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第129节
徐庶愣了一下,荀家天才说他的学习方法不对?
那可要好好听一听了。
荀衍继续说道:
“主公常说,知行合一。”
“知道了,而不去做,那就是不知道。”
“你是不是常常有一种感觉,脑子会了,但手不会?”
徐庶点点头。
对此他深有体会。
早年他练剑,师父教了一遍,他以为自己学会了。
结果真正上手的时候却错漏百出。
仅仅是一招劈砍动作,师父就能指出十几处错误。
荀衍继续道:“所以啊,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边学边做。”
“学中做,做中学,如此进步才是最快的。”
刘备也搭话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想要真正了解军务,还得是亲自上手体验才知道。”
荀衍惊讶地看了刘备一眼。
谁说刘备没文化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一句出来,直接惊艳到了他。
荀衍接着道:
“在其他地方有人会给你这个机会接触到核心军务吗?”
“没有吧?”
刘备点点头道:
“况且你能保证几年后会有人把这么重要的事务交给你做吗?”
“你想想,这可是几万人的军务啊。”
“等你学成几年后,别人只让你做一个小小县令,你可甘心?”
“你放心,徐州我说了算,你想学什么,看什么书,应有尽有。”
“如果你想学习管理军队,我甚至可以送你一支军队学习管理。”
“这可比找什么先生强多了。”
“如果你实在想找什么先生学习,我也可以把先生挖过来给你讲课。”
刘备和荀衍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徐庶都说得都想跑了。
不是。
我就一该溜子。
你们对我这么好干嘛?
还直接给我一支军队管理?
给我挖先生来讲课?
这是要干嘛?
不会别有所图吧?
刘备没想到这都没把徐庶说动。
心说徐庶还是忠厚人啊,眼里只有对知识的渴望。
于是他大手一挥:
“那谁,把我们这儿的优秀童...同学找来,给他看看东海社会书院的教育成果。”
仆人愣了一下:“谁?”
“诸葛亮!把诸葛亮找来!”
“哦....”
很快,诸葛亮便被仆人带了过来。
诸葛亮行礼道:“玄德公,有何吩咐?”
刘备拍了拍诸葛亮瘦小的肩膀:
“这就是我们这儿的优秀学员,诸葛亮。”
“他在我们这儿学了半年,其学识已经远超大人了。”
“你们可以切磋一下学识。”
徐庶乐了。
这十来岁的小孩还能跟我切磋学识?
第101章 强大的教育资源
徐庶露出和蔼的笑容,问道:
“小朋友,你都会些什么呀?”
诸葛亮行礼道:
“亮学过很多,军略,财政,算术,阵法,天文,地理等,都略懂。”
哎哟!
不错!
徐庶没想到这小孩竟然还懂这么多?
不会是在吹牛逼吧?
于是徐庶尝试地问了几个关于军略的问题。
诸葛亮一开始说得头头是道,甚至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徐庶也频频点头,惊讶于这小孩的才智,竟已经远超他那些书院先生。
而且在细节处理方面超于常人。
徐庶甚至怀疑这小孩体内有一个大人的灵魂。
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
荀休若所说的知行合一学习方法真的这么神奇吗?
但聊着聊着,后面就歪了。
原因是徐庶问了个问题:
“如果遇到数个小营寨需要快速攻破,你会怎么做?”
诸葛亮想了想,认真道:
“想办法用火药开路。”
徐庶:???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虽然野外营寨一般是临时用泥土和木材建造的,但不是光靠火攻就能快速攻破的。
不过看在诸葛亮还是小孩的份上,徐庶不跟他计较。
反而笑吟吟地提醒他道:
“怎么能用火攻呢?再想想?”
诸葛亮想起来火药的事情确实不能随便对外人解释。
于是道:“那就想办法使用武将组合技。”
徐庶眨了眨眼,有点懵。
什么武将组合技?
他的意思是用武将绝技吗?
那也不是不行。
前提是你得有一个高爆发的绝技武将,同时拥有足够的体力连破几座营寨。
但纵观古今,都没有这样的武将。
高爆发武将,必定面临传统的几个问题。
一个是体力消耗巨大。
一个是前摇巨长。
另一个是消耗寿命。
或者你同时拥有几个高爆发的绝技武将,否则不可能快速击破。
不过念在诸葛亮还是个孩子的面上,勉强算他对吧。
徐庶又问道:“若遇到坚城,久攻不下,你会怎么做?”
诸葛亮想了想,认真道:
“想办法使用武将组合技。”
上一篇: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