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548节

  在方文的指导下,伊莎贝拉学会了使用装置,随即坐在副驾驶位,开启设备,切到国民军提供的联络频率,保持监听状态。

  方文回头看去,工程组已经进入状态,龚修能则在指导两名射击手。

  他坐在驾驶位,扳动后舱门的关闭装置,随着马达转动,后舱门缓缓合拢。

  后舱门关闭后,方文道:“大家坐好,准备起飞了。”

  随即,飞机在跑道上加速,飞上天空。

  从仰光起飞后,方文便主动开启了机械感知状态。

  毕竟是原型机,方文自己也不敢完全确定没有任何问题,用机械感知保持对飞机的掌控是最稳当的手段。

  在他的感知中,飞机各个部位运行良好。

  龙骨在起飞后,受到各部件应力,却非常稳定,没有问题。

  飞机蒙皮密封状态良好,没有漏孔。

  起落架顺利折叠。

  发动机正常。

  油路管正常。

  风冷和水循环两套并用装置没问题。

  空气循环和热温控制正常。

  各种仪表显示数据无误。

  确定了飞机整体情况没问题后,方文才退出机械感知状态。

  他转头看向伊莎贝拉。

  “副驾驶员,报告领航数据。”

  伊莎贝拉放下磁罗盘和地图,回道:“目前已经进入老挝高原,航程800,预计一个半小时后进入华夏境内。5个小时后抵达南昌。”

  从仰光到南昌有2300公里,安装副油箱的衡山一型轰炸机可以飞2500公里,正好在那里降落休整。

  南昌机场到台儿庄,距离700公里,可以随时发动空袭助战。

  问题是,国民军那边怎么还没有回电呢?

  方文看了下仍然在倾听电波的伊莎贝拉,没有做声,继续飞行。

  时间一点点过去,飞机穿过桂林,衡阳,宜春等地,距离南昌机场只剩下一百多公里时。

  伊莎贝拉突然欣喜道:“有电报。”

  她用纸笔将摩尔斯电码记录下来,交给方文。

  这份电码,使用了特定电码本,方文招手:“龚修能,编译下。”

  龚修能苦着脸,接过电码纸,从随身包中取出一个电码本,挠着头翻译起来。

  等到飞机抵达南昌泰山航空自有机场降落时,他才弄好。

  停好飞机的方文,接过纸本,观看译电内容。

  【请求已接收,望泰山战机再创辉煌,高。】

  【具体轰炸行动,需要另行通知。】

  【建议先行侦查台儿庄地形,以备行动之需。】

  电报是老熟人高队长名义发来的,所以第一行译电才有一个单独的高字。

  他说的也没错,台儿庄那里方文从没飞过,提前探查下地形是非常有必要的。

  是以,他出声道:“大家休息一个小时,工程组负责油料补充。一个小时后,我们会去台儿庄进行侦查。”

  “是。”

  机场内一片兴奋。

  他们都是没有经历过真正空中作战的新人,难免激动。

  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也包括吃饭。

  南昌机场的工作人员将热腾腾的饭菜送来,大家就在机场跑道边解决。

  吃完饭,稍微休息下,一个小时也就到了。

  随即,所有人登机,继续飞行。

  飞机升空飞向东北方位。

  这次,由方文自己进行航向确认。

  开启机械感知的他,不需要设备,轻松利用地面参照物确定了方位。

  飞机从南昌出发,顺着赣江飞行,经过鄱阳湖,长江,穿过淮河。

  最终抵达了微山湖边上的台儿庄。

  随即,飞机在高空盘旋,进行空中侦查。

  开启机械感知鹰眼的方文,看到了更清晰的地面战场。

  下方的台儿庄地区,一支日军部队正在与国民军交战。

  日军兵力估算应该有4万多,他们在台儿庄建立了阵地,与国民军进行作战。

  而他们的周围,四面八方都是国民军的部队,形成了合围姿态。

  估计有二十多万人。

  这是全面抗战以来,少有的对日军进行的主动进攻。

  显然,指挥这场战役的国民军将领胃口很大,想要一举吃掉这只日军。

  并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但为了这场战争,整个城市已经彻底毁了,到处都是残砖断瓦,没有一个完整的建筑。

  可想而知,国民军和日军在这里倾泻了多少弹药。

  正看着,方文突然发现雷达反馈预警。

  在东南方向,出现飞行器,数量有十五架。

  不确定敌我的情况下,方文立即控制飞机爬升高度。

  衡山一型原型机是采用了从美国波音公司弄来的增压舱技术,轻松便将飞机高度提升到7000米。

  这种高度下,机舱内的人员却没有任何不适应,也证明了增压舱技术在军事上的巨大作用。

  位于7000米高空的飞机,在云层之上,静静看着下方3000米高度的飞机编组飞过。

  那是日军军机编队,从型号上看,是海军航空队的飞机。

  这批飞机在台儿庄上空进行了轰炸,扬长而去。

  但针对台儿庄的空中威胁却没有结束。

  北面又飞来一队。

  这次是日陆军航空队的,两边交替轰炸,给下面的日军支援。

  台儿庄城一片废墟景象,和他们的轰炸少不了关系。

  等两拨轰炸编队离开后,方文降低高度,继续观察地形。

  他需要将日军的阵地结构记下来,好在支援空袭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轰炸。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战场情况,他将鹰眼功能放大。

  更清晰的视野,也看到了下面一幕幕惨烈战争。

  那些来自华夏各地的军队,汇集在一起,对日军发动进攻。

  方文从这些部队的军装上分辨出来自不同的地方。

  有西北军,川军,滇军等等

  简直就是一个杂牌军混合。

  就是这种装备差的杂牌军集合,却打出了抗战以来最强的攻势。

  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穿着单薄的衣服,与日军的精锐部队作战。

  而他们的对手,方文曾经打过交道。

  有太原会战中北线的第五师团,也有东线作战的第十师团。

  两只日军部队,方文的独立团都和他们战斗过,可以说是日军主力部队。

  对此,方文不禁敬佩这些用血肉来迎击侵略者的军人,不管这些人在以前怎样,至少他们现在都是条汉子。

  (台儿庄战役,战地记者拍摄视角,修复版)

  结束台儿庄空中侦查,方文驾驶飞机返航。

  在回到南昌机场后,他立即着手绘制地形图。

  之前观察到的日军阵地情况,被他绘制出来。

  这份空中侦查情报,非常详实的记载了两个师团的火力配置情况。

  在地图绘制完成后,方文立即发报。

  【空中侦查圆满完成,记录一份战场日军兵力布置情况图,此图非常重要,请派专人前来。】

  电报发完后,他便静静等待,这种重要军事情报,国民军那边应该不会无视吧。

  徐州前敌指挥部。

  一辆军车急冲冲驶入。

  高队长从车上跳下来,快跑到二楼。

  他闯入参谋室,对着正在研究军情的指挥官说到:“李司令,有重要情况报告。”

  第五战区的李司令抬头,问道:“高队长,你不是准备回去吗?怎么又过来了。”

  “泰山独立团的方文,给我发了份电报,他说在台儿庄上空进行侦查,并绘制了一份军事地图,地图上标记了日军阵地的兵力分布和部分火力部署。”

首节 上一节 548/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