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110节

  摊主好奇:“郎君也听人说的?”

  江涉收回掐算的手。

  “我猜的。”

  ……

  ……

  兖州刺史,带着兖州大小官员,在城外恭迎圣驾。

  远方,一片皑皑白雪中,浮现出一道庞大的灰影,宽阔的官道上,车马望不到尽头。

  地面传来震响,马蹄声如雷鸣。

  最前是开路的骑兵,前后绵延数十里,骏马踏过兖州新雪,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奔腾而来。

  后面,文武百官穿着各色的官袍,三省六部,御史台,九寺五监的官员倾巢而出。

  井然有序,车马如流。

  更夹杂着不同服饰的外国使节、小国首领、王室子弟,骑着骆驼或骏马,好奇地望向眼前的城池。

  更外围的地方,是御厨、太医、马夫、工匠、杂役,人数比兵士还多。

  兖州刺史眯着眼睛。

  站的腿脚都麻了,终于等到最紧要的地方。

  被金甲卫士和禁军层层环绕着地方,华盖如同移动的云霞。日光下,雪地银光湛湛,映照着巨大的旌旗、伞盖,团扇,闪闪发亮,耀眼庄严。

  附近的卫兵,执斧、钺、戟、槊,威严华美。

  这是皇帝的銮驾。

  兖州刺史连忙迎上前,带着下面人行了大礼。

  “参见圣人——”

  内侍躬身,在銮驾旁低语几句,过了一会,那内侍向兖州刺史走来,声音带笑而有力,道:

  “可以入城了。”

  天子驻跸。

  整个兖州都热闹起来。

  兖州上下官员都警醒着神。各个坊,各个县城,都派人日夜巡查,不敢疏忽怠慢。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再被御史台那帮言官捉住参奏,可够他们连贬三级的了。

  而天子爱重兄弟,愿求名医来医治的名声,也在附近几州传来。

  一日之内,就传遍了兖州大街小巷。

  行宫内。

  终于有了歇息的地方。

  一路上奔波劳顿,岐王显得面色更为苍白。

  一群太医、道士、和尚,紧紧把岐王围住。

  皇帝不仅派来了医士,甚至还把随行的那些有道之士请来,瞧瞧岐王的病症,如何能治好。

  众人议论纷纷,各显本领。

  有的摸脉。

  有的观面色看舌苔。

  甚至有的自称可以望气。

  其中,有个须发尽白的老者瞧了一眼,皱起了眉。伸手掐算一二,更摇摇头。缓步走出殿内,不与这些人一同挤。

  宦者看到,忙追了上去。

  【求月票】

第109章 骑驴行万里

  宦者忙追了上去,在身后请教问:“老丈缘何离去?”

  那老者笑笑,摆手与他说:

  “不过是力微才疏,不能救人,感到惭愧罢了!”

  宦者方才看到了,可不觉得老者是这样想的,面前这老人他并不认识,但须发尽白,一看就是高修。宦者又问起:

  “老丈方才为何摇头又叹息?”

  老者道:

  “见人死之将至,心有所感。”

  宦者吓了一跳,这话可不是能直接说出来的,他左右瞧了瞧,看到附近无人,都在忧虑着岐王身体的事,并无人注意到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老丈慎言!”

  老者抚须,自嘲道:

  “不过是牙齿都掉了老头子说话,内侍何必当真?”

  宦者打量着这位老者,胡子花白,头发蓬乱,瞧起来随心所欲得很。身份又不明,不知是如何混进队伍,还能被圣人请来的。

  老者也注意到他的打量。

  笑着扯了扯皱巴巴的衣襟,那衣裳抚也抚不平,他干脆也不多管。

  “若无事,宦者便回去吧。”

  宦者行了一礼,就要转过身,继续去照看岐王。

  余光瞥到老者从房檐下牵出一头雪白的驴子,骑在驴上,脸和驴并非是一个朝向,衣袂仿佛也飘逸起来——

  他惊了一下。

  白驴,老者,与他心中,某位高道术士的形象重叠起来,全然是老神仙一样的人。

  宦者忙疾步行到前面,挡住老者的去路。

  “小的不识得真人面!”

  老者叹息。

  “老头子而已,有什么脸面可让人见到的,内侍认错了。”

  宦者这下不肯让老者走。

  老者无奈,愁的揪掉了几根白须。僵持了一会,他伸出皱皱巴巴的老手,招手。

  宦者恭敬听着。

  就听到老者含混的声音——

  “岐王本是有段缘法,虽不至痊愈,但也可好受些,多活一二年。”

  “他自个儿丢掉,有缘无份罢了!”

  “既然已经丢了去,想要找回来,却是不可能了。世上没有人有这么大颜面,能让老天延寿给他。这话你也莫与旁人说去。”

  “你只记得这番话,对上官和大王都莫讲,不然人家恼羞成怒……你呢?”

  老者拍了拍宦者的心口,笑与他说:

  “小命要紧。”

  宦者愕然。

  他还要再说什么,身形却像是被定住了,再难行动,只能看着老者倒骑驴背,哼着曲子,心情颇好,一步步走远了。

  身影消失在奢华的行宫中。

  不见踪影。

  过了整整一刻钟,宦者才感觉身子能动弹起来。

  宦者愣了一会,飞奔回殿内,急匆匆看着一众太医和民间大夫围绕着岐王,讨论病情,斟酌药方,甚至在偏殿,已经有人意见相左,吵起来了,声音激烈。

  而岐王处于一众大夫,僧道中间。

  闭着眼睛,面色灰白。

  旁边有相识的内侍,拽过他问。

  “乐楼,你做什么去了?方才怎的没看见你。”

  宦者张了张嘴,正想要说他方才看见位高人,得了几句话,知道岐王真是命不久矣了。

  心头忽地一跳。

  看着对方关切的眼睛,宦者乐楼有些犹豫。

  过了一会。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

  “我方才想着外面风怪冷的……要是吹到大王就不好了,正要去拉上帷幕。”

  与他相熟的内侍也不过是随口问问,得了话就点点头,继续做自己的事。根本没注意,殿内遮风的帷幕未曾拉上。

  宦者松了口气,又看着满殿僧道,医者来去匆匆。

  他悄悄打量着靠坐在床榻上的岐王。

  心里不禁想起方才那位说的话。

  岐王可是大王,睿宗的子嗣,当今天子的兄弟,身份贵重。性情风流文雅,与圣人一向亲厚和睦。

  如今岐王病重,圣人一纸诏令,天下的名医异人都往兖州来。

  这样的贵人,居然还会丢掉缘法?

  什么缘法这样金贵……

  ……

  ……

首节 上一节 110/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