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合成旅 第374节
至于蓝军主阵地在哪?
这个问题更好解决。
红军两个侦察班在中间下车,然后史今带尖刀班往左边排查寻找,拓永刚带精英班往右边搜索。
战区的宽度最多就十来公里,等于分到每个班只有几公里而已。
以这两个班里战士的单兵素质,别说是走几公里去搜索蓝军阵地,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哪怕走几十公里都没压力。
借着夜色带来的天然掩护,红军两个班谨慎的向前渗透。
尖刀班向前走了大约三公里,率先发现了蓝军的踪迹,经过一番观察分析,确认是蓝军的前沿防线。
“报告铁厂,这里是尖刀,发现蓝军前线阵地,完毕。”
史今把探查到的蓝军情况,用无线电报告给了营部。
这次渗透侦察行动很关键,陈军特令两个侦察班都直接对接营部,不需要再经连部转达一趟。
如此一来能精简指挥程序,让关键情报发挥更大作用。
“蓝军阵地我们已经找到,得赶紧把消息告诉精英班,让他们赶紧过来一起,别继续往那边走了。”甘小宁建议道。
“好!!”
史今觉得甘小宁说得很在理,决定通知精英班赶过来一起侦察。
结果刚才还好好的无线电,这会突然变成了砖块,打开里面全是电流噪音,根本没法联系外面。
史今立马就做出了判断,肯定是信号受到了强烈干扰。
且干扰设备比起红军只强不弱!
蓝军的电子连反应速度这么快,行事这么的果断麻利,这边刚启动无线电,他们立马就进行了电子干扰。
不仅超出了史今的预料,也超出了营部众人的预料。
侦察部队失联是小事。
红军部队集结正式进攻蓝军,结果靠近蓝方阵地通讯设备干扰,整个通讯体系完全陷入瘫痪,那才是大麻烦。
以前传统演习压根没有电子战,可未来信息化战场却是核心之一。
当初摸底演习老A一手电子战,打得整个战区各团哭爹叫娘,给高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高城不想如今再重蹈覆辙。
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信息连,严令不管使用是什么办法,总之在天亮之前,必须恢复前沿通讯。
信息连上下一众也都知道,通讯被压制是何其的被动。
更知道信息连的高光,就在这一战。
于是全连上下像打了鸡血一样,决定通宵达旦攻克这个难关,保证在天亮之前完成这项任务。
转眼间。
时间来到了晚上1点钟。
信息连这边努力了几个小时,虽然已经初步的找到了攻克难关的脉络,但是还没法解决问题。
负责拦截蓝军通讯的那边,也没能取得实质性的情报。
蓝军早就知道钢七营的配置,显然针对钢七营的“电子对抗连”,特意做了很多的反制手段。
信息连没有办法获得情报,那就代表红军获取情报的途径,现在只剩下了地面侦察部队这一条路。
压力全给到了两个侦察班身上!
奈何营部没有办法两个侦察班,只能期待两个班在失联的情况下,能够孤军奋战取得敌方情报。
还得期盼在明天天亮之前,信息连能够攻克蓝军的信号干扰。
只有同时达到这两个点,红军才能在明天中午十二点正式开战时,将拿到的情报转化为有效战术。
否则。
对蓝军一无所知的红军,根本不可能攻克蓝军阵地,只能步前者的后尘,成为第一十四个失败者。
而肩负起了全营重任的两个班,此时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况。
“副连长,这边好像不太对呀,走了半天都没碰到过人影,即便蓝军会隐身,总归会遇到点什么吧。”
做排头的精英班中尉特种兵,在前面侦察了半天没收获,着实让他很难受。
“对呀,这里搞的演习太多太密,地上留下的痕迹多到让人数不清,痕迹追踪一点都用不上。”另一名特种兵附和道。
“最恼火的是通讯也中断了,蓝军肯定使用了干扰手段,联系不上尖刀班,也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又有队员说道。
“最恼火的是没有地图,我们现在走到了哪都不知道。”
“我勒个去,我们埋头一顿走,别是蓝军的阵地没有找到,结果干出演习场了都不知道。”
……
精锐班众人七嘴八舌的,把当前的情况基本说了个透。
拓永刚作为精锐班的负责人,而且是主动请缨申请加入的,要是这一趟不能搞出点硬货,他都没脸回去见陈军。
