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30节
一人一将,拦住典韦两万大军,质问的他都不敢上来一战。”
“那个.其实我觉得第四义子夏侯公子也是个妙人,背后更有征北将军作靠山,未来前途只怕不可限量。”
众百姓为了哪个义子更厉害而争吵间,便有一位老道,鹤发童颜,身着道袍,飘然而来。
他一边泼洒符水,一边喟然长叹。
“诸位勿要争执,正是有袁公亲冒矢石,抛下安逸富贵的生活,率一众义子于前线挡住苍天治下暴虐无道的诸侯,才有我等眼前黄天盛世之太平。
我等之太平,乃是袁公携诸位义子为我们负重前行而来。
今日云公子归来,万民且随老道,为他祈禳求福,解厄消灾。”
“老神仙来了!”
“太好了,有老神仙祈福,祝云公子百战百胜。”
“祝云公子再立功业,捷报频传。”
“我等虽不能上阵杀敌,唯有这份心意,为云公子祈福,请黄天庇佑。”
万民诚心祈祷分开道路,老道沿路泼洒符水,净水清街,步罡踏斗,来至赵云面前,作了一揖。
“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
袁公顺天应命,公子顺势应时,今贫道应阎公所请,携万民愿力为公子祈禳。
大道虚幻,心意唯真,只看信与不信。
心意深重,还望公子莫负万民之望,贫道方外之人,这便去了!”
赵云长这么大,此前不过是公孙瓒麾下一军侯,哪里见过这阵仗?
集万民之愿,为自己祈禳求福?祈禳或许虚幻,但周围百姓那一双双望向自己,殷殷期盼的眼神,却比仙神更真。
义父厚爱,万民期望,此恩深重,叫云何以为报?
这一刻,赵云知道,哪怕将来自己回到幽州,这些江淮百姓也会像此前讨论袁公诸位义子一般,始终关注挂念着他的消息。
更有甚者,会为了替他赵云之名而与其他人争执高下。
这让赵云想起了常山,想起来家中那位身体不好,却长兄如父的大哥。
他在常山定也是始终挂念着自己,也会为了自己的消息,而与他人争执。
而眼下,面对这些将自己视为亲人殷殷期盼着的百姓,赵云长施一礼,久久无言。
及至阎象与群臣疏散百姓来迎,赵云抬首相望,先前那位老神仙早已不知所踪。
阎象见之笑曰:
“方才那是太平观的于吉道人,我知公子自幽州而来,一路不知几经生死,历尽艰辛,特请他来为公子消灾解厄,洗尽风尘。
公子若要见他,往城外八公山上,寻太平观便是。”
见到寿春群臣皆以面前这位白发老臣为首,且他一文臣,腰间常悬宝剑。
赵云哪还不知面前之人,便是袁营文臣之首,替义父坐镇后方的阎象。
他赶忙行礼,将袁术书信送上。
“可是阎公当面?这是义父书信,要我亲手予您。”
阎象接过书信,故作观瞧,随即颔首。
“实则主公怕我等未见书信,怠慢于你,早先便有八百里加急送至,信中诸事我已知晓。
云公子放心,既然主公已经应允于你,寿春便绝无怠慢之意。
城中最新打造的重甲骑具尽在仓库,本要随下一批物资运往北方前线,眼下既然你已来了,正可尽数予你送往幽州。”
“啊?”
此时此刻,赵云真的要被袁营众人对他的好砸懵了。
从义父袁公,到江淮百姓,再到面前这位白发老臣,每一个人都对他好到让他深感惭愧。
现在听说自己要来讨要物资,寿春这边不仅没有半点拖延,甚至要把原本打算送往前线义父处的全部重甲骑具,尽数给自己取走?
这.这明明自己就是来替公孙将军讨要袁营物资的,自己明明应该是来者不拒,最好有多少要多少的。
可.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袁营的人要对我这么好,好到我现在都不好意思拿了。
“那个.阎公,想来义父前线战事紧张,要不先供给义父?”
阎象笑了。
“云公子说的甚话?主公信中已经说了,万事以公子为先,既然他已答应了给你,你现在这样说,是要我抗命不遵,使主公失信于你吗?”
赵云动容!
“不过有一事还需与云公子说明,重甲骑具打造困难,目下寿春也只新造一百零八具,还望公子勿要嫌少。
想来您先前也见到了,主公十万大军之中,也只得二十八具。”
嫌少?
赵云又岂能嫌少?
