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19节

  贾诩长拜一礼,起身往曹营而去。

  曹营临时议事大殿,惊见一儒雅文士缓步而来,曹操凝视片刻,忽然仰天大笑,亲手扶其手。

  “文和先生大才,曹某早有耳闻!今得相助,如虎添翼!”

  “曹公大名,诩如雷贯耳。”

  二人互相吹捧寒暄一旦,曹操这才提及正事。

  只见他轻抚长髯,凑近贾诩耳畔,忽得低声相询。

  “张绣假意来降,实欲还是诈降图我?今已被我识破,贾先生来此还不直言相告,是于那张绣同谋乎?”

  贾诩万分诧异,神色间惊骇欲绝。

  “我家将军诚心来投,曹公何出此言?”

  曹操故作冷笑,“汝等与他袁术使者,演苦肉计,假意骂走,实则同谋害我。

  此袁公路之惯用伎俩耳!

  恰巧近来我营中上下,无论文武,皆深研袁公路之用谋,已熟他秉性,是故此计已为我等看破,先生休要再装。”

  “可是有小人蛊惑,欲离间曹公与我家将军?不妨将之请出,诩可与之对质。”

  贾诩诧异非常,皱眉不解,斥之曰。

  “无端揣测,当有凭证,望丞相将理由一一道来,容我辩之。”

  曹操仔细辨他神情,见他神色不似作伪,好似真没与那袁术同谋要害自己,这才朗声而笑。

  “适才相戏耳!”

  贾诩:“.”

  见贾诩冷了脸色,经常跟他通信的荀攸赶忙笑脸相迎。

  “实在是张绣将军无端投降,我等心下不安,这才试探一二,绝无害人之心,还望先生勿怪。”

  贾诩面道“无妨”、“理解”之语,心下已然冷笑。

  我亦无害人之心,今当试曹公,不过相戏耳,亦望汝等勿怪!

第234章 此等绝世凶人,诩疯了上汝等贼船?

  “丞相多虑了。”

  待荀攸道明因果,贾诩心中虽另有计较,却面不改色,只拱手作揖,将自己先前劝说张绣归顺朝廷之三大理由一一说出。

  “.

  如此三者,张将军信之。

  再者袁术使臣此前已为我喝骂驱逐,张将军深罪袁公,终日惶惶,今不降曹公,又有何出路?

  前因若此,张将军降会选择归顺朝廷,也就不觉得意外了。”

  因为这些确实都是真实发生过得事,贾诩每一个字,没有半句假话。

  曹营众人细思之下,也觉合理,面上倒是并未起疑。

  况且就算他们起疑调查,贾诩也丝毫不怕,因为他说的这些,本来就都是事实。

  果不其然,曹操对此朗声而笑。

  “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吗?贾先生果真是心向朝廷的忠烈义士。

  先生放心,待此行安稳回朝之后,本相必然上表天子,让先生入尚书台,匡国治世,满腹才华,不至于埋没。”

  然而贾诩对曹操许诺的好处与未来,似乎并不在意,只谦逊道:

  “无才无德,寸功未立,安敢受此恩遇?

  诩性子惫懒,不敢奢求高官显爵,当一富家翁,安享晚年足以。”

  “先生说笑了。”

  曹操眼底闪过一抹隐晦,什么意思?性子惫懒?不肯为我出力?

  何况你这等大才,携劝降张绣如此大功,回了洛阳就当一富家翁?

  这已经不是出不出力的问题了,对比袁术对降臣降将动不动四征将军级别的封赏,以及寿春那座黄金台的恩遇。

  我要只给你当个富家翁,往后谁还来降我?全降袁术去了。

  真要只想当富家翁,此前又何必劝张绣?怕不是想当富家翁是假,以此威胁谈条件是真!

  是觉得尚书台的条件太低了,没看上?也是如尚书令,尚书仆射等尚书台核心要职,必然是荀彧一系老人,不会轻动。

  他一个新近降臣,即便入了尚书台也进不了权力核心,所以果然没看上!

  曹操只略一蹙眉,自以为猜透贾诩心思,遂许之。

  ”大丈夫空怀济世安邦之才,而不为国家出力,与朽木腐草何异?

  此事不急,待回了洛阳,天子自有定夺,以先生之才,纵不得三公之位,亦当领九卿高位。”

  贾诩:“.”

  你这人.我.我是真心想当富家翁啊!!!

