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9节

  “飞机不够,长官不也是只能飞民航吗。”岳金萍苦笑回道:“并且我还是唯一的女性飞行员,在军队并不适合,只能服从安排调到这里。”

  “不用担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方文安慰道,这句话在南苑航空刘教员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希望对岳金萍也有用。

  他和岳金萍走下飞机。

  南京机场地勤人员拿着一个表格过来。

  “方专员,请填写飞行记录表。”

  接过表格,方文看了下,就是简单记录当日飞行情况,并且必须飞行员自己亲笔签名确定的日常。

  他填好表,问道:“今晚我们住的地方安排了吗?”

  地勤人员回道:”这我不清楚,要到机场塔台那边问下,这边塔台是我们自己的人。“

  随即,方文带着岳金萍走向塔台,一路上,解释道。

  “上午往返不用呆在机场的,是美方的特权。我们没法主导这一切,就得暂时维持这种局面。”

  “明白长官,我经过专业军事训练,可以接受比这更困难的环境,不用为我担心。”经过这一路的交流,岳金萍逐渐放开。

  两人走到塔台,还没上去,里面的人已经出来。

  有些微秃顶的中年人微笑迎接。

  “方专员,终于见到你了。我是南京机场调度站站长周有贤,你叫我老周就行了。这位是?”

  “上面委派的飞行助理岳金萍,还有一位费颐贞,他们两轮流上机,由我来进行实飞教学。”

  “哦,这个听谢经理说过,辛苦你了。对了,你第一次来,我带你去住的地方看看,晚上再出去吃一顿。”

  “今天就不出去了,机场食堂还有菜吗?”

  “有菜,那晚上我们就在机场食堂吃,走,先去看看住的地方。”

  顺利完成交涉后,调度站站长周有贤带着方文和岳金萍走向机场北侧的一栋小楼。

  那是专门为飞行员修的宿舍楼,有专人打扫卫生,提供热水,就像招待所一样。

  方文和岳金萍的临时住所安排在二楼,并排。

  里面还算干净整洁,睡一晚和住宾馆一样。

  看完房间,拿了钥匙,周有贤带着两人去机场食堂吃了一顿,然后再带着他们在机场转了一圈,这才告辞离开。

  通过这些,方文也对南京机场这边有了了解,算是完整的弄清楚了自己的工作流程。

  他对岳金萍道:“回去吧。”

  “好。”

  两人在夜色中在机场跑道边漫步,走了一段,岳金萍出声道:”长官,你驾驶技术那么好,为什么开民航?”

  “因为我只能开民航啊。我是南苑航空毕业的。”方文回道,他这段时间也对目前民国空中驾驶的情况有了了解。南苑航空毕业的,实际上很多都已经不在飞行岗位,有的,以后也最多只能飞民航。

  但还有一批飞行员,就是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就像岳金萍他们一样,大多数都留在军队中驾驶战机。

  一句话,就让岳金萍明白了。

  场面有点尴尬,为了挽回自己言语上的冒失,岳金萍换了个话题。

  “其实这里也不错,飞行的时候,我听乘客交谈,一张票要80美元一张,差不多三百光洋。”

  “是吗!”方文很是惊讶,这年头一百大洋坐次飞机,自己也才150大洋一个月的津贴,还不够往返的。这还是上海南京的短途飞行,距离长了还会更贵。

  难怪美方那么热衷于合资建立民航公司,还要把控飞行和技术,这里面利润太大了。

  “是啊,一般人根本坐不起,我一个月的津贴还不够坐一次飞机的。”岳金萍无奈道。

  两人聊着天,回到了飞行员宿舍楼。

  在这里,反而没啥话语了。

  站在门口,方文出声道:“休息吧,明天见。”

