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76节

  ”二弟、三弟!

  桃园誓言曾记否?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关、张匹马在侧,异口同声。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好!”

  刘备朗声大笑,“今日若破此营垒,你我兄弟三人同生,若不得脱,今日同死而已!”

  “愿助大哥一臂之力!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俺也一样!”

  是啊!来都来了,怎能轻易言退?

  若是此刻退却,他们方才冲破三层营垒所冒的风险,所付出的牺牲,又算什么?

  难道三月之后,食水尽绝,还要面对更完善可怖的营垒,付出更惨烈的牺牲,再一次杀至此处?

  想到再来一遍的绝望,众人因恐惧反而心生勇气,再望着带头冲在最前的三位主帅。

  皇叔尚且用命,诸君何不奋勇?

  “三军用命,诸君奋死!

  生机只此一线,出路就此一条,诸君随我奋勇破阵,赶在敌军合围来援之前,杀出重围,方得活命!

  众将士,我刘玄德今日与你们同生共死,死中求活!”

  来啦!感谢大家的好多月票支持,爱你们()

第100章 不坠青云之志

  “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拦我?”

  “关某在此,挡我者死!”

  有着关羽、张飞两员猛将开道,刘备当先领着“刘”字大纛飘扬,指引众人前路。

  众士卒追随着大纛的方向,迎着弓箭弩矢,趟过用人命填满的沟壑,奋勇杀上土墙。

  “汉室倾颓,苍生蒙难!今日,吾等为大义而聚,为百姓而战,为匡扶汉室而挥师,为自家性命而效死。

  诸君,随备一路走来,北上伐曹,南抗袁术,失过徐州,借过豫州,流离颠沛,艰难险阻,多少次濒临绝境而矢志不渝。

  我刘玄德还未带尔等兴复汉室,共享富贵荣华,今日焉可死于此乎?

  诸君死战!

  若胜,脱困之后三军满饷!

  若败,备同诸君为兴大义,有死而已,名可垂于竹帛也!

  为了黎民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为了大汉江山还于太平!

  二三子孰不效死,随我杀贼!

  杀!”

  关羽/张飞:“为了大哥,杀!”

  三军将士:“为了满饷,杀!!!”

  丹阳精锐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收了钱的丹阳兵,和没收钱的丹阳兵,完全是两种战斗力。

  自从前老板陶谦死后,跟了刘备这个穷鬼,成天的颠沛流离,他们有多久没尝过满饷的滋味了?

  若非玄德公实在仁德,对待他们常常像对待手足一样真诚,士卒皆感念他的恩义,怕是早已弃之而去。

  这一刻,身陷绝境,又有满饷的激励,这支当世有数的精锐,终于展现出昔日陶谦恃之纵横天下的风采。

  三军死战,强提一口心气,再破袁军第四层营垒。

  当怀着绝望、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从第四层营垒杀出时,刘备不禁舒了一口长气。

  望着长平城外寻常的四野景色,真恍如重见天日一般。

  幸好袁军营垒只有四层,不然刘备真不知道自己还能拿出什么,来让三军提振士气,顶着伤亡杀向第五层营垒。

  其实有四层还是他选的运气不好,事实上有的方向上甚至只有三层营垒。

  无他,皆因刘备的突围反应太快了,谁能想到他在粮草充沛,坐拥坚城的情况下,不是固守待援,而是不惜举全军死战,也要逃跑。

  袁术挖深沟、建营垒的围城,这么大动静又根本瞒不住人。

  才这么短时间,靠着陈国当地世家支援的人力物力,打了刘备一个措手不及,能建出三四层营垒已是极限。

  倘使被困城中的是袁绍,容他纠结犹豫一段时间,城外兴建的层层营垒,必定能将他于绝望中困死。

  可刘备逃跑起来实在太过果决。

  丢下了城中囤积的物资粮草,抛下其余三面吸引袁军注意的士卒,直面四层营垒都不曾犹豫放弃退回城中,拼了命一心只想逃跑。

  袁术虽有十万之众,可分薄围守长平城一周,一个点上的兵力营垒,遭逢刘备全军压上倾力而攻,坚持至今也已尽了全力。

  却说还未等险死还生的刘备多想,才呼吸上一口新鲜空气,心头弥漫的阴霾方感烟消雾散的同时。

  便听不远处马蹄声奔踏若雷,更远处似有茫茫人海般的士卒追剿而来。

  “不好!定是其余三路兵马已被窥破了虚实,袁术遣大军来追。”

  张飞拍马就要引兵去拦,“大哥速走,某来断后。”

  “三兄弟同生共死,桃园之盟,岂可轻负?”

