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第250节

将装有水银的玻璃管和玻璃瓶密封起来,就得到了简易温度计。

接着他去地下冰库里取了些冰块,待其变成冰水混合物,放入温度计,测试温度。

那水银条果然下降了一个指关节的高度。

刘备在那捆了一根蓝线作为0摄氏度标注。

紧接着把预热好的温度计放入沸腾的水中,水银条上升了一大截。

刘备在那里捆了一根红线作为100摄氏度的标注。

然后在两条线之间的四分之一处,也就是25摄氏度的地方,捆上一根黄色细线。

这个温度是玉米、辣椒、棉花最适宜生长的温度。

当然,低一点,高一点都没问题,只要是20摄氏度以上就行。

对精度的要求不高。

刘备拍拍手,对自己粗糙的手工作品很满意。

接下来就是建设大棚了。

第二天,刘备把典韦叫带到了郡府的后花园。

身边不仅带了个诸葛亮,还多带了法正和孙乾。

法正和诸葛亮现在作为自己的小跟班,平时帮忙跑跑腿,记录记录工作。

孙乾反正也没什么事做,便带他来参观温室的建造过程。

典韦眨了眨眼:“主公,你要我干什么?”

刘备让人抬了个大号的木锤和木铲子递给典韦。

典韦变大后武器不能跟着变大。

因此刘备把工具做得很大,生怕典韦变大后不称手。

木锤锤头足够柜子般大,铲子跟桌子差不多宽,外面嵌套了一层铁刃,便于挖土。

然后他指着不远处的亭子说道:

“你不是能巨大化吗?你巨大化帮我把这亭子拆了。”

“然后按照这个图纸帮我挖一个一亩地的大坑。”

刘备要做的是下挖式的大棚。

四面墙体的三分之二高度都是大地,有利于保温,还节省材料。

只露出三分之一接收光照。

当然,他还要预埋烧柴火供暖的装置。

防止孙乾突然emO,把植物都冻死了。

典韦没想到,还没搞组合技,他就先开始被拉去搞内政了。

不过典韦已经见多少怪了。

青龙都能拉去耕田,他变大体型挖坑反而显得正常多了。

轰隆隆。

典韦当即变大。

他拿起刘备给的大号木锤子,对着亭子奋力一抡。

轰!!!

刘备刚说完,那亭子直接被典韦砸塌了。

掀起一片烟尘。

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连忙从办公室里跑过来查看。

荀衍睁大了眼睛。

挖槽?

原来你喊典韦来拆迁的?

但似乎不止如此。

紧接着他们看到典韦拿起巨大的铲子,一铲一个大坑,一铲一个大坑。

大约三十分钟左右,就把一亩地的大坑雏形挖出来了。

接下来工作,只要找人平整一下墙面,挖一下烧柴火的通道就行了。

刚好典韦的巨大化也进入了冷却状态,体力也几乎见底了。

他气喘吁吁地靠在柱子上,问道:

“主公,怎么样?”

刘备很满意地拍了拍典韦的肩膀道:

“不错!你三十分钟的时间就等于几个人干一天的时间,效率很高啊。”

“你可以回去上班了。”

典韦抽了抽嘴角。

不是请假一天吗?

才来干三十分钟就要回去上班了?

鲁肃贴心地给了典韦一管体力,典韦的体力顿时恢复如初。

“多谢子敬。”

鲁肃笑了笑:“不客气。”

法正目瞪口呆。

没想到刚来学习的第一天就能看见用武将技搞内政。

诸葛亮昨天说的话都是真的!

诸葛亮回头问道:“张叔,帮我把这个也照下来。”

咔嚓。

张纮把典韦拆迁挖坑的图照了下来,递给了诸葛亮。

“谢谢张叔。”

张纮摸摸诸葛亮的小脑袋道:“不客气。”

张纮对诸葛亮甚是喜爱,把他当亲侄子一样看待。

这么聪明又好学的小家伙,难怪主公喜欢把他带在身边。

诸葛亮把图片塞进了笔记本中。

得,又多了一个案例。

诸葛亮看向法正:

“法正你要不要做笔记?”

法正抽了抽嘴角,别过头道:“不用了。”

孙乾也是第一次见别人用武将技搞内政。

他的脑袋嗡嗡的,还不太适应刘备这边风格。

这边武将都是这么用的?

而且听孔公说,主公这边还会把内政技搞成武将技。

他都听说了,刚才给诸葛亮印图片的张纮,当初上战场,一双激光眼搞得夏侯渊的军团狼狈不堪。

他审视了几遍自己的绝技。

心说自己这破绝技总不能也能当武将技上战场吧?

第204章 孙乾的豪华空调机位

孙乾提出了疑问:“主公,这么小的温室,种出来的粮食一个人也养不活吧?”

刘备解释道:

“这个温室的作用不是用来种粮食养活人的,而是用来培育种子。”

孙乾疑惑道:“培育种子?”

刘备点点头:“我手上有一种叫玉米的作物,可以磨成面粉做饼。”

“而且它产量高,耐旱,可以种在山地上。”

刘备叹息道:

“目前唯一的缺点是种子不够。”

“起初只有一粒种子,经过一个季度的培育后,现在手上大约有800粒玉米种子。”

“现在距离夏播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适宜温度下,玉米三个月便可成熟。”

“如果能用温室把玉米的种子种两轮出来。”

“等到明年夏播时节,玉米的种子就足够整个徐州百姓播种了。”

“如此,明年徐州百姓也就有余粮了。”

孙乾的眼中闪过一抹激动的神情。

能让百姓有余粮?

首节 上一节 250/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