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22节

  王二冷笑道:“谁要你的脏钱?”

  “各位乡亲,大家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俺要报仇!”

  一个中年汉子走出来,用仇恨的目光看着贺仁杰道:“俺起早贪黑的卖点炊饼,赚的钱一半被这狗东西抢了,还经常到俺的摊位上白吃白拿。”

  汉子接过王二手中的铁棍,恶狠狠的打在贺人杰背上。

  “啊!!”

  “让你要收俺的保护费。”

  “啊!”

  “让你们白吃俺的炊饼。”

  “啊”

  “让你带人欺负俺,不给人一条活路。”

  “俺也要报仇!”另一个人接过了铁棍,把怒火全部发泄在贺人杰身上,很快就打的他皮开肉绽,吐血不止,整个人更是奄奄一息了。

  贺人杰如此悲惨的模样,不但没有引起人同情,反而开始担心还没轮到自己报仇,他就被打死了,于是一个个涌上前去要亲手报仇。

  所有人都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那些恶行累累的野狼帮帮众被百姓直接用铁棍打成肉泥,那些罪行稍轻的,也是被打的断手断脚。

  在米脂县横行了十几年的野狼帮就此烟消云散。

第54章 ,重民社

  野狼帮驻地对面,有一茶楼。

  刘南卿等一众米脂本土读书人,此刻正聚于茶楼二层,皆望着那曾横行一时的野狼帮,在一群百姓的冲击之下,逐渐走向覆灭。

  高登神色间带着一丝紧张,又添三分惶恐,喃喃道:“未曾想百姓一旦失控,竟会如此残暴。”

  旋即,他满脸怒容,愤然道:“这大同社实在是太无法无天!他们这般行径,简直就是在引火自焚!”

  在米脂县,大同社欲对付野狼帮,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是以,刘楠卿等人这几日便一直守在这茶楼之中,只为瞧瞧大同社究竟会用何种手段来对付野狼帮。

  他们之中,多数人原本猜测,大同社应会如对付万马堂那般,将野狼帮的罪恶行径公之于众,借助官府之力主持正义。然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料到,大同社竟煽动起数千百姓,对野狼帮发起围攻。

  望着野狼帮驻地周围密密麻麻的百姓,众人心中皆涌起一股莫名的惶恐。他们暗自思忖,若是大同社用这般法子对付他们,以自家那寥寥几个家丁,又如何能抵挡得住这数千愤怒百姓的冲击?

  与此同时,他们内心深处那模糊的统治阶级意识,也让他们明白,大同社此举无疑是在破坏规矩。他们尚可接受大同社联合官府对付野狼帮,亦能接受打井队凭借武力击败野狼帮,可唯独无法容忍大同社鼓动百姓做出这般举动。

  贺函一脸满不在乎的模样,轻笑道:“这不过是南方人的做法罢了。那徐晨本就是江南人士,他们也就只能煽动这些无知百姓去对付帮派。我等皆是诗书传家,在这地方上威望颇高,无需为此忧心。”

  刘南卿却情绪激动,大声说道:“原来这便是南方社党的手段!先散布舆论,再鼓动百姓,最后率领百姓出击。想当年,那些阉党便是被南方人用这般法子击退的。我等真是犹如坐井观天,见识短浅呐!”

  眼前这一幕,让刘南卿不禁联想到万历皇帝在位之时,南方势力击退阉党的那段往事。他认定,徐晨必定出身于大家族,甚至当年那场抗矿税的行动,十有八九也有徐晨家族参与其中。不然,他又怎能如此轻易地组织起数千百姓?

  徐晨建立的大同社,如今已然成为整个米脂士林的核心所在。若不是他以劳动之事筛除了大半的读书人,只怕此刻米脂的读书人,大多都要成为大同社的成员了。刘楠卿自然不愿见到徐晨这个外乡人成为米脂士林的代表人物,故而,他心中也萌生出建立社党的念头。

  高登、贺函等人,与刘楠卿想法一致。是以,这几日他们便时常聚在一处,打算效仿徐晨,也建立一个社党。这几日,他们一直在思索社党的名字,可这第一步,便让他们犯了难。原本,他们大可以像东林党那般,以地域为名。然而,徐晨弄出个大同社,这一下子就把取名字的难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人家大同社秉持的理念是为天下大同,可若是他们弄个什么米脂社、延安府社,甚至是陕西社,听起来档次就比大同社低了一等,这是刘楠卿等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的。

