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321节

  贺世贤的锁子甲上还挂着敌人的碎肉,尤世功的战袍被鲜血浸透,陈策的眉弓伤口还在渗血。

  但他们的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这是胜利者的眼神,是重拾信心的光芒!

  在熊廷弼兴奋的眼神之中,众人当即行礼。

  “末将等拜见经略公!”

  众将齐声高呼,虽因甲胄在身不便跪拜,但那整齐划一的拱手礼却显得格外庄重。

  染血的战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刀剑碰撞之声铿锵有力。

  熊廷弼望着眼前这些浴血归来的将士,眼眶不禁微微发热。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回以大礼:“诸位将军.辛苦了。”

  这一声辛苦,道尽了数月来的艰难。

  战前,熊廷弼的肩上压着千钧重担。

  天子倾尽国库支持辽东战事,朝中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那些清流言官们早就备好了弹劾的奏章,只等他战事不利便要群起攻之。

  但此刻,所有的压力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

  “经略公。”

  贺世贤上前一步,声音沙哑却坚定。

  “此战大捷,全赖经略公的运筹帷幄。末将等不过是执行军令而已。”

  熊廷弼摇摇头,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庞。

  “不,这是诸位用性命拼来的胜利。”

  这一仗,不仅守住了沈阳,更守住了大明的尊严!

  “大家伙都是好样的!”

  熊廷弼目光如炬,在众将身上一一扫过,最终停留在那个略显陌生的面孔上。

  刘兴祚!

  这位归正将领虽甲胄染血,却掩不住眉宇间的英气。

  正是他临阵倒戈,率死士奇袭建奴大营,亲手斩杀了努尔哈赤第十子德格类,这才扭转了局面。

  “诸位将士的功劳,本官即刻上奏天子!”

  “尤其是刘将军,弃暗投明,立此奇功,当为首功!”

  刘兴祚闻言,立即抱拳道:“经略公谬赞了!末将不过是尽了汉家儿郎的本分。”

  他抬头环视众将,诚恳地说:“若无贺帅亲率铁骑冲阵,陈帅死守左翼,戚帅血战右翼,周将军、秦将军在渡口以寡敌众.此战岂能大捷?首功当归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显谦逊,又抬举了同袍。

  贺世贤朗声大笑,上前拍了拍刘兴祚的肩头,说道:“刘将军过谦了!德格类的人头可是实打实的战功!若非是你,我们哪能在此处谈天论地?”

  陈策也拍着刘兴祚的肩膀,笑着说道:“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回头庆功宴上,可得好好喝一杯!“

  城头上顿时响起爽朗的笑声。

  熊廷弼欣慰地看着这一幕。

  打了胜仗,论功行赏,将士们其乐融融。

  这样的氛围,才是能打硬仗的雄师该有的气象!

  “好!”

  熊廷弼大手一挥。

  “待陛下封赏下来,本官亲自为诸位把盏庆功!”

  不过。

  此话说完,熊廷弼很快便收敛了脸上的喜色,转身对众将郑重道:

  “另外,此战阵亡将士,陛下已有口谕,一律按最高规格抚恤!伤残者,朝廷会给予驿卒驿吏等职务,供养终身!”

  他目光灼灼地扫过每一张疲惫的面容,重重说道:“绝不能让将士们流了血,还要寒了心!”

  贺世贤等人闻言,眼中都泛起感动的光芒。

  他们没想到,还有如此高额的抚恤,这是之前完全没有的事情。

  士卒们死了就死了,毫不值钱,抚恤更是无从落实,这也是辽东将士们惜命的原因。

  但现在新君登基,一切都不一样了。

  咱们可以不怕死了。

  一时间,那刀枪剑戟都没能流泪的大汉们,眼睛不禁湿润起来。

  “末将代三军将士,谢陛下天恩!谢经略公体恤!”

  众将齐声应道。

  “好生为大明效命,陛下不会忘记你们的!”

  安抚了诸将,之后,熊廷弼目光炯炯地望向城外,浑河泛滥的洪水仍肆虐未退,将建奴在沈阳城外的大营围成一座孤岛。

  “诸位好生休整,待洪水稍退,我们便该给那些孤悬城外的建奴来个瓮中捉鳖!”

  沈阳城外的建奴大营,可有着两蓝旗的精锐,若是能够将他们消灭了,那也是大功一件。

  不过。

  这话才刚说完,一名斥候急匆匆奔上城楼。

  “报——!”

  斥候单膝跪地,声音急促。

  “禀经略,建奴已调集百余艘舟船,正分批将城外大营兵马撤回抚顺。”

  熊廷弼闻言,拳头猛地砸在城墙之上。

  “可恶!”

  他拿出千里镜,望着远处水面上蚂蚁般蠕动的船队,长叹一声:“天不遂人愿啊.”

  熊廷弼疲惫地摆摆手:“都下去歇息吧。养精蓄锐,来日再战!”

  诸将脸上也露出失望之色。

  “末将告退!”

  众将拖着疲惫的身躯缓步离去,他们的眼皮沉重得几乎要黏在一起,却仍在强撑着挺直腰板。

  贺世贤走在最后,他的左手不自觉地按着肋间的伤口。

  那里被建奴骑兵的弯刀撕开了一道口子。

  戚金和陈策并肩而行,两人的铠甲上布满了箭矢擦过的痕迹。

  尤世功的右臂包扎处还在渗血,那是格挡重骑兵冲锋时留下的伤。

  这些伤痕,都是最深刻的教训。

  “下次.”

  贺世贤突然停下脚步,声音沙哑。

  “绝不能再让建奴骑兵如此轻易分割我军阵型。”

  戚金重重点头,昨夜之战,他印象深刻,这些教训,可是用数千骑军将士的性命换来的。

  “我们的骑兵战术该变一变了。建奴那种轻骑骚扰、重骑突击的战法”

  “得学。”

  陈策接过话头,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更要创新!”

  几位总兵相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

  再与建奴战场相见之时,不能再如此被动了。

  毕竟

  这次有刘兴祚奇袭,下次呢?

  得要真正具备战胜建奴的实力!

  众将离去之后。

  城楼上,熊廷弼将刚刚写就的捷报装入漆封。

  “八百里加急!”

  他将文书郑重交给传令兵,吩咐道:“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陛下手上!”

  “遵命!”

  望着传令兵远去的背影,熊廷弼长舒一口气。

  陛下在朝堂上的压力,该缓解了。

  那些质疑的声音,那些暗中反对增兵辽东的朝臣,此刻想必都哑口无言了吧?

  “袁应泰”

  熊廷弼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那位老臣确有才干,但辽东需要的,不是这些不会打仗的文臣。

  而是能打硬仗的熊蛮子!

  是敢在野战中与建奴正面交锋的统帅!

  是能让努尔哈赤付出惨痛代价的熊廷弼!

  晨风拂过城头,将战旗吹得猎猎作响。

首节 上一节 321/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