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128节

  正当抬棺欲下之时,众人忽觉一阵头晕。

  再回过神,坟已被他们填平。

  欸?

  定然是兖州冬日的风太冷,吹得他们头疼,才感到有些晕。

  挽郎和随从们踩着纸钱回去了。

  有的瞧见那纸扎漂亮,袖子里顺了两样小件,预备有机会卖到凶肆去。这东西卖价贵,也可换几个钱花。

  老者抬起手来。

  棺木打开,一个黑赤僧衣的和尚躺在那里,衣裳与之前更华贵了一些,也没有血污,想来是有人仔细捡过尸骨,重新换了一件僧衣。

  张果老仔细瞧了瞧,吐出一口气。

  “幸而现在是冬天。”

  和尚不解。

  问:“若是夏日如何?”

  张果老抚着须子,笑呵呵道:

  “那该生蛆喽……”

  旁边的和尚心绪复杂,不再说话。

  江涉失笑。

  他带着探头探脑张望的猫儿,往远处走开几步,对老者拱手,道:“果老动手吧。”

  “那小老儿今日也展露一回。”

  张果老伸出手来,拍在和尚的肩上。

  虚虚的身影道道碎去,在天地间漂泊。

  冷风中,可听到张果老的笑声:“前几日,我将你周身生机断绝,那傻东西还当自己力比项籍,能一刀割下脑袋,哈哈!”

  “今日该回去了——”

  天地间生机牵引起来。

  和尚已经吃惊,却已经说不出话来。

  让人生机断绝,又涵养住尸身,让死者复生,简直闻所未闻,匪夷所思。

  张果老面色也有些苍白。

  这老头子只会哈哈大笑,说着好麻烦。其中难处,他一字也未曾对和尚讲过。

  更未对江涉求援。

  很难想象,能有人为了半筒水的恩情,要救人三命。

  和尚如今听不见。

  张果老低喃起来,笑对江涉说:“人情债还起来果真麻烦。”

  他嘴上咒骂个不停。

  又说。

  “这和尚死脑筋,在山里我就该看出来,笨的很,他以为自己学的是正法,就想救人性命。这下好了,救人老子,被儿子砍死了。”

  “蠢货,蠢货!”

  张果老白着脸,哈哈大笑。

  “趁和尚听不见,老头子多骂几句。”

  “先生不会见怪吧?”

  “岂会?”

  他瞧张果老艰难,伸手取出瓷瓶,打开塞子。老者立刻感受到,天地的生气都往上蹿了蹿,生机翻涌。

  张果老眼皮一跳,忙拦住江涉。

  “先生莫要动手!”

  见到江涉停下动作,他才松了口气。

  “先生这样是能帮他,只是这甘露浇下去,这和尚说不定会延寿多少年,老头子保他三条命就够了。”

  “旁的不必求!不必求!”

  寒风凛冽,吹动几人的袍袖,猎猎作响。

  又过了几刻,终于一魂不少,归位还身。老者把和尚的头小心放在身子上,正正经经对好。抹了把汗,唤道:

  “醒来!”

  棺木里,和尚迷蒙睁开眼睛。

  人缓了几息,就要对老者叩拜感谢。

  “何必如此?”

  老者避开,他道:“江先生还是漏了一缕生机在外,叫你得见,与其谢我,还不如谢过先生!”

  和尚知道恩重。

  对两人都拜了拜。

  老者脸上没有刚救活人如释重负,而是四下望了望,终于瞧见江涉之前剪出的纸人落在雪地上。

  小心揣入怀中。

  一切做完,张果老擦了擦额上的汗意。

  他指使道:

  “和尚,这是你的棺材,你去把棺木盖回去,再埋土里。”

  又看向江涉。

  张果老神情复杂起来,感慨道。

  “先生真当我是好友啊……”

  ……

  ……

  之前月票番外好多人投错地方,没有看到,拉了个书友群,感兴趣的可进来看看。顺便,你们可以帮我想想十月初的月票番外写什么了……

第125章 石神娘娘庙大变模样

  城外。

  雪地里,一个年轻郎君慢悠悠走着。在他旁边,是个骑着白驴的老头,再往后,有个穿名贵僧衣的和尚,跟在两人身后走。

  行人再一看。

  雪地上还有个不大的黑猫儿,蹿在最前面,蹲在石头上舔着爪子,等人走过来。

  那推着板车的乡下小贩不由多瞧了几眼。

  这几人真怪。

  走了一会,他还能听到几句话声。

  “试着走走,脑袋还晃不晃……”

  小贩听的一知半解,没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冷风又吹紧了,他忙攥住板车,把上面的盖子压严实,莫叫冷风吹漏了热气。

  等走到几人身边,小贩好奇打量着他们。

  “郎君也是往前面庙子走?”

  江涉停下脚步,看着这推着板车,气喘吁吁的小贩,他放慢脚步。

  “足下是要去庙子?”

  “是,是,”小贩低着脑袋,顶着风,攥着板车的手冻得通红,他喜滋滋地说:“郎君也听说石神娘娘庙的厉害了?”

  “是。”

  两人搭话间,那土庙就更近了。

  已经并不只是一间土屋,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庙好似被人修缮过,原本不大漏雨的草棚被人寻来好瓦盖上了。

  边上还搭上了几个彩棚。

  行人拥挤,原本那枯枝的老榆树也不知道被谁好生打理了一番,系上了彩绸。

  庙前,十几个人在前面跪坐,小案上满是纸墨。

  还有许多人远远瞧着,不只是那几个避风雪的行人,好似小半个兖州人都来瞧热闹了。

  江涉感慨。

  “大变模样了啊……”

  江涉身后,那贩子把板车一路推过来,脸上团起笑意,掀开一路上盖得严严实实的盖子,面香飘散。

  “现做的胡饼——”

  “热气腾腾的胡饼——”

  小贩瞧着庙前黑压压的人,咽了咽口水。

  他大着胆子吆喝。

  “五文钱一张——”

  江涉笑问:“不怕卖不出去?”

  小贩压低声音。

  “不瞒您说,要是卖不出去,我就运到城里,两三文一张总能卖出去,这庙里人衣裳穿的都好,指定有钱!”

  江涉赞道:“好想法。”

首节 上一节 128/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