父母之爱子,一百三十六具重甲,自己只用二十八具,剩下的都给他赵云。
父爱如山,赵云几欲热泪盈眶。
“嫌少?阎公将云视作什么人了?
义父待云至此,云此生若不能为义父斩将擎旗,以死相报,还有何面目立足于世,枉称大丈夫!”
“好!云公子有此心意,象眼下有一桩难处,正有一不情之请。
实不相瞒,虽主公答应公子命蒋钦发大船,以水军将物资送往幽州,可偏偏公子你来的不巧。”
第171章 王朗:阎公放心,两军阵前,我定然骂死敌将!
听着赵云的慷慨陈词,看着他微微湿润的眼眶,阎象心下已知事情稳了。
果然蛊惑人心之事,往八公山上请那于吉老道来操办准没错。
就这万民敬仰,殷殷期盼的大场面,谁碰见不迷糊?
见赵云已有表态,阎象也便顺势言之。
“象正有一桩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为袁公义子,您为袁公宰辅之臣,你我之间亲如一家,阎公又何必见外?”
“实不相瞒,主公命蒋钦发大船往幽州之事,偏偏公子你来的不巧。
前些时日,荆州刘表兴无名之师,命文聘发五万大军水陆并进于庐江,无端犯我疆域。
蒋钦所部水军现于大江之上,对抗蔡瑁、张允所率荆州水军,连日来互有胜负,眼下实在脱不开身。”
云大怒!
“什么?竖子尔敢犯我义父疆域?”
赵云当即朗声而笑,“阎公谬矣,云非是来的不巧,而是来的正是时候!
这段时日以来,云愧受袁公厚意,羞蒙诸公爱护,百姓爱戴。
常感自身尚无尺寸之功,安敢受此殊荣?
今日恰逢其会,若不为义父剿除后患,大破文聘,云何有面目再见江淮父老?”
赵云说着已翻身上马,夜照玉狮子感他心意仰天长嘶一声。
“阎公休要为难,此事易也!待云击破文聘,取了他项上首级,再与蒋将军同往幽州不迟。”
阎象见他拍马就要走,心道一声现在年轻人性子也太急了,赶忙喊住他。
“云公子且慢!
带上”
阎象刚要说带上兵马再走,正要将两万黑山兵交托,转念又觉不妥。
赵云眼下虽是主公义子,但他现今还在公孙瓒帐下任职,直接交付兵马有些不妥。
领兵大将还得是袁营之中高官显贵之人,让人说不出话来,才能服众。
思虑之间,他余光正看见出迎群臣之中的王朗王院长,当即眼神一亮,指着王朗谓赵云曰:
“云公子且慢,待我为你介绍一人!
这是王公,其人德隆望尊,海内名士。
公子来此之前,我等于大殿商议应对荆州军马一事,正欲请王公统率两万大军,兵发庐江以赶赴支援。
无奈这批士卒良莠不齐,多有偷奸耍滑,不服管束之辈,我等实在担心王公难以约束士卒。
若是他们于沿途抢掠当地百姓,恐无端坏了主公名声,因此尚未成行。
眼下既然云公子欲往庐江支援,不如暂在王公身侧当个副将?
即可替他管教士卒,而有此兵马相助,公子也更能大败文聘,旗开得胜。”
赵云原本都以为自家义父的大后方被人偷袭,事情紧急,率本部一十八骑就要赶去支援了,眼下既有两万兵马相助,岂有不允?
赶忙向王公见礼,“小子赵云,见过王公。
王公放心,此去庐江,云必保您安危。”
而王朗呢?听闻此话,怎不大喜?
他本以为自己统率大军出征庐江,在当世名将张勋的领导下刷功绩的计划泡汤了呢。
可谁能想到,柳暗花明,现在上有同纪灵齐名的大将张勋领导,下有蒙城外七进七出的主公义子常山赵子龙辅佐。
王老头感觉自家这波功绩刷稳了,忙把赵云扶起。
“云公子不必多礼,往后这大军一路上,王某还需多多仰仗公子。”
阎象见他二人对这番安排都很满意,他也颇为满意,只有一处还不放心,遂又叮嘱王朗。
“王公年纪大了,此行多听公子的便是,切莫倚老卖老,倘使误了主公大事,阎某顾念情分,或能容你,腰间宝剑却是容你不得!”
王朗哪还不知道,阎象这是担心自己胡乱指挥耽误大事?
上一篇: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