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662节

  随即,所有人遵命行事,龚修能安排两名武装工作人员挎着汤姆逊冲锋枪在机舱门口站岗,其他人从飞机后舱取出毛毯,直接铺在地上,席地而睡。

  方文则走到驾驶舱,拿起耳机带上,然后调整频率等待。

  约定的电报联络时间在上午9点--10点之间,现在才8点多,还要等下。

  半小时时间很快过去,耳机中传来电流声。

  方文拿起笔,在纸上记录,同时转译。

  【已经联络到滞留在占领区的专家,拟定在东江下游河段登机,具体地点需要派人实际探查后才能确定。】

  【另,香港有救亡工作队欲前往惠阳参加抗日工作,可否经由你的飞机运送。】

  这个当然没问题啊,方文直接回电同意了。

  随后,对方再次来电。

  内容是让方文去元朗,找一位姓潘的联络人。

  放下电报纸,方文拿出地图查看。

  元朗在香港最北边,接壤租界边境,这个时代属于很偏僻的地区。

  从油麻地过去,要走20公里路,并且因为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发,路途并不好走,很可能还要步行。

  恐怕要大半天时间。

  但开飞机过去的话,可以降落在元朗西北的海湾处。(深圳湾)

  有飞机当然是开飞机过去了,10分钟内就可以到达,方文立即回电。

  【我可以飞到元朗西北的海湾停靠,在那里与联络人接头。】

  这次没有马上回复,过了段时间后,才又回电。

  【已经通知元朗联络人,一小时后,他会在流浮山北的海岸等你。】

  看了下地图,方文确定了流浮山的位置,眯眼休息。

  一个小时后,方文自动醒来,准备出发。

  他拿起话筒:“飞机要飞一个短程,大家不要起来继续休息,有事我会叫你们的。龚修能,把舱门关了,摘缆绳起锚。”

  还没有休息的龚修能,跳上码头,将缆绳解下,然后跳回飞机,关好舱门,又去到驾驶舱边上的锚室,将沉入水下的铁锚拉起收好。

  做完这些,他报告道:“团长,弄好了。”

  方文这次启动发动机,控制飞机转向,在疍家船让开的水域逐渐加速起飞。

  飞机飞上天空后,盘旋改变航向,飞往西北方。

  10分钟都不到,就飞完20公里的距离,抵达了元朗地区。

  下面有山也有平原。

  平原上有大片农田,还有几个村子分布。

  而西北靠海的位置,有一片山地,正是浮流山。

  视线掠过浮流山,前面山下的海岸边,有个人正等着。

  方文在空中盘旋,下面的人看到飞机后挥手示意。

  随即,他驾驶飞机降落在浮流山北面的海面上。

  飞机停稳后,向着海岸驶去,在一个方便靠岸的地方停下。

  等龚修能落好锚后,方文从驾驶位起身。

  他询问龚修能:“还有精神吗?”

  龚修能站直了:“团长,我三天不睡觉都没事。”

  “那好,咱俩出去趟,其他人在飞机里等着。”方文道。

  原本躺在地上的赵君平坐起来:“总经理,我是秘书,我也要去。”

  方文笑着将赵君平拉起,“行吧,一起去。”

  交代留守人员看好飞机后,三人打开舱门,将长板搭起,走上岸。

  岸边的那位过来,自我介绍:“我是潘正心,收到特委的电报立即过来在这里等你,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

  方位与其握手,“特委的电报说要我送一批人去惠州,具体什么情况能说下嘛?”

  “我们先去村子里,人都在那边。”潘正心道。

  随即,方文三人跟着潘正心行去。

  走了一个小时,四人到了一个村子。

  村子里停留着很多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携儿带女,行李包袱一大堆。

  而在人最多的地方,正在放粥。

  (当时元朗村子里安置的广东难民)

  方文四人穿过拥挤的人群,进入村子里面。

  最终在村子的祠堂停下。

  祠堂里待着几十号人,都是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他们正在学习如何使用枪械。

  潘正心带着方文走进去,找到一位带着眼镜梳着背头穿马甲的男子,“刘队长,人来了。”

  那人与方文握手,“屋里坐。”

  进屋后,他一边为方文三人倒水,一边说明道:“我们这些都是客家男儿,听说家乡被鬼子占领了,便都想着要回去打鬼子。正好,特委准备成立多个游击支队与敌人斗争,便组织起来。已经有一批人先去了东莞县,我们这批要去惠州比较远,正在准备,没想到还有机会坐飞机过去。”

  方文问道:“有多少人?”