  可他们的社党名字尚未想好,却没料到大同社又弄出了《大同报》,而且一出手便将米脂的两大帮派连根拔起。直至此时,他们方才惊觉,自己以往竟是如此孤陋寡闻。原来,结社之后还有诸多门道,这些可都是他们从前想都未曾想过的事情。

  贺函微微点头,说道:“仅是建立社党,恐怕还远远不够。还需制作一份报纸,作为我等的喉舌。如此,方能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进而影响地方事务,甚至对朝堂产生影响。”

  言罢,他望向楼下涌动的人群,微微一笑道:“不得不说,大同社倒是教了我们不少东西。”

  刘南卿凝视着楼下庆祝的人群,若有所思道:“眼前这番景象,倒是让某想出了我等成立党社的名字。就叫重民社吧!

  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等结社,便是要为百姓做主,呼吁朝廷轻徭薄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劝天子亲君子,远小人,如此方能天下大治。”

  高登和贺函等人听闻,纷纷点头称是。

  “虽说这名字浅显易懂,但倒也与我等理念相符。”

  有了徐晨的例子在前,刘楠卿等人依样画葫芦,搭建一个会社倒也不算难事。

  而后,高登、贺函等人朝着刘楠卿躬身行礼,说道:“我等愿尊景明兄为会首。”

  其余众人亦纷纷行礼,齐声道:“见过会首。”

  刘楠卿赶忙伸手扶起高登等人,笑着说道:“好!今日,便是我重民社成立之日!”

  翌日清晨,米脂县衙内。

  一夜没睡的齐绍光正烦躁地在县衙大厅来回踱步。四周的衙役们,皆小心翼翼地缩在角落,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县尊大人瞧见。

  这几日,《大同报》一直在连篇累牍地报道野狼帮的恶行,齐绍光自然也有所耳闻。

  然而此次,他却并未派遣捕快去抓捕那贺人杰。这倒并非是他忌惮贺家的势力,实则是他对《大同报》利用他的这种做法深感反感。

  《大同报》每报道一个帮派的恶行,他便要派人去抓捕,如此一来,他这个县令岂不是成了大同社的打手?

  况且,米脂的百姓放着县衙的大门不进,却都跑到大同报社去伸冤,这简直就是在打他这个县尊的脸面。

  他不禁暗自思忖,究竟是自己这个县尊平日里不作为,还是百姓们认为他与帮会同流合污?

  再者,《大同报》如此行事,到底是何居心?

  要知道,唯有朝廷才有资格接受百姓的诉状,难道《大同报》的人还想取而代之,坐他这个县令的位置不成?《大同报》这般越俎代庖的行为,着实让齐绍光心中极为不满。

  《大同报》的种种行径,甚至让齐绍光对原本颇为看好的李文兵,也生出了不满之意。

  是以,对于《大同报》的报道,他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第55章 ,包税

  齐绍光万万没有想到,大同社竟如此大胆,竟敢煽动数千百姓去围攻野狼帮。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顿时吓得冷汗直冒。

  要知道,被煽动起来的百姓犹如狂躁之徒,毫无理智,谁能预料他们下一步是会围攻县衙,还是会在整个县城引发骚乱?

  他当即便下令,将城中所有捕快召集至县衙之中,而后紧闭县衙大门,让所有捕快皆全副武装,严阵以待,以防不测,只盼莫要生出暴乱之事。

  掀起舆论,煽动百姓,围攻敌人。齐绍光忽然发现,这不就是东林党在江南做的事情。

  “徐晨居然敢把江南的套路用在米脂县。”

  齐绍光火冒三丈,要知道北方和江南不同,这里的百姓更加穷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杀官造反的事情。

  这两年天灾不断,被杀的官员也不是一两起了,而米脂已经连续两年闹旱灾了,现在的米脂就是干柴堆了,大同社却还在干柴堆当中引燃爆竹,这是怕他死不了。

  齐绍光就这样担惊受怕了一夜都没有合眼,一面严防死守,一面派人出去打听情况。

  “县尊,乱民去大同社庆祝一番就散了。”师爷气喘吁吁跑过来道。

  听到这话,齐绍光松口气道:“没有出动乱就好。”

