原本是想用磁铁来做,可有人告诉我,电磁铁更好,说什么通过磁场效应变化,以发出警报的方式确定金属物品。他还说,国内目前就华清大学物理系可以做出这种东西。”方文将已经准备好的话语回复。

  几位物理系老师凑在一起讨论。

  “他说的金属探测器,我在国外看过报道,美国那边已经有人做出来了。”

  “原理我知道,利用电磁线圈的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探测器的感应线圈时,会改变线圈中的磁场,从而触发探测器发出警报。”

  “这个难度不大,却是难得的科学实践,我们应该接受他的项目。”

  “电机工程学系准备下半年成立,那边的人可以一起来合作研究。”

  听着他们的交谈,方文露出笑容。

  出声问道:“能尽快做好吗?”

  “要多快?”一位教授反问。

  “一周时间。”

  “这恐怕有点难,我们制作电磁线圈,还有其他配件,需要准备各种用具。”教授为难道。

  这些其实不是难事,关键在于他们没有足够经费用来采购研究物资,而这年代的产学研还是分开的。

  没钱就得耗时耗力,有钱自然能走捷径。

  科研可不能埋头苦干,经济效益也得有。

  他给方守信一个眼神。

  方守信将随身携带的皮箱放在桌上,皮箱很重,有撞击声。

  他打开皮箱,满满一袋子银元。

  一共3000枚,差不多80公斤重,这一路耽搁的时间,主要是两个人轮流提着休息换手造成的。

  亮闪闪的银元展示后,方文出声道:“我和泰山航空的股东八达公司商量过了,事情紧急,我们愿意用3000银元,换你们一周时间,希望能在一周内弄出电磁金属探测器。”

  3000银元的购买力,足够支付各种设备的采购,还有很多富余。

  几位教授商量下就同意了。

第65章安检门研制成功,上海阜阳通航

  民国时候的科研活动并不像未来那么严谨。

  也不需要立项报告走很多流程。

  再加上只有一周的时间,当天便在华清大学物理系办公室内,现场开始组织。

  他们需要一个研究小组,直接就去找人,看看有谁愿意加入。

  同意的人便来到办公室,参与了现场讨论。

  方文作为委托方,则要回答他们的问题。

  一位才加入的学子拿着纸笔过来询问。

  “你想要什么样的金属探测器?”

  “应该叫做金属安检门,我的想法是,做成一个门的样子,乘客只能从门里进出,当他穿过金属安检门的时候,身上或者行李中有金属物质就会触发警报。”

  方文详细描述了金属安检门的构想,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预见和期待。在场的华清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们都听得入了迷,他们被这个创新的想法所吸引。

  大家相互交谈探讨。

  “这听起来非常有趣且实用。”一位年轻的学子兴奋地说道,“我们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当金属物体通过安检门时,会改变周围的磁场,我们可以检测到这种变化并触发警报。”

  方文点头表示赞同,他进一步补充说:“是的,这正是我想要的。但实现这个想法的是你们。”

  接下来,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起如何实现这个金属安检门的构想。他们讨论着电磁感应的原理、传感器的和电路的设计等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科研的热情和期待。

  虽然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但在华清学府里相关专业里,实现这种设计并不是件难事。

  就是相对未来简陋很多。

  七天时间里,他们制作出简易式线圈电磁感应器。

  简单来说,就是用导线绕制成多个匝数的圆环。

  电流通过线圈从而产生电磁场。

  当物体穿过磁场时会发生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的变化率以及线圈的匝数成正比,可以通过改变线圈匝数来进行调整。

  金属物体穿过磁场的反应会比较强烈,可以以此阈值来作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触发警示喇叭和警示灯,从而实现危险物品提醒。

  这个简易式线圈电磁感应器安装在木质门框中,再接上电流,以及警示装置,就实现了全球第一个航空安检门。

  设备制作完成,接下来就轮到方文考虑如何带回去了。

  整个设备中,安检门不用带,回去直接找木匠现做即可。

  主要是简易式线圈电磁感应器,那些用铜丝作为导线的设备,可以拆开回去拼接,但重量有200公斤重。

  为此,华清大学的一名教授还帮忙借了台汽车运输。

  等到了南苑航校机场,他看着那架青云号战机,不禁惊讶。

  “这架战机是你的?”

  “对。”方文不无得意道:“3000大洋买的,原本已经报废,花了好些个功夫才修好。”

  “真好。”教授不由羡慕的抚摸机身,“我也曾经有一个飞行的梦。对了,感电线圈你准备怎么运回去?”

  “来之前已经准备好了。”方文俯身指着机腹部的副油箱,“我做了下改装,下面的副油箱有一半是空的,可以放在里面。”

首节 上一节 53/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