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719节

  方文并不在意,而是拿出更多资料。

  龚修能帮忙展开手绘的曲线图时,科罗廖夫的眼睛明显亮了起来。

  老者突然用铅笔敲击图纸某处,转头对同伴快速说了串俄语。

  然后他看向方文:“这是什么意思?”

  那处数据是和马赫数临界点有关。

  这是未来才有的科技发现,意思是当气流速度达到临界马赫数,空气动力学特性会出现关键转变,从而发生局部激波等现象。

  这是方文回忆未来记忆中的知识片段时发现的理论,并结合螺旋桨激波进行了研究,最终用于火箭弹超音速发射计算。

  但现在,它属于空气动力学的高级机密,是超音速飞行和超音速武器的核心,方文也不会告诉这些技术人员。

  是以,他回道:“这个我不太清楚,你们只要按照数据进行改制就可以了。”

  技术员们沟通一阵。

  随后,年轻技术员即起身拉上窗帘,类似电影放送装置的投影设备在墙面上投出模糊的测试影像。

  他们解释,喀秋莎火箭弹试射画面,但实际上方文看得出这是经过剪辑的画面,关键帧都被刻意剪掉跳过。

  随后,留着斯大林式胡须的第三位技术员终于开口:“按照合同第17条,我们可以提供82毫米火箭弹的改进方案,但需要1天时间进行计算,以确定要做出怎样的改制方案。“

  “没问题,我可以等。”方文回道。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研发费用,这是合同里没有提到的。在这里我需要声明,为你们制作新型火箭而产生的研发费用,必须全部报销,如果不能报销的话,我们会将费用加在后期的销售款中。”科罗廖夫出声道。

  研发费没有计入合同,这是方文没想到的,他习惯性的认为这种费用是算入合同的。

  但显然没有,自己可不能让研究所垫付了,有钱才能好办事。

  随即,方文让阿廖沙翻译:“我们可以提前预付研发费用,你们有预算吗?”

  研究员们没想到方文这么豪爽,他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是以,一名技术人员离开会议室,向领导请示,过了一会回来。

  “2万美金,或者等同价值货币。”

  这并不多,方文让龚修能将随身携带的手提箱打开,取出二十份不记名债券。

  “这是美国债券,一份1000,可以在欧洲和美国的大部分银行兑换现金,苏联这边如果有美国银行驻点,也可以兑换。”

  不记名债券这东西,是最适合大宗交易的,比货币还要方便携带,这些技术人员没有见过,随后找来了专业金融人员来鉴定,才确定了不记名债券的真实性。

  有了预付研发费,他们对方文的事情积极多了。

  连夜就弄出了改制方案。

  第二天,在同一个的会议室中,方文看到了对方的改制设计稿。

  技术人员表示,这款火箭弹,同样可以采用他们研究所为82毫米火箭弹配制的RO - 82导轨发射器进行发射。

  但RO - 82导轨发射器是苏军即将列装战斗机的军用装置,不属于这次交易的范畴。

  也就是说,买了火箭弹,却没有发射火箭弹的必备军用装置。

  这种交易,看起来似乎很坑。

  但方文要的就是这批火箭弹,即便是没有了导轨发射器,他也愿意。

  当然,这次来,至少要看到样品的效能,他才能确定让对方生产发货。

  三天时间过去。

  列宁格勒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工厂加班加点试制了一发改制好的火箭弹。

  军官敲响了方文的房门。

  “方先生,按你的标准,火箭弹已经做好,现在可以进行试射,请跟我来。”

  阿廖沙翻译后,方文并没有立即跟其前往,而是迅速在脑中思索。

  研究所这边是要给自己做实弹演示,好确定火箭弹的出口贸易。

  这正好给了接触苏制火箭弹发射装置的机会。

  只要能接触到设备,用上自己的异能,就能感受到发射过程,以及设备的内部结构。

  甚至能够借此获得RO - 82导轨发射器的结构秘密和运行原理。

  这个机会必须把握好。

  是以,他露出很感兴趣的表情:“我能参与发射过程吗?”

  军官摇头:“不行。”

  “如果能亲身感受苏制武器的发射,我愿意支付一笔发射费。”

  “发射费?”

  “对。只要你们同意,我可以付出这个数。”方文伸出五根手指。

  为了一次发射,他愿意自发5000美元的高额报酬,这让军官惊讶。

  不过只是操作一次新武器发射罢了,难道就能泄露军事机密吗?

