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601节
所以才会去发展军工这条路。
他笑着回道:“暂时可能不会了,等泰山的新型战斗机生产出来,我会驾驶着它和小鬼子继续作战的。”
精锐航空队的飞行员们顿时惊喜,他们是知道团长公司的飞机制造和改装能力。
飞行员们七嘴八舌问道:“什么样的新型战斗机啊?”“比伊尔16强吧。”
面对这些急切的问询,方文讲述其自己心中的战斗机:“肯定比伊尔16强,我的目标是德国的梅塞施密特Bf109。”
这款飞机,精锐航空队在西班牙内战中见识过,有着深刻的印象。
确实,它是非常棒的战斗机。
如果以梅塞施密特 Bf 109对标,那新的战斗机就很有看头了。
就在飞行员们对此很是期待的时候,机场来了一批人。
领头的是白云飞,应该是去往阜平培训的人员。
方文结束了和精锐航空队飞行员们的交谈,走了过去。
白云飞介绍道:“他们来自不同地区,有新四军的,也有延安本地的,还有敌后工作的,你提供的那些军备物资,对他们以后得工作有很大帮助,都希望尽快掌握,并将物资领走运回去。”
方文笑道:“我也希望你们尽快掌握,将这些军备物资用在战场和敌后,那就走吧。”
随即,一行人登上两架炮舰机,在陆地机场上起飞,穿过黄河,来到山西境内。
如今的山西,随着战事的发展,太原、大同、临汾、晋城等地全部沦陷。
但活动在吕梁山、中条山和太行山的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却一直在与日军作战。
可以说,这一带,是敌中有我的混乱状态。
但因为没有大规模战斗,日军飞机也很少出现在这里。
方文通过雷达索敌装置没有发现300公里范围内有飞行器出现后,大摇大摆的飞过敌占区上空,向着太行山北部飞去。
第442章,阜平敌后特工装备培训
两架炮舰机大白天飞越日战区,来到了阜平。
飞机停靠后,方文下机,向来机场迎接他的吴影踪交待。
“飞机上的物资,全部卸下来,暂时放在机场库房。另外军营那边安排个训练场,我要组织一场新装备培训。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也抽调10人参加,以后部队也会配发新装备。”
吴影踪按照他的命令去安排了。
方文则让乘坐炮舰机来的培训人员在机场暂时休息。
随后,他与白云飞交谈:“其他参与培训的人什么时候来?”
白云飞回道:“剩下的培训人员,主要是我们八路军的人,出发前已经发过电报,他们从附近根据地赶来,估计明天就能到。”顿了下,他又说道:“培训要麻烦你了。我得回去组织烟草夏种和3个月后的加工事宜,再不开始就过季了。”
他很急切,毕竟烟草项目将会带来大量的资金,不光可以用来购买泰山的军备,还能用在其他方面,这种事情事关根据地的方方面面,不能马虎。
方文点头:“那培训的事情,就交给我,你去吧。”
“好的,明天来的人,会由城里办事处的小赵带过来,我走了。”
白云飞与方文握手,行了个军礼,转身离去。
这时,吴影踪也过来报告:“军营那边已经弄好了,暂编第七师3团一营正好要去城外拉练,就用他们的营地。”
“被褥和用具全换新的,别是用过的啊。”方文笑道。
“团长,怎么会呢,你放心好了,我已经叫人将原有的物品拿走,现在每张床上都是新的生活用品。”吴影踪也笑着回道。
随即,方文集合原地等待的培训人员,带着他们前往军营那边。
一天过后,城里八路军办事处的小赵带着10名新加入的培训人员过来。
这次培训活动,所有应到人员已经到齐。
方文集合所有人。
他一脸严肃道:“大家好,我知道你们来自不同部门,但都是经过战争考验的老兵,因此,基础训练,可以免去,主要是设备使用培训。这里,我特别说明下,本次培训分成两部分,军械培训和特殊装备培训,军械培训所有人都会参加,而第二部分的特殊装备培训,只有获得许可的人才能进行。对此,我这里先问一下,你们来之前,有没有收到这方面的通知,获知自己应该参与什么样的培训?”
