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267节
从一线得到了具体的数字后,陈铭非常高兴。
对于愁眉苦脸,耷拉着脑袋来汇报的后勤部干部,陈铭不仅没有怪罪对方,还表扬了对方。
对方愁眉苦脸,是因为无法保障兵工厂工人们的饮食。
当然这个饮食不是指主粮,在兵工厂,吃得饱肯定是的。
后勤干部苦恼是苦恼自己没本事搞来足够的副食品等。
这个情况是大环境如此,现在大灾之时,老百姓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哪有多余的粮食养牲畜啊。
陈铭一行人视察完后,贾家父子那边的技术交流也差不多了。
“原来是这样解决的啊,太妙了,爹你太厉害了。”
贾工看到在父亲的帮助下,困扰他许久的技术难题终于被攻克了,激动的说道。
听到儿子崇拜的夸赞,贾伯韬也很高兴。
不过紧接着,他就说出了一句扫兴的话。
“问题现在解决了,现在我要跟你说正事了。”
“你跟我回家,我会联系我在国内的老朋友,给你张罗一门婚事。”
听到父亲的话,贾工面色一僵。
“不,我不回去,我有自己的打算,我要为抗战做出自己的贡献。”贾工说道。
“做贡献可以,我不拦着你,但你不能留在这里。”
“你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是八路的地盘,在这混迟早要完蛋。”
贾伯韬说道。
在他心里,或者说目前的情况,山城才是正统。
国际上普遍承认的也是以山城为陪都的政府。
在贾伯韬心里,儿子在八路干,就是误入歧途。
“爹,八路好不好我能不知道吗?”
“你看看山城打的什么仗,八路又打的什么仗?”
“我也是在国统区待过的,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谁才是真正打鬼子的队伍。”
“我相信,八路是真正有可能拯救我们国家的队伍,我的党才是我们正确选择。”
贾工反驳道。
“糊涂,你老子我能害你吗?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听我的肯定没错。”贾伯韬不死心的说道。
“得了吧爹,你这话都说多少遍了。”
“我现在每天吃三大碗饭,按照咱俩的年龄算,你能每天吃一碗半的盐?”贾工回怼道。
“逆子,你要气死我不成吗?”
贾伯韬感到自己父亲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气得手指发抖。
“行了爹,我在这里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主导生产出来的武器,不知道都消灭多少小鬼子了。”
贾工开口说道。
“逆子,你还成头头了?”
贾伯韬惊讶的问道。
“什么头头?说的多难听,我现在是兵工厂主管技术的负责人,贾副所长贾主任。”
“反正无论你说什么,我肯定是不会走的。”
贾工挺着胸膛说道。
“哼,逆子,你不走我走,老子就当没你这个儿子。”
贾伯韬愤怒的说道。
自己的儿子现在成了头头,那他的身份肯定是很难洗刷干净了。
“爹,你现在先走恐怕晚了。”
“看过了这么多的兵工厂机密,还掌握了刚刚火箭炮改进的机密,想要走的话,需要严密的审查。”
贾工脸上露出一个带着狡黠又认真的表情。
“逆子啊!”
贾伯韬快气死了。
他说刚刚自己儿子怎么会突然请教他问题,原本以为是给自己台阶下。
没想到竟然是使劲的坑自己啊。
知道了关键武器的机密,审查级别将会高不知道多少倍。
这下想要离开希望渺茫了。
“爹你就在这里先待着吧,我待会找让人给你安排住处,毕竟审查的时间会比较长。”
贾工得意的说完就开溜了,他担心自己爹待会儿会不顾形象动点拳脚功夫。
虽然现在自己身强体壮,父亲已经打不过自己了。
但身为儿子肯定不可能还手,只能被动挨打。
打不过他还不能跑吗?
父子两人分开后,贾工找到了检查出来的陈铭一行人。
“报告。”贾工高兴的朝着陈铭敬礼。
“怎么样?”
陈铭开口问道,既是问刚刚的技术难题,又是问贾伯韬的情况。
“都搞定了,我爹还是很有水平的,把困扰我的火箭炮发射药技术难题解决了。”
“现在咱们的火箭弹,有望突破七公里的射程,达到八公里甚至八点五公里。”
“我父亲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搞定了。”
“他就我这一个儿子,不跟着我在这里还能去哪?”
“不然他百年之后,谁给他收尸安排后事啊。”
贾工高兴的说道。
“对了首长,我还有几个想法,可以让我爹更快的加入我们,不过需要您安排人配合。”
贾工接着补充道。
“什么办法,我肯定配合。”
“我们这样.”
贾工说出了自己针对自己父亲性格弱点的几个办法。
陈铭听完后,两人相视一笑。
“对了,我爹既然来了,那我娘一个人待在德国也不好,等我之后写信给她,看能不能把她也叫来。”
“我娘也是高知识分子,虽然不是从事军事方面的,但可以给咱们根据地当老师啊。”
“另外我爹也有很多的学生,等搞定我爹后,我让我爹写信看能不能把他们也叫来。”
父亲回国让贾工出现了不少灵感,全都一一朝着陈铭汇报着。
PS:身体终于养好了,明天重操旧业开始恢复日更六千,偶尔八千,状态好日万。
另外,关于节奏比较慢的事情,在这里也说明一下。
我的书名既然带着发展,肯定要写发展过程的,不然突然蹦出什么武器啊部队啊,读者老爷们会觉得莫名期待的,比如前面读者评论的,兵工厂的电力来源问题。
同时最近风声非常紧,阅兵快到了,我接下来的剧情会比较容易申鹤,所以暂时放缓节奏。
等风声过后,你们想看的内容都会有的,我自己也非常想写那些内容,如果不暴毙的话。
最后,月底了,能求点月票吗?我真的很需要那个票票。
第222章 陈铭:旅长之下第二红娘
陈铭坐在指挥部办公室的木椅上,回想着刚刚贾工的汇报,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贾工今天真是给我送了份大礼啊。”
陈铭低声感慨,指尖划过统计表上密密麻麻的名字。
从机械工程师到化学研究员,从国语教师到农业专家,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才储备。
他最清楚,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知识分子比枪炮弹药还要珍贵。
有过系统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就是不一样,他们不仅自己能快速扎根根据地。
只要觉得这里能施展才华、干得舒心,还会主动呼朋唤友,把那些散落在各地、身怀绝技却无用武之地的亲朋好友同学师生们全都叫来。
陈铭想起刚接收这批人时的场景。
当初不过是二十多个穿越沦陷区的热血青年,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救国的渴望,辗转来到独立支队的根据地。
如今才过去一年多,人数竟已超过两百人,足足增加了十倍不止。
这增长速度,说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简直就跟的“传销”一样:
一个人来了觉得好,回去就拉来一群;
这群人扎根后,又各自联系相熟的熟人,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也亏得这些知识分子,咱们的兵工厂和学校才能发展这么快。”
陈铭放下统计表,目光投向窗外。
远处兵工厂的方向隐约传来机器的轰鸣声,那是军工工人们在生产武器;
不远处的操场上,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顺着晚风飘来,那是根据地小学的学生在上课。
上一篇: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