  军官觉得不可能,随即将方文的这个要求报告了上去。

  方文等待着回复,如果5000美元不够的话,他愿意花更多,毕竟这种机会就此一次,以后可没有了。

  可半小时后,军官回来,严肃道:“5000美元发射火箭弹,我们可以接受,如果你愿意的话,现在就支付。”

  方文露出笑容,让龚修能打开箱子,取出5张不记名债券交给军官。

  由此,他获得了发射火箭弹的机会。

  一个小时后,研究所实弹测试场。

  方文在研究所技术人员带领下,来到RO-82型火箭弹发射装置前。

  这个装置目前只是研究阶段,还很简陋,由一个导轨发射器,一个空测瞄准器组成。

  它位于一个高台上,用来模拟战机俯冲射击的过程。

  技术人员为了让方文有更好的射击体验,教给了他快速公式。

  这是给飞行员在空中瞄准时,用来快速计算目标结果,辅助射击的。

  (上世纪40年代苏军战机装备ROs-82型火箭弹空瞄计算题)

  听着技术员说出的计算公式,方文快速在脑中计算出结果,然后学习如何结合公式计算用于实战瞄准。

  随后,进入实际操作。

  下方士兵挥动旗帜,技术人员用英文道:“目标即将出现,你现在的飞行状态是20度俯冲角,航速350,速度稳定。”

  按照技术人员说明的情况,方文操作设备,火箭弹向下,十字瞄准镜中出现了一辆废弃汽车。

  看着十字镜上的刻度,方文脑中急速计算,并在确定后,发射出火箭弹。

  火箭弹从高台射出,准确命中目标,爆出一团火焰。

  方文也借此机会,对这套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他心中暗喜,回去就按照这套系统,对电视火控装置进行改造。

第526章 火箭蓝图 制导武器概念,双头鹰徽章

  下方火箭弹爆炸的硝烟尚未散尽,方文却在通过机械感知对这台设备进行解构。

  他佯装检查射击效果,还在操作着这台原型设备,手指状似无意地抚过发射装置导轨,金属表面冰凉的触感下,却是人机一体状态对设备内部的深一步了解。

  虽然时间短暂,却已经足够将RO-82导轨发射器的内部构了解清楚并记下。

  “命中精度比我们预期高。“科罗廖夫拿着测距仪上到测试台来,他靴底沾着的积雪发出咯吱声响,“看来方先生有当飞行炮手的潜质。“

  随同上来的阿廖沙将其话语翻译,并递给方文一杯热可可咖啡驱寒。

  方文饮了口,咖啡的氤氲蒸汽在面前飘荡着:“是贵所的瞄准系统设计精妙,可惜不能一起购买。“

  “只能说抱歉,这种装置未来在战机上应用会是空战领域的变革,你应该明白它为什么不能出售。”科罗廖夫回道。

  “可它还很原始,不足以安装在飞机上,你们还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来进行修正。也许,未来会有更好的技术替代它呢。”方文假意表露出还想打RO-82导轨发射器的主意。

  “抱歉,这事没法谈。”科罗廖夫毫不犹豫拒绝了方文,随后和方文从测试台下来,去看火箭弹弹着点情况。

  在那里,火箭弹爆炸造成的火焰已经熄灭,可以看到废旧汽车被炸出一个大洞。

  几名技术人员正在记录弹着点数据。

  看了会,方文出声道:“关于后续生产.“

  “按合同约定,首批50枚改制火箭弹三个月后交付。“科罗廖夫掏出手帕擦拭镜片,“不过.“他忽然改用俄语快速说了几句,阿廖沙翻译时明显迟疑:“他说.军事观察员会一同去你那,每次使用该火箭弹的实战,演练,试验都需要他在场,进行记录。“、

  这个要求有些苛刻,火箭弹运到缅北基地,方文肯定会拆卸改造,这个过程是不可能让外人看到的。

  方文表示军事观察员只能在实战和演练中参与。

  对此,对方并没有纠缠,只是象征性争执下,便同意了。

  到此,本次空气动力研究所之行基本算是结束了。

  但方文还是想要尝试下,看看能不能去他们的工厂看看。

  “告诉科罗廖夫先生。“他从大衣内袋取出债券,“我另有两万美元预算,希望能参观火箭弹生产线。“见老专家骤然绷紧的下颌线,他立即补充:“当然,只看最后的组装工序。“

  “不行。”对方拒绝了。

  这里的警惕性非常高,看来是没机会进一步理解火箭弹制造工艺。

  方文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当夜招待所内,方文锁紧房门拉上窗帘。铅笔在图纸上沙沙游走,机械感知复刻的细节正转化为精确的工程图。

  龚修能蹲在暖气片旁望风,忍不住低问:“团长,咱真要买苏联人的火箭弹?这玩意死贵。“

  “当然买,在我们没有生产能力前,就算是双倍价格都要买到手,只要搞定发射装置,它们的威力和战术打击效果将会远超以往的投弹方式。“方文说话,笔下却不停,现在画的是张绘满齿轮的草稿,正是白天感知到的导轨闭锁机构,看着自己绘制的图纸,他不禁在想,缅北基地的那些工业机床和加工设备应该能加工出这些零部件,只要仿制出RO-82导轨发射器,以后的研发就会快很多。

  窗外忽然传来积雪压断树枝的脆响,龚修能立即靠窗,透过窗帘缝隙看向外面。

  他低声道:“是巡逻的。”

首节 上一节 719/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