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126节

  这个时代的娱乐实在是太少了。

  百姓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如今皇明日报一出,自然让这些人有了消磨时间的东西。

  加之皇明日报过于新奇,内容过于劲爆,一时之间,居然在京师引起一阵风潮,彻底的火爆起来。

  原本一文的皇明日报,居然被炒到了数十铜钱的地步。

  京师纸贵,当真不是开玩笑。

  结合多方信源,朱由校总算相信了皇明日报彻底是打开了舆论的局面。

  “好好好!”

  皇帝连说三声好。

  “看来这个皇明日报,当真是有作用,如此一来,凭借此报,不说让天下人都知晓朕的圣意,只要京城内外,乃至于北直隶的百姓,明白朕的意思,很多事情,都可以去做了。”

  他眼神闪烁,寒光乍现,杀气四溢。

  对于那些文官,可以开始动手了!

第121章 缙绅筹谋,衮冕争锋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前车之鉴太多了。

  朱由校虽然是皇帝,但毕竟久居深宫,外面的消息,都需要有人来传递。

  一旦被人蒙蔽,会导致判断失误,决策失误。

  就如袁世凯故事。

  袁世凯可谓是人杰,然居于深宫之中,听到的消息都是手底下人,如儿子袁克定故意传递的消息。

  手底下想要往上一步的人皆言:天下人都想要他称帝登基。

  袁世凯信以为真,真的登基称帝,结果只当了八十三天的皇帝,便在内外交困中惊惧而死。

  有袁大头的前车之鉴在,朱由校绝对不会只听一人之言。

  他要对比各方的消息之后,再做出判断。

  而如今,听到魏忠贤、骆思恭、王昇、骆养性等人亲眼见到的消息,朱由校已经是得到了他想要的讯息。

  只见他面色冷峻的看向魏忠贤,说道:“让锦衣卫将那些与晋商勾结、伸手京营的文官全部抓拿至诏狱,同时,让顾秉谦他们准备第二期皇明日报的内容!”

  皇明日报既然能够掀起舆论。

  那便动手罢!

  他倒是要看看,是文官的嘴利,还是他的报纸更能煽动人心!

  “奴婢领命!”

  魏忠贤早就想要收拾那些自诩清流的大臣了。

  那些腐儒,看到他一口一个阉狗.

  骂谁呢?

  咱家倒是要看看,这些人,到了诏狱之后,是不是还敢如此骂我!

  东林会馆。

  内阁次辅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纪、兵部侍郎孙玮等人,正在堂间饮茶议事。

  茶是好茶。

  乃是松萝茶,产自安徽休宁松萝山,被东林领袖顾宪成誉为“江南第一清味”。

  茶香渺渺,伺候的青衣侍女,各个姿态不凡,放在教坊司,那都是上品官妓的存在。

  如今只是伺候他们饮茶的侍女而已。

  美人相伴,好茶伺候,然而众人的脸色,却是相当难看。

  至于原因,便是众人手中的皇明日报。

  “此事.当真是让老朽大开眼界!”刘一燝看到这皇明日报的内容,便知晓这一份日报,代表着什么。

  当今圣上登基之后,一系列的动作,让他们这些文官是目不暇接。

  如今又整出了皇明日报这种东西。

  天下的舆论,都将被皇帝操控。

  周嘉谟亦是感慨万千。

  “陛下.当真是手段非凡。”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纪脸色阴沉,他从这个皇明日报,想到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皇明日报,绝对不能继续印刷下去,这是一家之言,恐被小人所用,若用来打击异己,一旦刊登在日报之上,那人岂非身败名裂?”

  以前操控舆论,是他们这些东林党人的本事。

  便是皇帝,有时候都惧怕他们的这个本事。

  面对着他们操纵起来的舆论,皇帝有时候都要让步,以平息舆论。

  结果

  现在皇帝将他的饭碗给抢了?

  这种事情,他绝对不允许发生!

  兵部侍郎孙玮,更是对这个皇明日报会产生的影响忧心忡忡。

  陛下

  这是在掘他们文官的根!

