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64节

  “好!”

  朱由校当即从御座走下去,将杨涟与左光斗搀扶起来。

  他目似寒星直扫二人,道:“善!杨卿骨鲠可碎金石,左卿沉毅能镇波涛。朕赐杨涟漕运钦差关防,许尔节制通州运河漕兵,可调用京营定漕;授左光斗河道总督印信,准尔调用九边屯军。”

  “剑来!”

  朱由校大喊一声。

  魏朝手持两把宝剑上前。

  “此剑斩六品以下蠹吏不必请旨!若遇藩王阻挠.”

  朱由校眼神锐利,道:“届时诸位可便宜行事。”

  杨涟捧剑长揖及地:“臣当效于谦治漕时焚毁私牒,使千里运河不见半片夹带!”

  左光斗亦是说道:“若黄河清淤少一寸,请斩臣首级填堤基!”

  朱由校抚掌大笑,声却似九幽而出,让人遍体生寒:“今冬漕粮少一粒,朕便取尔等家小充饥民口粮。”

  语罢掷出两枚金符,符上“如朕亲临“四字在灯光中森然可怖。

  两人一手握着尚方宝剑,一手拿着金符,并不觉得是荣耀,反而心情十分沉重。

  火线提拔,所谓何事?

  唯卖命效死耳!

  杨涟与左光斗心事重重离开。

  魏朝在两人离开之后,则是有些担心的上前说道:“陛下,之前杨涟在左顺门外跪谏,分明不是忠臣,陛下将如此机要之事交于他手,可会.”

  朱由校呵呵一笑,说道:“做好你份内的事情就好。”

  魏忠贤步步紧逼,魏朝也感受到压力了。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为皇帝分忧,然而,马奎的拙劣表演,还是不如余则成的金佛。

  朱由校不缺摇首摆尾,只会赞叹的太监。

  他需要的是能替他分忧的太监。

  魏朝闻言,自然不敢继续说了。

  对于杨涟与左光斗的用法,朱由校早就在准备中了。

  如今他就给杨涟,给左光斗他们这些言官一个做事的机会。

  若是有能力,他自然重重提拔,但若是能力不够,日后就不要在朝堂之上狺狺狂吠了。

  至于忠诚,难道东林党人就不忠诚吗?

  实际上关于儒家的道德,君君臣臣,他们还是会严格遵守的。

  不然,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后,那些殉国之臣,从哪里来的?

  对这些人来说,如果能搏名,死反而没有那么可怕。

  “陛下,该用午膳了。”

  尚膳监掌印太监黄骅躬身上前请旨。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到:“用膳!”

  今日早早起身,朱由校早餐都没吃多少,如今确实是有些饿了。

  尚膳监掌印太监黄骅闻言,躬身退出殿外,轻击掌三声,廊下早已候着的二十余名青衣太监便捧着朱漆食盒鱼贯而入。

  众人足踏软底宫靴,步履轻捷无声,自殿门至御案间分作两列,如雁阵般次第展开。

  为首的典膳太监以黄绸托着银针试毒牌,趋步至御前将金丝楠木嵌螺钿膳桌布开,另有四名太监同步抖开四幅素绢,将东南西北四面围成风障。

  食盒启处,先见青玉荷叶盘托着的樱桃肉,琥珀色肉块上淋着新熬的糖色,犹自腾着热气;紧随其后的霁蓝釉莲瓣碗盛着鸡髓笋,嫩黄笋尖浸在乳白高汤里,浮着两粒枸杞如朱砂点翠。

  传膳太监唱名声抑扬有致:“龙泉窑粉青贯耳瓶奉玉田胭脂米。”

  话音未落,捧着缠枝牡丹纹执壶的小太监已跪呈玫瑰露,壶嘴飘出的白雾在殿柱透进的日光里氤氲如纱。

  黄骅亲执乌木包银筷,从每道菜心夹取少许置于试毒银碟,确定无毒之后,这才呈上御前。

  自从守孝期过后,这皇帝的膳食终于是好起来了。

  朱由校胃口大开,但每一道菜都吃相同的份量,并不表现出自己的喜好来。

  当皇帝确实爽,但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便是吃饭,都要小心翼翼,谨防下毒。

  朱由校感叹一声:“用膳尚要试毒,到底是谁欲害朕?”

  尚膳监和司礼监伺候的太监闻言,一个个懦懦不敢言,只是跪伏在地,瑟瑟发抖。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起来罢,朕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

  大权渐在握,内廷,得要清理了。

  翌日。

  天方亮。

  朱由校御经筵,才回到东暖阁,便有侍奉太监上前说道:

  “启禀陛下,魏忠贤求见!”

  朱由校愣了一下。

  平时都是他召见,魏忠贤方才来的,怎么现在他没有召见,这个魏忠贤也过来了?

  必定是有要事!

  朱由校思索片刻,还是说道:“让他进来。”

  魏忠贤趋步进殿,模样谦卑小心,但眼底却是闪过一丝暴虐,他怀中紧抱一摞染血供词。

  昨日他听下人回禀皇帝说过的话,顿时揣测出了皇帝的心思。

  陛下要清理内廷?

  那他便给皇爷一个由头!

  哼!

  此番不给那魏朝老儿一个好看,他就不叫魏忠贤!

  魏忠贤行至御前三步处扑通跪倒,额头将金砖磕得咚咚作响:“奴婢斗胆惊扰圣驾,实因北镇抚司昨夜在承运库擒获盗宝逆贼!“

  言毕双手高举过顶,捧上一卷泛黄账册。

  “此乃掌库太监王吉祥的供词,万历年间至今,宫中遗失的宣德炉、成化斗彩尽在其中!“

  这个掌库太监王吉祥,之前是魏朝推举的。

  朱由校看向魏忠贤,算是知晓这阉人的算盘了。

  这时魏忠贤膝行两步,从袖中抖出块团龙玉佩:“贼人招供时咬碎蜡丸,此物从王吉祥肠中取出。“

  暖阁地龙烧得极旺,朱由校的眼睛却是亮起来了。

  不是找不到清理内廷的由头吗?

  现在这由头竟主动送上门来了。

  魏忠贤啊!

  你果然忠不可言!

第72章 荡清奸佞,忠贞盈廷

  东暖阁内。

  皇帝朱由校的眼神锐利。

  “牵扯几何?“皇帝声音似淬火钢刀。

  “回皇爷的话。“

  魏忠贤喉结滚动,他知晓此举必定会惹怒宫中宦官群体,更是会让外朝的人也恨他入骨。

  毕竟这些名单之中,有很多太监都与外朝有联系的。

  但.

  更多的人,是依附于魏朝的爪牙。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魏忠贤不是君子,而是小人。

  小人报仇是一天到晚的。

  现在给他逮着机会了,他自然要狠狠地报复回去。

  “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门中,有一百多名宦官参与其中,其中不乏地位显赫者。

  另有”

  他忽然以头抢地,带着哭腔道:“老奴不敢说!“

  “说!“朱由校早就知道他要提谁了。

  “司礼监秉笔太监魏朝数日前私运一车辽东野山参出宫,奴婢不敢妄言上监,还请陛下圣断。“

  说着,便将这一百多人的名单递上去。

  朱由校打开书册,这密密麻麻的人里面,有很多都是十二监的掌权太监。

  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

  皆在名单之上。

  人名后面,还附带着盗宝的次数,物品。

  可见魏忠贤对此事是极为上心的,有了十足的证据,这才来御前告魏朝的御状。

  “好,很好!”

首节 上一节 64/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