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26节
“今日为君成道之日,所修乃是正法。群山之鬼畏之,山间精魅敬之,飞禽走兽师之,如我等山神之辈,也与君结交。”
“前些日,我以螳螂飞鸟,为君讲道。今日该是君来论道了。”
地祇和缓了些。
又忙问:“仙人可有指路予你?”
老鹿山神抚着袖中鹿神像。“断了我与卢家的因缘,往后各修己道。”
地祇点头:“早该断了!”
他听着有些心向往之。
叹息道:“可惜今日,仙人未至。那样的高人,怎的却无缘得见……”
“罢了。”
地祇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踏到月色下,为众生讲道。
山神地祇为一地神灵,身份尊崇,道法高深,寿数超凡,不是座中那些客人可以相比的。因此这番对话,除了两神,其他在座的山鬼精魅都未听见。
自始至终,不闻仙迹。
“今日所讲之法,乃是开蒙启灵,于混沌中解脱之法——”
“为人身者,有内外二丹修法。修内丹者,炼化精、气、神三宝,结为金丹,阳神出窍,与道合一。”
“修外丹者,金液炼形,金石不朽,长生不死,服之可以升天。”
“但这俱是人族学仙的法门。”
“我等为妖、为灵、为鬼、为山魅。生来寿短,浑浑无所知,又浑浑而逝,终其一生,多数不能超脱死生之命。”
“更罔论逆凡修道,踏入道途。”
走兽愀然。
一赤狐心中触动,不禁流下泪来。
他们中有半数,都是寻常走兽阴鬼出身,浑浑噩噩未开灵智时,已见父母、同胞弟兄姐妹身死。
或死于山间猎户;或死于猛兽捕杀;或皮毛鲜亮,集腋为裘。
地祇叹息,继续说着:
“然,生为灵异,自有山川水泽护持。”
“或居一宝地,炼化日月为精,胸中一点真灵不灭,真灵旺则身存而生,真灵败则身亡而死,可求道也……”
“或行神祇香火道。是听颂经法,是接受人间供奉,抑或是高人点化……”
“皆可入道。”
地祇说完,为自己斟酒,润了润喉。为下面讲说的内容做铺垫。
竹林的叶片簌簌作响,风过林稍,只能听到时不时的蝉鸣,连鸟雀都已经飞走了。今夜,此地乃是鬼神赴宴游戏之所,传授妙法,讲道授业。
自然不会被凡人所知。
山中偶尔有逗留的凡夫,也三过竹林而不入,浑然不知临着十几丈远的地方,就有神祇传法。
便似老鹿山神那几日护持法度,不教院子被人察觉打搅一般。
唯有高天之上,半轮残月。
月光穿透竹林,照在盘据四周的精魅身上,碎影在风中晃动,或虎首,或狐躯,或蛇身,或鸟羽,殊为神异美丽。
外面传来细微的响声,地祇没有在意,只当又是一个路过的凡夫。他润过喉咙,正要再讲。
就见老鹿山神忽地起身,端着酒盏趋前。
地祇一怔,过了几息,才忽地明白发生了什么,引得白鹿山神如此重视——
那仙人来了。
只见月色下,缓缓走过来一个人。
一身青色衣裳,很低调的样子,唯有眉眼气度,见之忘俗。竹叶低伏,从他身旁划过。所过之所,污秽自避,不染尘劫。
地祇忽地想起曾经听道经有言。
“真人游行,所经之处,秽气消散,草木低伏。”
传说中的仙神,便是这般吗?
怔愣了几息,地祇方才回神,连忙上前,“见过仙人。”
地祇迎上,低着脑袋,不敢多加打量神仙,便看向仙神身后,跟着一白衣随人,背负长剑,也是气度不凡。
江涉环顾四周,举目所见,俱是精魅。
有天生山野灵性的走兽;有栖在林间,人两臂大小的青色异鸟;有半人半蛇的蛇女;有散落尾巴慵懒伏在地上的火狐;有抱着酒坛的猢狲;还有毛色黑黄相间,钩爪锯齿的猛虎……
另一侧,又有几人青面鬼体,衣饰宝贵如王侯,唯有身后黑影阵阵,才让人觉察乃是群山之鬼,为鬼中贵者也。
山神为江涉让座。
“我来迟了。”
“诸位方才是讲道法?”