  砰!

  他当即拍案而起,环视众人,厉声道:“诸位!此事绝非小可!《大明会典》乃太祖钦定之祖制,明载‘凡朝廷政令,须经六科给事中审议,通政司颁行,方为成法’。如今司礼监未经廷议,擅自刊发《皇明日报》,以民间雕版私传圣意,此乃僭越祖制、紊乱朝纲之举!”

  他一把抓起案上的茶盏重重扣下,茶汤溅湿袖袍也浑然不顾,继续高声道:“昔年成祖设内阁,尚需与六部共议国事;武宗时虽有‘豹房批红’,亦不敢公然以私报代国法!今日若纵容此例,他日司礼监凭一纸日报便可废黜大臣,我辈文臣还有何颜面立于太庙之下?!”

  话语权之争,便是权力之争。

  而皇帝,便是要抢夺他们的话语权,抢夺他们的权力。

  “阁老,陛下一进再进,便是粉身碎骨,我等也要阻止司礼监行此等违背祖制之举!”

  他不敢直接针对皇帝。

  但针对司礼监的胆子还是有的。

  王玮看向刘一燝,希望他能带头闹事。

  刘一燝闻言,心中警兆大生,当即说道:“虞臣的下场,难道诸位没看到?”

  韩爌现在还在前往海南的路上,他自己仕途尽断,若无意外,是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最惨的是,家族五代不能为官。

  他刘一燝不敢步韩爌的后尘。

  王纪当即说道:“阁老若是不带头,我等怎么敢前去午门跪谏?”

  还要跪谏?

  刘一燝藏在袖口中的手微微颤抖。

  你们当真以为陛下不敢杀人?

  以刘一燝对皇帝的了解,若是他们真敢这么做,皇帝绝对是会杀人的。

  陛下对此事绝对不会手软!

  届时京师将流血漂橹。

  而他刘一燝,也将仕途断绝,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场面。

  “跪谏无用,陛下如今已掌兵,恐怕手段会比在左顺门外跪谏之时还要酷烈。”

  刘一燝环视众人,劝诫道:“我等为陛下之臣,为陛下分忧即可,若午门跪谏,恐怕朝堂空空,到时候被奸佞小人占据官位,岂非对大明更为不利?”

  王纪不以为然,说道:“司礼监刊发皇明日报,便是说明陛下还在意脸面,若是真敢杀我等,岂不让天下人寒心?”

  王纪是东林干将,与邹元标并称“铮铮二谏”。

  他在士林中影响力极大,学生遍布天下,便是如今在国子监中,都有很多学子是他的学生。

  刘一燝见他这幅模样,便知晓他没有见识过皇帝的铁拳。

  “天下人寒心?王御史以为,陛下杀你,会使天下人寒心?”

  王纪点了点头,说道:“自然。”

  “哈哈哈~”

  刘一燝仰头大笑,说道:“我敢打赌,陛下杀你,天下人不仅不会寒心,还会拍手称快!”

  王纪眉头紧皱,问道:“为何?”

  刘一燝拿起皇明日报,说道:“便是这一份日报。”

  内阁次辅环视众人,缓缓说道:“陛下杀你,只需要标明原因即可,若是罪有应得,将你的罪行写到皇明日报上,呈于天下人面前,届时,锦衣卫杀你又如何?天下人见之,是会寒心?还是会拍手称快?”

  王纪有些不服,当即说道:“我清清白白,难道陛下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我?我倒是不信,这天底下会黑白颠倒!”

  “清白?”

  刘一燝摇了摇头,嗤笑道:“诸位,当真都清白?”

  此话一出,会馆大堂为之肃静。

  他们之中,到底有几人,敢说是清白呢?

  谁身上没有一些龌龊事?

  便是王纪,看似清流,屁股也不干净。

  他曾收受平阳亢氏白银万两,帮着亢家做了不少的生意。

  思及此,王纪的语气都有些的软化了下来,但他还是不甘。

首节 上一节 126/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