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75节

  说到此处。

  朱由校眼中瞳孔微缩,杀气四溢。

  锵!

  他将御座侧畔兵器架上的永乐宝剑拔出,直接朝御案一角削去。

  宝剑锋利,御案一角登时被宝剑分离。

  朱由校寒光扫射三人,寒声道:“若有负朕望,此御案,便是你们的下场!”

  扑通~

  三人麻溜的跪伏而下,振振有词道:“臣定不负陛下重望,若有违,便如此案!”

  皇帝满意点头:还算醒目。

  “起来吧!”

  朱由校瞥了这三人一眼,淡淡说道:“若是将这差事办好了,朕的恩赏,足够让尔等重振家业,这大明的荣光,朕不会独享!”

  三人得到皇帝的承诺,干劲更足了。

  “臣定办好募兵差事,不负陛下重望!”

  将募兵之事安排妥当之后,朱由校也轻松了不少。

  待浙兵入京,加上新晋勋贵所募新兵,京营旧兵,这就是三方制衡的局面。

  众所周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之后他便可以大刀阔斧改革了。

  当然

  募兵制之事,毕竟是暗中进行的,若要让百官承认、京营缄口,就需要他的后招了。

  就此时,东暖阁外,魏忠贤疾步而至。

  经中官通报,魏忠贤快步进入阁中。

  “奴婢魏忠贤,拜见皇爷。”

  行礼之后,魏忠贤喘着粗气,急匆匆说道:“陛下,锦衣卫这些日子跟踪尚膳监太监李雄,发现他与定罪的商贾有勾连!”

  皇帝闻言,眼中一亮,兴致大起。

  之前清理内廷的时候,朱由校故意留下五个太监,明知他们有罪证,却没有下手,反而提拔他们到关键位置上。

  是闲的没事做吗?

  不!

  他是要钓鱼执法!

  现在,终于有人开始有动作了!

  PS:

  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持,第一次看到投58张的,大佬恐怖如斯!

  然月票还差一点到1000,大家伙加把劲,求求啦~

第83章 上架感言!

  时光荏苒,终是到了上架的时候了。

  承蒙厚爱,一路携手至今。

  正因为大家的追读、打赏、月票、评论支持,本书在新书期成绩还算不错,可惜还是没能上三江。

  气馁吗?

  确实有点。

  但遗憾贯穿人生始终,一时成败不足以说明什么。

  我反而斗志昂扬!

  三江门槛虽高,然我辈胸中锦绣岂囿于一隅榜单?

  逆势而起方显真章,待他日卷起千堆雪,定教众人识得金镶玉!

  愿诸君与我同行,做个见证!

  你们的眼光,并不差!

  你们的投资,不会白费!

  今首订之战即号角,诸君订阅便是最锋利的刃:斩开质疑,劈出新程!

  明天五章已经准备好了,下午五点准时发布。

  作者在此立誓:首订破千之后必日更六千!若破一千五,键盘敲碎亦日更破万!

  其中,首订过千之后,每多百订加更一章!

  诸君掌中订阅即催更符,章节多寡全凭你我共执笔!

  莫道前方无炬火,诸位便是光!

  且共赴盛宴,待来日把酒庆功时,傲然笑指登天榜。

  彼时座上客,皆是我辈脚下臣!

第84章 太监多情,剑走偏锋

  李雄是尚膳监总理太监,管采办事宜。

  采办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多人盯着了,油水也足,每日出宫,皆可贪墨些许。

  他很是谨慎,不敢吃拿卡要太多,毕竟积少成多之下,也能为日后养老积累不少的家资。

  然而.

  钱有时候真是追着你来。

  三年前的一个不起眼的早上,他一如往常出宫,本是正常采办蔬果,然而,却遇到了外臣送钱。

  而他只需要将皇帝喜好吃的东西告诉他们即可。

  这本来不是他这个采办太监能做的事情。

  但,他们给的孝敬实在是太多了。

  一月一千两!

  一年,那就是一万四千两!

  他得吃拿卡要多久,才能攒够这么多钱?

  而且,只是透露皇帝喜欢吃的东西而已,算不得什么罪过。

  加之,这些人肯下本钱,居然用扬州瘦马色诱他,与之对食。

  当那美人出现在尚膳监太监面前的时候,他的老二,似乎已经认定了这个女人。

  而他亦能通过征服这女子,再次获得成为男人的尊严,就算是无稽之谈,也能稍稍慰藉。

  我李雄虽是太监,但也有女人!。

  渐渐,李雄由只透露皇帝喜欢吃的东西,到透露皇帝的饮食情况,他拿到手的钱也越来越多,被外臣攒着的把柄,也越来越大。

  到了今日,他已经是从这个贼船上跳不下来了。

  辰时一刻,李雄带着尚膳监采办的太监,持尚膳监牙牌及户部核发的“关防文书”(通行证),经东华门侍卫验明身份后出宫。

  寻常采办,东华门外的内市便可满足。

  至于其他珍馐,如南苑鹿圈专供的鹿肉、鹿茸,由南海子猎户直送内市,并不需去南苑采办。

  “按着册子上的采办,若是多了一点,少了一点,小心你们的性命!”

  李雄一通恐吓,随行的太监被吓得脖子都短了一截。

  “干爹,我们一定将差事办好!”

  见几个义子尚还机灵,他在一边警告道:

  “说清楚了,采买可以捞点油水,但自己把握,若是被发现了,丢了脑袋,别怪干爹我没提醒!”

  言罢之后,他则是坐上两人抬小轿,朝着灯市而去。

  灯市在东四牌楼供应珍稀食材,如辽东人参、福建银耳,商贩可持“皇商帖”交易。

  小轿穿过东四牌楼的石雕牌坊,扑面而来的是脂粉香混着炭火焦香的市井气息。

  “借过!”

  一队推着独轮车的脚夫吆喝着,车板上赫然是南海子连夜送来的冰鉴,里头隐约可见鹿腿血渍。

  李雄的轿帘掀起半角,目光扫过西侧挂着“苏记茶食”幌子的铺面。

  这是晋商安排的暗桩,门前摆着的三筐冬枣,但上面被红布盖住,这是接头的暗号。

  当轿子拐进茶食铺后巷时,两个戴毡帽的力夫突然抬起蒙着油布的箩筐横在巷口,恰巧挡住巡逻五城兵马司的视线。

  巷底灰墙忽开暗门,穿程子衣的掌柜袖着手迎上来,腰间蹀躞带上悬着的鎏金算盘叮当作响。

  “李公公可算来了。”

  他压低声音,眼底闪过些许热切。

  将尚膳监太监迎入堂间看座看茶之后。

  他袖中滑出半截盖着户部火漆的密函。

  “南边新贡的暹罗紫米,烦请您给尚膳监的册子添几笔。”

  说话间,隔壁书肆传来醒木拍案声,说书人正高声讲着《英烈传》,将暗处的交易淹没在市井喧嚣中。

  李雄心中稍有疑惑。

  “叫咱家过来,便只是要进贡暹罗紫米?”

首节 上一节 75/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