  才得获生机,又将入死地,刘备泪流满面,拉住张飞。

  “那就兄弟同心,我二人护着大哥,像以往那般杀出一条血路。”

  关羽横刀立马,便要一马当先,为大哥破阵杀敌。

  恰在此时,有一人,缓步而来,只听他儒衫飞扬,朗声吟道。

  “有一人,他自小研习经史,心怀安邦之志,立志辅佐明主,解救万民倒悬。

  他曾遍访贤达,也曾报国无门,屡遭碰壁,未逢其时。

  玄德公不以其才疏学浅,以国士待之,奉之为谋主。

  方觉得遇明主,从此一路相随,为之奔走四方。

  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他也相信滚滚长江东逝水,终有流入大海之时。”

  孙乾来至刘备身侧,拱手一拜,“明公大丈夫之志,怎可坠于青云?”

  “先生?”

  见刘、关、张三兄弟皆不解的看向自己,孙乾为之一叹。

  “关将军,我知你素来性傲,每每瞧不起我献的计策。

  张将军,我也知在你眼中,我孙乾其实没多大本事,不是个值得重视的人。

  是啊,你们看的没错,就连我自己也常常觉得,一介书生,三尺微命,凭什么受玄德公如此礼遇,以谋主待之呢?

  越是这样的我,却越是受到玄德公的尊重与重视,才教我越感自身智谋浅薄,才能不足,难以回报明公大恩,为此深感不安。”

  “先生助备良多,何言至此?”

  刘备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翻身下马紧紧握住他的手,就要将他扶起。

  孙乾长拜,他微微仰首,直视刘备,眉宇间是他从未有过的意气风发。

  “主公,勿虑也!

  乾今日便要让这天下诸侯知道,您也是有谋主的。

  我虽不才,未有如戏志才以一人之力为曹操挡十万袁军的智谋,更没有陈宫谋篇布局为吕布巧夺徐州的隐忍,但若说求一脱身之策,乾此刻正有一计,可试言之。”

  眼看不远处袁军马蹄阵阵如雷,孙乾也知此刻非犹豫多言之时,未等刘备发话,即刻进言献策。

  “今势急矣,穷途末路。

  袁营之中尚有猛将如孙策、许褚、纪灵者,主公切不可效以往行事,恃关张之勇,仗武力脱困。

  依乾以为,可将麾下剩余三万余士卒分为三十六方。

  每方约莫七八百人,各有二十八骑统领,拱卫三将,化整为零朝八方四散而出。

  主公与关、张二位将军当弃大纛,换士卒之甲胄衣袍,混迹于三十六方之一。

  诚如是,则袁军虽众,亦难以尽数围追堵截,届时我等各安天命,相约于扶乐县再汇,定不相负。”

  刘备闻言亦觉有理,眼下却也不是顾忌颜面之时,当即依计行事,弃大纛,换衣甲,趁着袁军未至,同士卒将校分三十六方作鸟兽散。

  临行前,刘备依依不舍,紧握孙乾之手。

  “先生,扶乐再会。”

  孙乾颔首,“定不相负。”

  待众将皆分各路而逃,麾下士卒亦催孙乾速走。

  他最后回望一眼刘关张远去的背影,回身捡起了地上的“刘”字大纛,穿上刘备弃置的衣甲。

  这一日,“刘”字大纛迎风飘扬,始终屹立不倒!

  明公有大丈夫之志,怎可坠于青云!

第101章 一介书生,三尺微命

  “乾深受玄德公恩义,今愿为之效死。

  二三子不愿同死者,可自去也。”

  茫茫长平城野,孙乾一袭刘备衣甲,高举“刘”字大纛于马上,目光平静望着身后这方催促他逃离的士卒。

  主将忠义若此,士卒被他清澈平静的眸光注视,不少人独自逃跑的阴暗心思,仿若受到太阳照彻般羞愧难当。

首节 上一节 76/3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