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4节
首辅方从哲垂垂老矣,但眼神还算清亮。
阁臣刘一燝低眉顺眼,四人中他站在最后面。
韩爌与朱国祚则是光明正大的打量着朱由校。
好家伙,就这样直勾勾的盯着我?
说好的抬头看皇帝都是杀头之罪呢?
仰面视君,有意刺王杀驾,斩立决!
左右,将此二人当场擒拿!
当然
现在朱由校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而已,他都还未登基,可没有达到世宗皇帝那种威望与对朝臣的控制,并不能想杀谁就杀谁。
“大行皇帝龙驭宾天,还请殿下莫要过度伤身,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如今都要殿下一肩扛起,万望殿下保重身体。”
方从哲在万历朝时便已经不敌东林党,朱常洛之时,他这个内阁首辅形同虚设,原本是准备告老的。
但似乎新君与大行皇帝不一样,让他心中生起别样情绪。
皇嗣天资英断,睿识绝人,非传闻那般不堪。
东林党人刘一燝、杨涟、左光斗等人在宫中都拿捏不了他。
皇嗣年虽幼,但慈庆宫中亲见之,其待人接物之仪态,不似少年人,反倒像是浸没官场多年的老人一般。
不愧是世宗皇帝的种,我大明皇帝生来便有帝王威仪!
“本宫躬安,元辅不必担忧。”
朱由校袖口抹泪,装出一副神哀忧愁的模样,说道:“皇考大行,朝内外诸事不明,幸得内廷有王大珰,台阁有元辅以及诸位重臣,见到你们,本宫心里有底了。”
东阁大学士韩爌上前一步,道:“大行皇帝骤然崩逝,百官六神无主,还请殿下至文华殿升座,以安百官之心。”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韩公所言极是,不过既是要面见百官,自是要知晓些许礼仪之事,便请孙尚书言明其中细节。”
在内阁四人后面,礼部尚书孙如游躬身上前。
“臣孙如游,拜见殿下。”
孙如游已经是七十岁了,已经是古稀之龄,手脚都有些不利索了。
“王大伴。”
“奴婢在!”
不知不觉之间,王安将自己的自称都改了,在乾清宫时,还自称臣,而到了慈庆宫,已经是自称奴婢了。
这些宦官,最善见人下菜,朱由校见怪不怪。
“你领着元辅以及诸位阁臣,先去文华殿候着罢,本宫随后就到。”
“这”王安低着头,眼珠微转。
方从哲当即对朱由校行了一礼,说道:“既是如此,臣等便在文华殿,静候殿下升殿!”
韩爌、杨涟、左光斗等人见到内阁首辅都如此说了,只得是对着朱由校躬身行礼,缓缓退去。
只是离开的时候,眼睛不自觉的瞥向孙如游,意味深长。
“英国公留下。”
英国公张维贤方才一直在做透明人,现在顺势开溜,却被朱由校给叫住了。
其余人神色各异,但还是缓缓出了慈庆宫。
“坐罢。”
此时慈庆宫内堂中,除了朱由校外,便只有张维贤、孙如游,以及尚膳监掌印太监三人而已。
“老臣谢殿下隆恩。”
孙如游半个屁股坐在位子上,表情略有些急促。
英国公张维贤面色平静,低着头,不敢面刺嗣君。
“孙卿是万历二十三年中进士,然后被选为庶吉士进翰林院读书,并于万历二十五年授翰林院检讨,此后历任右赞善、谕德、庶子、詹事府少詹事、詹事、礼部右侍郎,期间主考会试湖广、顺天府各一次,执掌两京翰林院各一次。到万历四十五年,已是三品考满,万历四十七年任礼部左侍郎署理部务,是也不是?”
孙如游一惊,胡子都吹起来了,心中翻起惊涛骇浪,却只得说出一个字:
“是。”
孙如游让自己变得平静下来,同时思索皇嗣说出这番话的深意来。
皇嗣长于深宫,外朝无人可用,召见阁臣之时又特意留他谈话,难道说.