不建议服用外丹,真的容易升天。
感谢“牛奶狐”3000点币的打赏,感动=v=
第27章 地祇上中下三等
见筵席之上神鬼满座。
四周猛虎盘卧,蛇蟒身长数丈,又有巨大的青鸟。那猛虎吊睛白额,口似血盆,李白见了一惊,过了几息,才定下神来。
缓缓吐出一口气。
前几日与老鹿山神论起鬼神的时候觉着兴致盎然。现在真正站在此间,见宾客随者皆是妖鬼,真有些悚然。
他离江先生更紧了些。
地祇忙道:“只略说了些解脱混沌的办法。”
顿了顿,颊上黑毛跟着立起来,地祇山魈犹豫了下,目有期待之意。
问:“仙人观小神修行如何?”
一言既出。
四下宾客这才知道这被山神恭敬对待的青衣人,竟是仙人。
猛虎压着虎爪,惊诧张皇,巨大的虎首上浮现出了惊讶,如人一般。那鸟也歪了歪脑袋,小心打量。四众精魅俱是如此。那群山之鬼骤然起身,行礼道:
“我等不识仙面——”
“见过仙人!”
江涉在打量着地祇。对方不自觉紧张起来。
这地祇是山中精魅出身,形貌类人。身量若巨人,有两人之高,面生黑毛,身似猿猴,反踵。
便是村人所言的山魈了。
村人口口相传,文人书而录之。传说山魈行于山间,畏惧爆竹,善偷盗东西。能人言,常于山野呼其名,应答者往往会大病一场。有时也潜入山下,夜入人家,擢小儿食之。
而眼前的,被不知多少年前的县令立为神灵。得封地祇,气态清灵。
是个有些道行的山魈。
在对方紧张的目光下,江涉笑了笑。
“尚可,已经入门了。”
得到这一句认可,地祇猛地松了口气,颊边黑毛重新顺下来,地祇忙着把神仙迎到自己的首座,低声唤灵鸟重新打好酒来。
又叫人过来重新布菜。
“把这桃子撤了,取百年朱果来。”
竹林之中,四周宾客都安静下来,不再像之前那样攀谈,而等江涉带着李白落座,抿了一口灵鸟敬上来的灵酒,他们这才略微放松一点。
“好酒!”
李白眼睛一亮,端着酒盏,打量着里面剔透酒液,隐约泛着金意。
酒香扑鼻,饮之大醉。
“这是何酒?”
地祇道:“这是松醪酒,与凡间的不同,是用松精的松油、松花,辅以山间珍泉酿造百年得来。只有几坛,愿与君尝。”
李白道:“多谢山君。”
地祇道:“若是山间精魅饮之,可抵一月打坐之功。”
李白问:“若是人呢?”
“凡人饮之,也可消去沉疴,延长些寿数。”老鹿山神在旁边抚须,笑着说,“小友运道倒好。”
“这样神异?”
李白惊奇。
江涉也品着灵酒,喝了半盏。难怪李白这样惊艳,味道确实好,清凉温润,酒香扑鼻。
酒水入喉,其中灵性青气,如滴水汇入东海,瞬息间不见踪影。
但总归是美酒。
或许可以问地祇要来方子,以后自己试着酿酿。
风吹竹林,有丝竹声。地祇山魈生怕怠慢,引动林间山鬼弹琴奏乐,声音清雅,飘飘扬扬,与月光相和。
而筵席之上,不见寻常饭蔬,只有山野珍奇的酒肉灵果,俱是珍馐。
凡人食之,可延年益寿。
宾客之中,许多远远看着上首。猢狲抱着酒坛的手不由松开,面对着珍馐灵果,头一次没了大快朵颐的心思。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