  而后他怒道:“去把李文兵招来。”

  师爷明白齐绍光的想法,但却拿出一份报纸道:“县尊,您还是先看看大同报。”

  齐绍光接过报纸,上面头版头条的刊登的就是米脂除害的文章,先说了万马堂和野狼帮之恶,而后赞扬米脂百姓不畏强权,正义的除害举动,最后点名齐绍光的教化,指挥之功,总之重点夸耀齐绍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份吹捧让齐绍光怒气全无:“文兵知本县。”

  在大明官场上,想要升迁,最好是有人脉,有关系。但偏偏这些齐绍光都没有,要不然他也不会来边陲小县为官。

  次等则是有政绩,有名声,万马堂和野狼帮虽然是大同社斗倒的,但却是在他任下做的,他就有总揽全局之功。

  而现在大同报在整个延安府都有不小的影响力,大同社这样吹捧,延安知府,甚至陕西巡抚都有可能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样他仕途不就有望。

  大同报让他一分功,可以发挥十分的影响力。

  当年东林党的官员不就这样吹捧上去的,大同报为己所用,不就相当有一个半个东林党在帮他。

  他思索片刻道:“师爷,派人下名帖,三日后,本县请大同社员一聚。”

  “遵命!”

  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初十三日,米脂县,大同报社。

  王二率领的一场暴动,让在高家寨准备秋收的徐晨不得不到米脂县。

  李文兵他们看到徐晨也是一脸惊喜,而后带着一丝炫耀道:“先生,某终于明白您说的百姓力量不可战胜,我等将百姓组织起来,什么万马堂,野狼帮不过是跳梁小丑。”

  这次的行动让李文博兵等人第一次意识到百姓的力量真如同徐晨说的强大,参与行动的大同社员,此时就好像掌握了真理一般激动。

  徐晨看到李文兵等人无奈叹口气道:“你们呀,做事的手法太粗暴了。”

  按照徐晨的想法,大同报对万马堂他们发动舆论攻势,把他们罪恶公之于众,大明朝廷只要还要脸,就不会让他们继续存在下去。

  但像这样引导几千百姓围攻野狼帮,基本上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会允许的。

  李文兵笑道:“虽然粗暴,但是好用,先生无需担心朝廷,我等把打黑除恶之功推给县尊,县尊已经下了名帖请我等三日后相聚。”

  徐晨无奈的摇头,李文斌这些人还是太天真了,他哪里担心的是县令,县令不过是一个流官,只要交足了税,在他任上不发生流民起义的事情,大明的官僚基本上都是得过且过的。

  不然你还想怎么样?还想给大明天子做忠臣不成?

  你忠,还能忠得过于谦,张居正?

  历代的大明天子都不做人,只能匹配到东林党这样优秀的臣子。

  他担心的是米脂的地主,这些人虽然没有什么家国概念,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是格外敏感的。

  大明地主是什么样子?历史上记载的不多,只知道他们滑跪满清非常快。

  但另一个时代的地主,那记录的事件就比较多了。他从小看这些影视剧,长大了自己去找资料,了解的还是比较多的,一句话总结,望之不似人。

  大同社这次的举动,不但引起了他们的警觉,只怕很快会遭受他们的报复。

  徐晨暗道:“要想办法强化枪杆子了。”

  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初十六日,米脂县衙

  徐晨和李文兵按照礼仪登门拜见。

  齐绍光看到徐晨寒暄几句,问了问下一本英雄记什么时候撰写?

  而后就抱怨道:“先生可是害苦了本县,那百姓岂是能轻易挑动的,稍有不慎就是滔天大祸。”

  徐晨道:“大同社员太年轻了,光有一颗正义之心,却不知道做事情当按法度,还好有县尊为他们收尾,这才没惹出滔天大祸。以后还请县尊多多教导他们,该骂就骂,该鞭策就鞭策,年轻人嘛,不打不骂不成才。”

  齐绍光笑道:“还是先生识大体。”

首节 上一节 22/2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