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94节

  孔明则为“大老爷”座下童子,执书笔一一记下汉王对每一件事的功过定论,为之后开制试行做准备。

  有时他们师徒也会为一事的功过之论而陷入争辩,每到此时汉王就会将庞统、贾诩、周瑜、蒋干等人请来问计于群贤。

  一路上走走停停,为万民之愿发声,汉王好似真成了那黄天应元显圣真君的在世显化,响应万民之祈祷心声。

  每每黄天大老爷才出一县,这县出城相送,下一县远道来迎,夹道百姓无不归心。

  如此携民而行,从庐江至寿春的短短一路,竟走了一个多月。

  待汉王车舆行至寿春,万民出来相迎之时,城中已张灯结彩,庆贺年关。

  “王上,您回来了。”

  看着颤颤巍巍跪在地上,面上皱纹沟壑纵横,已然更显老迈的阎象。

  袁术心中也颇为动容,自己所以能发兵十万,远征在外,而无后顾之忧者。

  便是寿春有一老臣名阎象者,鞠躬尽瘁,夙兴难寐。

  他赶忙上前亲自搀扶阎象,紧紧握着他的手,谓之曰:

  “阎公辛苦。”

  阎象还要再拜,“老臣不辛苦,老臣有罪啊!

  老臣老年愚昧,越渐昏庸,竟听信毛玠之策,几坏王上大事。

  此皆老臣之过也!

  今当效张勋将军,革职查办,以安人心。”

  袁术:“???”

  不是,这是听说了我这一路上的所作所为,知道我又有了新的好主意,想想就觉得活会很多,所以想跑?

  袁术默然,他倒也不是第一次发现这个苗头。

  从以前自己每每想出一个好主意,阎公就逃也似的下去办事,不愿再听自己更多的好主意,就有征兆了。

  阎公忠心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鞠躬尽瘁也是有的。

  唯独就是当下派的任务过多,而感到压力过大时,会出现退缩情绪。

  他不是摸鱼,也不偷懒,只要任务下派成功,知道有利于天下万民,他心中的道义就会督促他竭尽全力的去完成。

  但在任务下派之前,这头耕地的老牛也会掩耳盗铃的选择性不听。

  这次显然就是光听了些新制的风言风语,阎象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想抢在自己下派任务之前,革职不听。

  这样不好。

  袁术紧紧抓着他的手不放,笑谓之曰:

  “阎公老当益壮,何言昏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此正老英雄用武之时,何以轻言革职?”

  “王上,如今您身侧人才济济,老臣年事已高,有心也无力”

  见他还要推辞,袁术皱了皱眉,“此为万世开太平之盛举也,阎公且听朕讲完,其后必然活力充沛,恨不得即刻为之。”

  阎象惊惧,“王上,老臣年老失聪.”

  二人推推搡搡之间回了寿春宫,再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反观围观之百姓群臣,看向他们的汉王,看着他们的当朝第一臣阎公,就这么生拉硬拽的走了,都有些不知所措。

  庞统眼神倾羡,谓孔明曰:“老师和阎公的感情真好。”

  孔明则双眉紧蹙,不知道为什么,他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今日之阎公,明日之孔明乎?】

  寿春宫,议事书房。

  袁术紧紧握着阎象的手,将这老臣拉了进来,幽幽一叹。

  “阎公,孰多虑也。

  这次朕想出来的计划,事务虽然繁重。

  但朕也为你带回来一个千载难逢,万里挑一的帮手。”

  “千载难逢,万里挑一?”

  阎象诧异,问之曰:

  “王上此前派来之步骘,帮辅老臣甚多。

  今日之人,比之何如?”

  袁术张口就来,“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萤火之光,何同皓月争辉?

  盖天下一人也!”

  阎象惊异之,“果真如此?”

  念及阎公也确实年迈,白发苍苍犹忧心家国天下,江淮诸政,一肩担之,袁术还是颔首勉励了他。

  “果真如此,绝无虚言。

  此子有经天纬地之才,阎公还需勉励啊。

  接下来便将他带在身边,若能将之雕琢打磨,使他能承继您的职位。

  则您虽归乡养老,而天下太平矣。”

  “此何人也?”