眼看精锐班已经陷入两难,拓永刚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了。
“我大致的计算了一下。”
拓永刚蹲下来找了块小石子,在地上边画边说道:“我们和尖刀班分开到现在,哪怕行军非常谨慎,且进行多次 Z字形搜索,往东行走的距离,不下于五公里,深入蓝军腹地不下十公里。
走了这么远都没遇到蓝军,甚至连蓝军的哨兵都没有碰到,我认为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意义。
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走的话,很大概率会一无所获。
趁着现在距离天亮还有点时间,如果我们立刻返回去搜另一边,在天亮之前肯定会有收获。”
拓永刚这个决定不说很大胆,起码多多少少带点赌性。
刚开始就和尖刀班各走一边,彼此进行分工各自负责,属于很明确的安排,精锐班继续沿着现在这条路往前走,即便是一无所获也不会有什么责任。
当然。
同样不会有任何的功绩,相当于是白出来跑一趟。
可走到一半就转向另一边,要是能够找到蓝军阵地还好,那就属于赌赢了,拓永刚能够拿到他想要的东西。
要是没有找到蓝军的阵地,那精锐班和拓永刚就惨了。
因为这代表蓝军的阵地位置,就是在精锐班没有搜索完的剩下区域里,一切责任都得由拓永刚来背。
没能及时找出蓝军主阵地,延误了红军的进攻节奏。
这锅可不小!
别的什么不多。
拓永刚都还没做热的副连长,绝对会被麻溜的撸掉。
拓永刚敢拿自己的前途来赌,一方面确实是需要成绩来坐稳副连长,另一方面也是他个人的经验判断。
即便是没有百分之百把握,也不会低于百分之七十。
一场仗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就能打,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去赌自己的未来,拓永刚肯定是要赌上一把的。
而事实证明……
拓永刚赌对了!
红军尖刀班的史今一行人,并不知道拓永刚这边的决定,而且相对于拓永刚,他们的运气更好。
经过一整个前半夜的谨慎渗透,尖刀班成功发现了蓝军的踪迹。
侦查班分成了三个侦察组,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多点侦察汇总后,史今终于有了确切的情报。
那就是眼前所发现的蓝军,绝对属于蓝军的前沿防线。
为了搞清楚蓝军有几道防线,每道防线里又有什么样的兵力部署,同时确保不被一网打尽。
史今决定作出多手准备。
留下三个人在第一道防线,就是盯着第一道防线,搞清楚这一片区域里,他们隐藏了多少坦克和步兵。
同时监视着第一道防线的蓝军,把他们的一举一动全部记录下来。
因为是抵近蓝军第一道防线侦察,且还要在天亮之后不被发现,依旧能够持续的监视蓝军。
三人怎么活下来,成了最大的难题。
这片地域属于荒漠草原地貌,地面上没有任何的大型遮蔽物,只有完全挡不住人的低矮杂草。
哪怕是穿着一身吉利服,也没法长时间趴在那里隐蔽。
因此史今为他们想了个办法。
特意挑了一处视野相对开阔,又不太惹人注目的位置,选了个向下凹的小坑,继续对他进行往下挖掘。
上面再盖上一层伪装布,再用杂草之类的进行覆盖。
将它打造成一个可以隐藏三个人,躲在里面不会被外面发现,可以长期生存下来的固定侦查点。
史今带人帮着搞好掩体之后,才带着剩下的人继续深入。
冒着更大的风险,往里渗透进行侦察。
史今凭借着经验做出判断,蓝军不可能只设置一道防线,在里面绝对还会有一甚至是两道防线,用来守护蓝军主阵地。
所以第一道防线只放三人,剩下的人往后面的防线安放。
这样即便后面还有两道防线,每道防线安放三人小组进行侦察,最后他也能孤军深入搏一把。
单人渗透敌军的腹地深处,能够活下来找到主阵地,以及搞清蓝军的编制,那绝对是血赚。
即便没能成功被蓝军发现,也还有前面的三个小组持续发力。
绝对能在红军发起进攻时,给予红军极大的帮助,让红军能够更快更省力,拿下蓝军的一道道防线。
史今的想法是很不错的,此方法足够的沉稳老练。
完美符合史今的性格!
由于尖刀班整个过程都很小心,没有发出任何过大的声音,甚至挖土都是用铲子小心的挑起来。
过来的时候也很小心,特意找出了所有明哨和暗哨,并用手段全部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