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674节

  方文继续道:“那就好,我们团在阳江驻地,以及与县里的联系,都由吴营长负责,有很多方面要仰仗县里帮忙了。”

  一阵寒暄后,双方确定了合作意向,并且为了让更多军队能够驻扎,县长还提议。

  “城南有一个村子,里面有很多空置的院子,还有场坪可以练兵,村口的道路也是两车宽的大路,距离县城也只有15里。方团长你们的大部队可以安置在那。”

  方文让龚修能摊开地图,“在哪?”

  警察局长指向一点,“这里。”

  方文看着地图思索,听县长的话,那里条件确实不错,但距离海岸也只有12里,等于是帮阳江县城阻挡可能登陆的日军。

  这倒没什么,方文还就想要这样的地方驻扎,免得应对日军登陆作战时,跑来跑去。

  他指向更南边的漠阳江出海口右侧,出声问道:“这里有没有军队驻扎?”

  县长摇头:“前清的时候,林则徐禁烟,在漠阳江出海口西南边的海陵岛上设炮台,防御外国舰队,后来前清亡了后就荒芜了。其他地方倒是没有设立过炮台,之后到现在也没有过驻军。”

  沿海没有驻军,那就得自己准备了。

  方文回道:“可以,驻地就定在那里。”

  “那我这就让人去准备”县长高兴答应了,他却不知道,独立团的速度有多么快。

  与阳江县的交涉顺利完成,吴影踪带领140名士兵前往城南村子,城里留下一个10人通讯班保持和城里的联系。

  吴影踪去那里不光是要驻扎,还要组织民工进行陆地机场的建设,以及在西边漠阳江畔建造一个水上飞机靠岸的码头。

  而方文则驾驶炮舰机带队离开。

  炮舰机队沿路返回缅北基地,立即由机械师进行检修,并安排第二批运输。

  第二批运输更庞大,有10架炮舰机,20架水上运输机,还有泰山一号大型运输机。

  这些飞机可以一次性运输650名士兵,大量军资,以及10辆军车未组装零部件,小型龙门吊,安装工具,还有10名工程师。

  也就是说,方文还准备一次性完成独立团的军事转移。

  如此庞大的运输机队伍,最怕的就是遭遇鬼子飞机袭击,方文也不敢保证一定不会出现。

  为此,他让潘家峰驾驶泰山一号,独立团航空二营全部飞行员驾驶炮舰机出动,另外还有30名公司水上飞机驾驶员出动。

  而他自己则驾驶泰山初代机,进行护航。

  一架战斗机的护航,任务艰巨无比,也充满挑战性。

  但方文觉得自己可以做到。

  为此,他还对战斗机进行了些微改装。

  缅北基地飞机制造二厂。

  第五架初代机静静停在机库里。

  这架战斗机,将是方文新的私人战机,以替代退役的伯劳号。

  取什么名字呢?

  这个方文早就准备好了。

  钦原号。

  源自山海界异兽的名字,山海经中有一段:“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这种异兽猛禽,攻击性极强,并且有剧毒,蜇中鸟兽则必死,蜇中树木则枯萎。

  方文取这个名字,就是想要它的致命性来搭配自己的私人战机。

  因为时间比较紧,他没有对钦原号进行涂装,主要是改造了飞机的火控发射装置。

  拥有异能可以人机一体的他,在驾驶的同时也能控制火控系统设计,因此,钦原号的射击手舱就没有用处了。

  方文将前后座舱合并,后舱的武器火控系统移到了驾驶舱内。

  后座舱取消,腾出的空间用来做油料舱,由此多出了一倍的航空发动机燃料。

  这种改造,让飞机的正常航程提高了到了1800公里,足够完成从缅北到阳江的长途飞行。

  整个改造过程,在飞机二厂工程师的一同努力下,花了5天时间。

  而后又过了一天,阳江的吴影踪来电,陆基机场和水上码头都建好了。

  由此新的转移飞行可以开始了。

  12月7日。

  方文登上钦原号,盖上舱盖。

  下面的地勤人员移走登机梯,挥动旗帜表示跑道畅通。

  钦原号发动机启动,伴随着发动机轰鸣声,飞上天空。

  在升空后,方文拿起话筒呼叫。

  “第二次转移行动开始,各单位飞机按规定逐次起飞。”