“尚书德范遐迩,明睿笃诚,可入台阁,卿以为呢?”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我孙如游的机会来了!
大明的文官,谁没有一个入阁梦。
现在这个机会摆在他面前,孙如游必须考虑,这是否是他此生仅有的机会!
第4章 文华升殿,朝臣初见
哪怕孙如游如何激动,但该有的章程还是要走的。
“臣下老朽之躯,尸位六部,如何当得上殿下如此高抬?不过是兢兢业业,为国分忧,为民奔走罢了。”
朱由校眼睛一亮,说道:“好一个为国分忧,为民奔走,若我大明都是如礼卿一般的人,何愁国事不兴?”
嗣君上前,将孙如游搀扶起来,用力拍了拍他的手背。
“本宫年尚幼,诸事不通,便有劳尚书了。”
孙如游扑通一下跪伏在地,自肺腑感佩而出,眼泪鼻涕都快流出来了。
天知道自神宗皇帝之后,他承载了多少压力。
作为礼部尚书,郑贵妃的皇后、皇太后之议,移宫之议,李选侍的皇后之议、尽早册封太子.
很多事情,他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向前。
先帝不理解,宫中人记恨。
而同僚却觉得他过于软弱,只敢拖延,不敢拒绝。
他孙如游就像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还好,还好嗣君是个明事理的!
他懂我!
“殿下有神君之像,日后必能内政修明,知人善任,我大明有殿下,实在是两京一十三省,万方百姓之福”
这些吉利话,嗣君自然不放在心上,只是含笑点头,转而看向英国公。
自土木之变后,勋贵在朝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但英国公一脉尚可,在万历三十七年便领五军都督府后府,虽然如今五军都督府的影响力不如兵部,但好歹也是掌兵的人。
作为老朱家的人,自然是比那些外人值得信任的。
为了防止什么壬寅宫变、天启落水,宫里京城内外的兵权,朱由校是要牢牢掌握在手的。
兵权不在手,如何能和这些人周旋?
“孤长在深宫,诸事不通,许多事情便需要长者辅弼,如这东厂、锦衣卫之事,便有许多迷惑之事,需要国公解惑。”
张维贤当即表示:“殿下但有所问,微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国公随孤一道前去文华殿罢!”
说着,不容英国公张维贤反应,朱由校挽着英国公的手,便朝着文华殿而去。
此刻文华殿中。
群臣早早的便在此候着了,内阁首辅方从哲眯着眼睛,似在打瞌睡。
而韩爌与朱国祚则是眉头微皱,想来今日发生的事情,与他们构想的稍有偏差。
“皇太子驾到~”
内监扯着公鸭嗓,大喊一声,便是打瞌睡的方从哲都睁开了双眼,其他人更是规规矩矩的站好。
很快,便见一身着糠纳倌晏げ蕉矗锶缬瓮醢簿佑谄浜螅塘肆讲剑镁胗⒐尤焕孔攀智袄矗弥谌嗣纪分碧�
到了地方之后,朱由校松开了张维贤的手,后者已然是大汗淋漓。
好皇爷。
您这不是将我架在火上烤吗?
那些个朝臣见到我如此与你殿下亲近,日后麻烦事肯定不会少了。
哎~
陛下看重是恩宠,是荣耀,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
但凡事都是有代价的。
帝王的荣宠不是无缘无故的,在慈庆宫,张维贤便知晓嗣君不是一般人了。
就不知道他英国公府,还有多少颗人头,可以为陛下掉的。
英国公的心思,朱由校不在乎。
此刻他看向满殿禽兽,哀容之中却闪烁一丝精光,与众臣互相行礼,仪态大方,礼节无可挑剔。
“本宫初御文华殿,诸事皆仰赖诸位肱骨柱国!”
诸臣公见此,纷纷对着朱由校揖礼拜见。
“拜见殿下!”
“我等拜见皇太子殿下!”
这些个能够上朝的大臣,都是至少四品以上的(京官五品以上),即便是品级不够,也会有加衔。
譬如说内阁大学士仅是正五品,没有上朝资格,但一般会加尚书衔。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