  岳金萍点头,各自进入房间。

  一连五天飞行,全部是吃住在机场,每当抵达上海机场,两名飞行助理便会完成轮班,反倒是方文在连轴转。

  但这也没啥,一天只要飞行一个多小时,剩下的时间很空闲。

  这些空闲时间,只要是在上海机场那边,方文就会与机械师霍华德在一起,或是聊天,或是帮忙。

  这种友善的行为,让他成了霍华德的朋友,两人交流越来越多。

  借此方文提出了学习飞机维修的请求,并且愿意支付一笔学费。

  霍华德对此欣然接受。

  在空闲时间,就会带着方文进行飞机检修,并将自己懂的知识传授给这位东方朋友。

  仅仅几天的学习,霍华德便发现方文在机修方面的惊人天赋。

  这种天赋只针对与飞机,一旦被方文驾驶过的飞机,他就能大抵不差的找出一些问题。

  而这,就是机械师最需要的。

  是以,霍华德怀着很高的兴致,教授这位新朋友如何修理飞机各种零部件。

  就这样。

  第一个五天连班结束,按规定可以休息一天。

  方文和费颐贞走下飞机,他径直找到霍华德邀请其一起去市区。

  生性内向的霍华德并没有同意,方文也没有多说,和费颐贞走出机场。

  机场外面,一身旗袍的岳金萍在外等着,还有公司谢经理。

  谢经理微笑招呼道:“方专员,辛苦你了。我们去丹凤楼,那里的徽菜是这里最好的。”

  方文回以笑容,点头。“吃了五天食堂,是该改一下口味了。”

第12章,报纸时事,九一八事变,秘密行动

  一行人上车,在老西门的丹凤酒楼停下。

  谢经理带着大家进去,热情介绍道:“这家店有年月了,光绪年间就有,一开始是家面馆,后来改做酒楼,专卖徽菜,味道挺好的。”

  他显然是经常来这里,酒楼中的人热情迎接了他。

  在二楼雅座入座,谢经理与酒楼老板商量着要点什么菜。

  方文却看向窗外。

  一名报童抱着一大叠报纸奔跑在路上,嘴里吆喝着:“卖报了,卖报了,看报纸知天下事。”

  报纸可是这个年代最好的资讯获取方式,方文招手:“卖报的小孩,你上来,我要买报纸。”

  报童抬头一看,开心的跑上楼,向方文展示他手里的报纸。

  “多少钱?”方文问道。

  “五个铜子一张,爷你买两张吧,凑个整。”报童讨好的说道。

  “给你。”岳金萍从荷包中取出零散铜币给了报童。

  随即,方文取了两份不同的报纸,慢慢翻看起来。

  这时候的报纸上,有很多广告和各种行业信息,也有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甚至还加上了时评。

  看着这些内容,方文对最近的局势有了些了解。

  ‘义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

  “阿比西尼亚在哪?”他问道。

  “非洲北部,大概位置是这里。”费颐贞沾着茶水,在桌上画了个北非地图。

  从他画的情况看,阿比西尼亚应该就是以后的埃塞俄比亚。

  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了。

  翻过这篇描述简单的报道,方文接着看向国内局势。

  “中央军与冯阎李四家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战,逐鹿中原。”

  1930年国内还有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吗?

  方文惊讶,报纸上描述的,数十万军队在中原地区大战。

  这其中包括了华夏所有重要军事力量。

  按报纸上说的,死伤三十万人,要不是东北的张家入关掺了一脚,还会接着打下去。

  方文不禁感慨,明年九一八事变就要爆发,东北即将沦陷,现在国内竟然还在一盘散沙,争夺地盘。

  真的是积重难返啊!

  谢经理看着方文脸色不对,问道:“方专员你看了什么新闻,感触很大吗。”

  “还不是中原大战,报纸上说死伤惨重。”方文回道。

  “听说中央军派出空军作战,可惜我没机会驾驶战机上阵杀敌。”费颐贞一脸向往。

  方文看了眼费颐贞,这种驾驶飞机残杀国人的事,他是不会去做的。

  要做,就等到抗战开始,去打小日本。

  当然,这种想法,他是不会表露的。

  稳定的生活,就这么悄然流逝。

  大部分时间,方文都在机场、飞机上度过。

  这种枯燥,对他来说却是进行着必须的训练,因为用不了多久,就要面对敌人了。

  他相信,自己展现出来的飞行驾驶技术,在抗战发生后,一定会有用处,如果现在不进行巩固训练,战时恐怕问题多多。

  因此,每天的正常飞行航班之外,他都在申请一次试飞。

  这是公司规定允许的,却从没有飞行驾驶员如此频繁的使用这一规则。

  借着这种试飞,他尽量降低难度,尝试小幅度的拉升,突降,急转迂回,云层转移等空中战术。

  也会和机场的安保军队打好关系,花些费用学习基础枪械射击。

首节 上一节 9/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