  命令下达后,方文也开启了机械感知鹰眼,观察下面的情况。

  第一个起飞的是潘家峰驾驶的泰山一号,率先飞往国内。

  方文的视线转到水上机场那边,10架炮舰机先行起飞,也向国内飞去。

  而后是20架水上飞机,也组成飞行编队,跟随飞去。

  如此松散的编组飞行方式,想要让所有飞机都能在正常的航线上飞行,是很难的。

  一旦各自的领航飞机偏航,整个编组也就会飞错方向。

  为此,方文开启雷达索敌装置,通过雷达信号反馈,实时了解飞机的航线是否正确。

  从缅北飞往南宁的1000公里,是最危险的。

  下面的十万大山,在长途飞行中,看起来都一样。

  这种缺乏地标辨识度的飞行下,问题出现了。

  潘家峰的泰山一号,炮舰机队,还有水上飞机运输队,都先后出现了偏航现象。

  每当出现偏航问题时,方文便拿起话筒提醒着。

  “潘家峰,你搞什么,连你都偏航了,这么飞下去,你飞的不是南宁,而是柳州。”

  “炮舰机队领航飞机注意,航线出现偏差,立即调整偏南5度。”

  而水上运输机队,则是问题最严重的,不光是偏航,还有队形松散,机位错误等等问题。

  为此,方文一直在通过无线电装置进行指挥。

  他那种精确找出错误,并且及时给出解决方案的指挥方式,让这些飞机虽然出现各种问题,却还是安全的飞抵了南宁。

  这次在南宁,没有停靠,方文拿起话筒继续指挥。

  “炮舰机队和水上运输机进行空中加油,大家都做的很好,坚持住,还有400公里,我们就能抵达目的地。”

  在他的鼓励下,那些普通民航飞行员情绪舒缓,机舱内,士兵们打开油桶,将输油管连上,给备用油箱加油。

  就这样,飞机航速队形不变,完成了空中油料补给,继续往东飞。

  方文则控制钦原号速度提升至500公里。

  飞机快速飞过运输机群,进行空中侦查。

  阳江上空,钦原号划过一条白线自西向东飞来。

  这是目前全球最快的飞行速度,惹得阳江城里的民众纷纷仰头观看。

  城里的通讯班骄傲的向县长说明:“这就是我们泰山的战斗机,速度比鬼子的飞机还要快,火力更猛。”

  阳江县长抬着头感慨:“我在阳江这里呆了20年,见过柳州桂系的老飞机,也见过广东的空军,但那些都是外国人用剩下的。我曾经想过,这辈子都不可能看见咱们自己造的飞机超越国外,却没想竟然在你们手里实现了。这太好了,我要让全城的人都知道。”

  他说完便出门,让警察和县保安大队的人走街串巷去宣传。

  人们知道天空飞的飞快的飞机竟然是国人生产制造的,更是兴奋,一家老少们都出门观看。

  而后,他们看到了更庞大的飞机群。

  一共大大小小31架飞机出现在阳江县城上空。

  而这时,那架高速战机突然向南边飞去,飞出了陆地空域,进入海洋上空。

  方文提前飞抵阳江。

  立即开启雷达索敌装置进行探查。

  300公里的安全范围内,东北方向广州城那边,只有零星飞机出现。

  并且航向并不是阳江这边。

  其他方位并没有飞行器出现。

  但在海上,却有2艘军舰在行驶。

  对方有问题,不在香港岛外围巡弋,而是向着阳江这边海域航行。

  难道,自己安排的行动,被鬼子知道了?

  方文用鹰眼特意看向下面的阳江城。

  如果自己的行动泄密,肯定是阳江城里潜伏了鬼子的间谍。

  这样才能及时将情况传递给军舰。

  但现在没时间顾及城里的间谍,一场战斗即将打响。

  他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两艘军舰上。

  雷达索敌装置反馈的只是电子信号,方文并不知道敌方军舰的型号。

  但目前己方大量运输机需要保护的情况下,必须出击才能转被动为主动。

  是以,方文控制飞机转向,飞往东海。

  飞机穿过漠阳江出海口,转而向东北,十分钟后,便遭遇了正在上川岛附近的2艘敌舰。

  他惊讶的发现,碰到老对手了。

  其中一艘,正是1932年进攻上海的航空母舰‘凤翔号’。

  这艘老式海军航空母舰上,搭载着14架战机,正准备起飞。

首节 上一节 674/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