  不过眼下曹操以把话说到这份上,他也不好再多言。

  而解开了张绣无端投降一事的误会,以贾诩之能,自然八面玲珑。

  众人又皆知他早有降意,等回了洛阳,定了职司,便是曹营一党的自己人了,遂也未曾防备。

  于是从荀攸、夏侯渊到曹昂、曹安民等曹营众人,也很快与他互通两方消息,相谈甚欢。

  曹操只安静笑看此幕,此举也算是让贾诩与曹营众人熟络,好尽快融入。

  不过曹营众人却不知,贾诩他今日可是奉了张绣将令而来的,心怀鬼胎之下,透露的都是些寻常消息,并未引起众人在意。

  可从曹营这里得到的消息,却令贾诩惊骇欲绝,说实话,踏入此地之前的他,是打死也想不到,今日会听到这般劲爆的消息。

  单论这些消息的劲爆程度,骇得他恨不得堵住耳朵,剜掉双目,只当今个未曾来过。

  张绣将军,你可真是害苦了我啊,我怎么就听信了你的鬼话,要来曹营执行那什么计划,眼下听了这些隐秘,真真悔之晚矣。

  见贾诩目光呆滞,似在出神,曹安民犹自滔滔不绝,为他分析。

  “贾先生何不发一言?料也是为此隐秘所惊骇吧?想当日我初听叔父分析此事,也觉通体冰凉,有毛骨悚然之感,许久未能缓过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之前自个第一次听说的时候,也被吓个半死。

  可曹安民此刻说出这些隐秘,见贾诩也和此前的自己一样,被骇得目光呆滞,怔怔出神。

  忽然他也就不怕了,甚至以一副过来人的口气,说的兴致勃勃,信誓旦旦。

  “先生有所不知!

  其实当年的十常侍之乱,乃是那袁公路在背后阴似谋划。

  他凭借执掌皇宫禁卫的便利,私通何皇后,淫乱宫廷,十常侍为其爪牙,满朝文武皆袁氏旧臣,为其羽翼!

  所谓的党锢之祸,不过是其自导自演,用以蒙蔽世人,使天子权威沦丧,令大汉失大义于天下之开端!”

  “什么?怎有此事?

  袁公路?这怎么可能!”

  贾诩震惊!

  “说出来先生可能不信!

  那袁公路其实是一位隐藏极深的旷世谋主,只他最喜示敌以弱,扮猪吃虎,为人极其险恶!

  当年”

  见贾诩疑虑不信,曹安民继续把众人这些天讨论下来,越来越完善,已臻巅峰的袁术阴谋论为他娓娓道来。

  其中列举的诸如黄巾之乱,张角只是袁术推出的代言人,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只是他手中的挡箭牌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条理分明,有理有据,毕竟以现在淮南黄天太平之景,就算张角复生,站在袁术面前,也不敢称自己一句大贤良师。

  在最初的怀疑、不信之后,即便是贾诩也被这套近乎无懈可击的袁术阴谋论说的神思恍惚。

  怀疑袁术、理解袁术、认同袁术.

  嘶~贾诩忽得暗吸一口凉气,他好像知道那个一句【请试曹公】,就逼得自己竟无还手之力,只能照着张绣的命令,来此布局的谋划是谁的手笔了。

  若袁术果然如此妖孽,有祸乱大汉,颠倒乾坤之能为,那自己被他一条计谋压住,好像整件事情从头到尾,就都说的通了。

  在加上主座之上的曹操,对这些袁术阴谋论不发一言,似乎默认。

  而从曹安民口中得知,此番袁术真相的最初揭露者就是曹操!

  要知道,在袁家满门于洛阳被灭口之后,大汉九州之地最了解袁术过往,和袁术的过去走的最近之人。

  除了袁术的庶兄袁绍外,便是眼前这位自小和袁家两兄弟一块长大的曹公了!

  这番袁术阴谋论出他之口,贾诩又对照自身经历,与当下时局之中袁术与过往判若两人的变化,只觉此事岂能有假,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而当确认了袁术阴谋论的真实性后,贾诩顿时感到一阵心慌。

  完了!

  知道了如此多得隐秘,袁公岂能容我?

  好好好,难怪曹公对曹安民之举不发一言,似乎默认,原来是要借此拖我下水,拉我上你们这艘必亡的贼船?

  人怎么能坏到这种地步?曹阿瞒,你简直用心险恶,实在歹毒。

  要说之前,贾诩心向朝廷,只以为袁术不过是一介反贼。

  当下诸侯争霸,袁术能不能真正成大事都不一定,况且就算真成了,也离不了中央朝廷为他治理天下,贾诩只要混在朝廷,当一小官,自保无虞。

  可现在呢?在袁术阴谋论的描述里,袁术从党锢之祸,就开始操弄天下如提偶绳,使万民遭水深火热之难,令大汉失大义于天下。

  随后假张角之手,传教天下,携太平之愿,撼一家王庭,使九州分崩于诸侯。

  接着又借宦官之手除何进,为何进报仇除宦官,以袁绍背负董卓进京之罪,从此大汉中枢动摇,王命不能行于四海,联十八路诸侯兵进洛阳,彰大汉衰微之相,离散九州人心!

  最后收孙家,得玉玺,讨刘繇,退曹操,败刘备,吞刘表,一步步促成今日他连扬、豫、荆三州之地,尽得大江以南,三分天下有其一,足以南面称孤的局面。

  如此数十年如一日,伪装纨绔之隐忍,此等凭一己之力,为称帝之志,布局数十年,分崩大汉一十三州的绝世凶人!

首节 上一节 219/3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