  刘队长回道:“我们有五十三人,还有一些装备,以及携带的干粮。”

  方文心想,人数不算多,加上一些单兵装备和物资也可以一趟运过去。

  倒是降落的地方要选择下。

  他出声道:“水上飞机降落,需要比较宽敞,并且水流平缓的河段,你觉得可以降落在哪?”

  刘队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地图摊开,指出了几个可以降落的地点。

  方文将这几个位置记下,“那好,3天后,我会在浮流山北降落,你们的人在那里等着。具体的时间,会在明天由特委通过电报通知你们。”

  交涉完毕,方文便在刘队长和潘正心陪送下回到了浮流山那边。

  飞机再度起飞,10分钟后降落到油麻地码头。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该是吃中饭的时候了。

  龚修能他们拿出行军速食干粮,用飞机上的热水做了一顿便餐,大家坐在餐饮舱一同就餐。

  吃着饭,龚修能问道:“团长,咱们要帮帮这边,可不能让鬼子一路打过来啊。”

  方文点头,他也有这个想法。

  历史中东江游击队和新四军一直坚持到抗战结束,战斗都很英勇,如果配备了新式武器的话,战斗力将会大幅提高。

  而且北边根据地的空军已经逐步有了战斗力,泰山独立团也可以从阜平撤回来,配合南边的作战。

  但这事,可不会在这里表态,方文笑道:“吃东西,下午好好休息,今晚还要继续夜飞呢。”

  几个小时过后,又到了夜晚,飞机起飞飞往阳江,来回两趟,又送来了200人。

  第二天,这些人同样被亲人接走,但第一夜坐飞机来的人,却带着食盒过来慰问了。

  出于安全考虑,方文婉拒了他们的慰问,保持封闭饮食状态,又待到了夜晚,最终将剩下的200余人全部转移到香港。

  而后第四天,飞机继续夜飞,这次是去东江下游去接滞留的专家了。

  在去之前,还要送一批抗日战士去惠州。

  晚上8点,方文准时起飞,10分钟后降落在元朗西北海域。

  早就等在岸边的五十三名客家战士在飞机靠岸后登上飞机。

  随即飞机起飞,先飞往惠州。

  元朗到惠州不不过80多公里,可下面的区域,已经被日军占领,缺乏情报的配合下,随便降落很可能被日军发现。

  为了能让这批抗日战士顺利安全降落,方文特别小心。

  他在抵达惠州上空后,便启动鹰眼能力,仔细观察下方情况。

  下方的惠州城,三面环水,一面陆地。

  在古代或许是一个难以攻陷的城池。

  但在现代战争中,城墙的防御性却大幅降低。

  更别说遭受了多批次的轰炸。

  (被轰炸后的惠州城。)

  城里大片建筑被摧毁,街上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平民。

  而在城外,却驻扎着日军。

  显然惠州城附近降落是不行的,方文放弃了第一个可降落区域。

  飞机沿着东江往上游飞去。

  方文也保持着鹰眼观察。

  惠州城往上,鬼子的踪迹便逐渐减少了。

  显然,目前鬼子还没有腾出手来,兵力都往广州那边集中,用来围剿国民党的溃兵。

  没有鬼子兵力驻扎的情况下,降落的问题就不大了。

  方文驾驶飞机飞到了第二个降落点:横沥镇。

  在横沥镇往上5公里位置,那是一片荒芜河段,但河水比较平缓,他拿起话筒。

  “飞机即将降落,大家准备了。”

  机舱内的客家战士们纷纷整理行装,等待着。

首节 上一节 662/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