“有。”培训人员齐声道。
方文点头,“跟我来。”
他带着50名培训人员前往营地另一边的库房。
那里被改造成临时教学点,里面摆放着50个小马扎,每个马扎上还有一个本子和笔,是让他们记录学习心得的。
等所有人排队进入,坐好后,方文走上台,扯掉台上盖布,露出里面的军备。
他出声说明道:“这两种就是你们需要掌握的新型军备,现在开始军械培训。”
他取出榴弹枪和单兵火箭筒,进行讲解。
“两种武器,都是我们泰山军工出品,榴弹枪在华北平原作战中,已经进行过一次实战测试,也因此有部分人知道它的功效。主要用于近距离的巷战,接触战,利用榴弹的爆炸效果,取得作战优势。”
方文先开始讲解榴弹枪。
这种武器使用上主要是弹鼓装弹,以及日常维护和卡弹后的清理。
因为是全机械结构,方文教授的维护方法也相对简单,最难的不过就是弹鼓的整体更换。
上午时间,用在了榴弹枪的教习上,大家很快便掌握了这种枪械的装填射击和维护手段。
中午吃饭后休息了一个小时,培训继续。
方文和龚修能进行了单兵火箭筒的演示。
演示结束后,方文开始教授单兵火箭弹的整个发射步骤。
而后,他看向培训人员:“我现在要找两个人来试射,有谁愿意?”
大家纷纷举手,方文点了两人。
因为其中有敌后工作者,身份需要保密,方文没有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直接开始。
在教导下,一人肩扛火箭筒,一人在后方抱起6公斤重的火箭弹,拔下保险针,装入。
发射手瞄准后,扣下扳机,带着尾焰的火箭弹射出,击中了前方150米外的大石头,爆炸火光,大片石块散射,烟雾散去后大石头消失了。
这个威力,足以解决单兵遇到的很多问题。
相对于榴弹枪而言,单兵火箭弹的战术意义更大,让一些前线部队的培训人员联想到很多实战方案。
为此,大家对这种武器的兴趣更大了。
方文接着道:“相对于榴弹枪,火箭弹内部结构更复杂,并且有电子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我的建议是放弃维修,如果有备用火箭筒,就使用备用火箭筒发射,没有的话,那就结束行动。”
这话,让培训人员惊讶。
崇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他们,觉得这样也太奢侈了。
有学员举手。
方文示意他说话。
学员站起身道:“真的没有办法修理吗,这种武器应该很贵重,出了问题就放弃,太可惜了。”
方文解释道:“里面的电路一旦出现问题,必定是线路短路之类,火箭筒是封装好的,想要维修,得用特殊工具卸开,然后对里面的电路进行排查更换,战场情况下并不合适。我的意思是,可以将火箭筒带回来,我们会定期回收,拿回来统一维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要在此纠结。你们要想的是它的威力应用在什么样的战术配合上,将它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学员们纷纷点头,从红军开始,一直没有军备物资补给的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军备工业后勤支持,正在开始适应。
随后,方文继续开始教学。
但试射不可能每人一弹,没有那种条件,而是安排了5人一组,进行小组划分的训练弹练习。
训练弹和实弹不一样,战斗部没有装药,但比重是一样的,因此发射后射程和命中率都和实弹差不多,但不会在射中后产生爆炸。
这样方式的训练,进行了两天时间。
让所有培训人员都掌握了单兵火箭筒和榴弹枪的发射和维护的标准流程。
本次培训的前线装备环节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的培训,将会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参加,其他的人,将会在营地中等待培训结束。
这三分之一的人中,有即将派往敌后的人员,也有根据地和延安的反特人员。
在培训结束后,他们将会携带这些物资,以及上级交代的任务进行特殊战斗。
第二阶段的培训开始,面对下面十几名培训人员。
方文再度扯开讲台上的盖布。
这次台上放置的是袖珍发报机、窃听器、无线电侦测装置、钢笔枪。
他先问道:“会发报的举手。”
下面的培训人员纷纷举手,作为一个敌后工作者和反特人员,会用电台发报是基本技能。
这就省下了方文在这方面的培训。
他拿出袖珍发报机和接收器。
“这是泰山出品的发报机,体积只有普通发报机的十分之一不到,可以隐藏在手包,内衣等位置,现在我来给大家演示下。”
他招手示意,龚修能走过来,脱下外套。
方文拿着一个袖珍发报机捆绑在他的身上。
电池槽和电路板集成在一个黑盒子里,绑在龚修能腰间。
而黑盒子连接的指套,则粘在衣兜位置的内衣处。
随后方文让龚修能穿上外套,进行演示。
“大家看,他如果这个时候,需要将情报传递出去。可以手插在衣兜里,用食指穿过衣兜的小洞,套住指套,然后轻轻下压,就能和使用发报键一样将摩尔电码发送出去。”
这只是袖珍发报机在敌后的一种用法。
随后,方文又讲解了,如何将微型发报机安装在手包,挎篮,皮箱等处的使用方法。
光有发报方法还不算完,与之配合的还有小型电报接收装置。
那玩意,其实就是用泰山即将出品的民用半导体收音机改造而成。
只要打开收音机,将里面一个秘密开关打开,就能接收到袖珍发报机的特殊频率信号。
这样的配合,可以让敌后的情报传递,不再需要两人见面,只要在约定时间里,使用袖珍发报机与附近的接受人员联络,就能将情报传递出去。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