  “诸葛孔明。”

  君臣二人四目相对,显然就此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袁术又给阎象讲解了他构想中的黄天太平,命之曰:

  “朕欲设凌烟阁,功名爵位尽在其中,千秋万世,史册昭昭,当与黄天,同享祭祀。

  最上等三十六天罡,其次七十二地煞,其下为周天星斗三百六十五数,再下为公侯伯子男,其后衔接如今二十级军功爵。

  天罡地煞与周天星斗,皆只一道爵位,一星对应一人,不同的星位享受不同国家福利。

  比如逢年过节,朕会在宫中设国宴,只有星位在身者,可受邀同饮之类。

  星位者按功排序,每年更易,高功者上,低功者下。”

  仅仅是袁术所言的第一件事,就震得阎象头皮发麻。

  天罡地煞?周天星斗?

  光听汉王口中描述,他就感觉一阵血雨腥风。

  每年根据所累功之多寡,更换星位?

  汉王这是一举把先秦军功爵制封无可封之弊端,胎死腹中了。

  汉王你.担心大家会升无可升,专门设置了凌烟阁。

  以后哪怕你成了袁营论功第一人,也要卖力干活,继续建立功绩,否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第二给超过去了。

  卷,这也太卷了,立功之事,不进则退,从今往后,谁还敢疏忽大意?

  而此等名列凌烟阁,为天罡地煞,周天星斗之名,名传天下,乃至于后世之事。

  更会令世间追名逐利者,争相竞逐,难以自拔。

第278章 为这东汉末年献上内卷

  “除凌烟阁外,另设功勋殿一座,与之配套。

  这功勋殿的规矩,朕先定个大概,阎公同群臣再仔细琢磨完善一番,把该赏的好处都列全了,让麾下众人看得明明白白。

  此殿所设宗旨,凡天下之物,囊九州之富,无物不可兑。

  下者有免死金牌一面,于凌烟阁位列周天星位者可兑,每人限购一次,价值三个大功。

  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持此牌者,只要不涉及大罪,皆可免死一次,以活罪替之。

  中者有铁券一道,地煞星位所属可兑,限购一次,价值一个泼天大功。

  持铁券者,死罪可免,活罪可逃,只要不涉大罪,皆免一次。

  最上者有丹书一份,天罡星所属可兑,限购一次,价值十个泼天大功。

  持丹书者只要不涉及诛九族之谋逆大罪,余罪皆免一次。”

  阎象闻言眼神微怔,丹书铁券免死令牌?

  汉王为了让大家在凌烟阁里往死了争夺星位,连太祖高皇帝想出来的这宝贝都拿出来了?

  虽说有太祖高皇帝的先例在前,可见拿着丹书铁券在手里,也不一定真免死。

  真逼急了,汉王说你犯得是诛九族的大罪,你还得被诛九族。

  但这也同样说明了,只要别傻乎乎的非跟汉王作对,把汉王逼得非杀你不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足以保命的。

  而对于能抢破头在凌烟阁里杀上天罡地煞等星位之人来说,还有什么比他们的命更重要呢?

  阎象是真没想到,汉王前面刚说星位高者有福利,后面就拿出这等让人抢破头的福利出来。

  然而除此之外,汉王的话音犹未止,只听他继而言道。

  “除此之外,以寿春宫为核心在城中设立五环,天罡星可于一环兑换府邸一座,地煞星可兑换宅院一座,周天星斗可兑换一环之购宅资格。

  其下爵位以此类推。

  另设五德牌号,对应五色黄(土)、白(金)、黑(水)、青(木)→、赤(火)。

  不同颜色的五德牌号,可凭此可在寿春城内纵马驱车于五环之内。

  黄者可直抵一环,唯天罡者三十六兑之,白者地煞,以此类推。

  除这些福利之外,凡珍馐、琼浆、奇玩、宝器,锱铢、琉璃、宝马、神兵,乃至于米粮、精盐、牛马、农具等,倾朕之所有,无需爵位,万民凡有对应功勋者,皆可入功勋殿兑之。

  例如一百姓今年多种粮食,奖励一小功,来年若收成不好,便可以此小功换米粮度日。

  凡此间细节,皆仰阎公完善。”

首节 上一节 294/3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