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30节

  江涉也慢慢习惯。

  只要他想,在下一刻就会出现在庙观门前。

  但只有一步一步走过的路,才是自己所见的风景。

  他大可有时间,慢慢去看。何必急于用道法赶路,错过风景之美?

  不然,恐怕就听不见这段吆喝了。

  他,元丹丘,孟浩然三人行在路上。

  元丹丘穿着道袍,让人瞧着稀奇,路过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偷偷瞧热闹。

  元丹丘早便习惯了,打量四周,开口说:“我们先从这边走,今日有集,最是热闹。”

  孟浩然在一旁。

  “太白是喝了什么酒?这样厉害。昔年晋时杜康酿酒,刘伶饮之,大醉三年,莫非是喝的此酒?”

  江涉笑。

  “此酒名唤三日醉,若是大醉三年,便应当叫做千日醉了。”

  “我看未尝不可。”元丹丘随口说。

  几人行了一段时间,一个半时辰后,就出现在清虚观前。

  门口站着一个穿着小袖道袍的道人,正立在树下数着钟声。

  听到脚步和谈笑,以为是游人至此。道人依然在树下站着,慢悠游望着天上浮云,心里跟随空灵庄严的鸣钟数数,不紧不慢。

  忽地听到唤声。

  “连岳道长?”

  “你这是等了多久?”

  连岳偏头看过去,是元丹丘三人,元丹丘站在右侧,左边孟浩然他是熟悉的,中间却是个生面孔。

  行了这么久山路,元丹丘和孟浩然鞋底都踩了不少灰尘和泥土。

  这人衣裳很干净,一点尘埃不沾。

  连岳道长收回目光,移动了下腿脚,缓慢走过去,笑笑:“没多久。”

  他道:“客人请随我来。不知这位是……?”

  元丹丘走了那么久,身子很累,却神采飞扬,心中爽利,丝毫不见疲态,他被连岳道人带着,几人一起迈进庙观。

  “江郎君,这是连岳道长。”

  元丹丘又侧过身介绍江涉。

  口吻带上敬重。

  “这位是江先生,便是我上次同你说过的高人。”

  连岳道长眼睛略睁大了大。

  一时说不出话。

  收到了很多月票和推荐票,谢谢大家

第31章 君莫惹祸上身

  连岳道长看着江涉。

  好半晌才开口,不知在心里想了什么,语气也格外慎重了许多:“江先生好。”

  “道长好。”

  “江先生是来清虚观参加法会?”

  “跟着一起瞧瞧热闹。”

  连岳道长还想多问几句,想请这位指点一下自己修行。但想着是初次见面,说的太多有些冒犯打扰,便也没多问出口。

  连岳道长的人缘很好,一路走着,不时有香客和道人童儿与他问候。

  “道长,上回你让俺煮的黄芪水还真好用,俺娘有劲能下地了,就是药铺里的黄芪忒贵。”

  “改天我给你画个样子,黄芪在山里不少,仔细寻寻,总能找到,炮制方法也简单,回头我与你写个方子。”

  “俺谢谢道长。”

  “客气了。”连岳道长说,“像是居士腿总酸痛,也是因为活的干的太多了,当歇息歇息,艾草居士也认得,采几束回去晒干,用这个煮成药汤,泡脚是最好了,可温经通络。”

  “道长有大学问。”

  连岳道长笑笑,并不居功。

  “跟药铺里罗郎中学了一些,只是些微末的本事。”

  江涉从门口走到正殿,想着元丹丘结交的人都算品行不错。道观里人不少,他跟随着走进来,连岳道长本想带着他们走到前面去。

  江涉道:“江某便不去跟着拜了,跟人挤着也有趣味。”

  “道长去前面就好。”

  说着,在后面找了个地方站着,跟人凑在一起,听着他们说话,偶尔自己也闲聊两句。站在后面看前面的科仪,刚刚好。

  方才走山路的时候江涉便发现了,这山有些熟悉,就是前几日地祇设宴的山。

  也不知这山上近百个道人,坐卧起居。

  有没有发现山中精魅,夜宴长歌?

  ……

  ……

  清虚观香火旺盛,江涉自己坐在一边,难得身边无人,松闲自在。

  不远处是三四个读书人,二十出头的年岁,戴着垂脚幞头,白色或是素色麻布圆领袍,脚穿布履。正在叽叽喳喳议论。

  这些读书人见到江涉在侧,瞧着气度也好,便攀谈起来。

  其中一个穿着白襕袍,长脸的问:

  “阁下是来上香的?”

  “跟着朋友一起瞧瞧法会,敬香就不必了。”

  “哈哈,在下也是。不过,这清虚观的斋饭极为好吃,份量又足,八文钱一碗,阁下晌午可以尝尝!”

  “多谢告知,正好未用早饭。”

  那说话的长脸书生又道:“在下戴修,字子文。阁下气度高华,可否请教姓名?”

  “在下江涉。”

  “江兄。”

  戴修就把身边另外三人介绍给江涉,他们远远瞧着几个道士用艾草、菖蒲浸泡的“法水”洒净道场,净化晦气。

  戴修说:“江兄可听过陈家村的怪事?”

  “何事?”

  几个书生便七嘴八舌开始说:“陈家村有两个猎户,在这山上发现了神仙。”

  “就是这黑石山。”

  “王兄所言甚是,那人我打听过,我家舅兄就是陈家村人。遇仙的人名字叫陈二牛,是个普通的村汉,进山也只是为了打点野食。”

  “他带着侄子进山,因为追一头野彘在山里待了一宿,正好见识到妙处,半梦半醒的时候听到宴席吃酒声,还能闻到飘着的香味,时不时听见几句夹杂的碎语。”

  “他仔细听了一会,好似是深夜精怪在论道行。”

  江涉回想他看到自己手札上的记录,那两个村中人整个晚上应当是睡着了才是。醒来时筵席已经快要散尽了。

  如何在夜深细听论道?

  几个书生绘声绘色跟江涉学说。

  “宴会上有个猛虎说:‘他一月要食一人,已经食了整整三年。’”

  “旁边的狐狸说,‘曾经魅惑村中大户,哄去了他们家金银,钱财耗尽之后,就把那家小儿的心肝掏出来补身体吃,已经吃五副,故而皮毛光艳。’”

  “这些猛虎和狐狸说着话,没想到会被别人听见。宴席上谁也不知坐着个神仙,等这些山间精魅,鬼怪魍魉说完自己都做了什么,道行如何高深。”

  “神仙便开口,‘诸君观我道行如何?’”

  戴修说得津津有味。

  几个书生也看向江涉,目有期待。

  江涉了然。

  他笑笑,便问:“后情如何?神仙是怎么说的。”

  戴修心满意足,眯着眼睛,手抄袖中,继续说,“猛虎道,‘阁下瞧着不凡,难道吃了更多人?’”

  “狐狸精也如此问。”

  “在座精魅都看过来,想知道这人都做了什么。”

  “却不想那神仙从袖中抽出一把剑,一下子砍掉了那猛虎的脑袋,虎首落地之时,虎眼仍在转动,落刀极快。”

  “神仙道,‘我唯有一个本事,能把诸位妖邪斩之。’”

  旁边一个瘦高的书生姓王,补充说:“听闻那猛虎只最后发出一声长啸,震动山林,就死了。”

  江涉想了想。

  “这是那两个猎户真实听到的?”

  “确真无疑。”

  江涉又问:“若是猛兽食人,一月一个,狐精骗财,为何襄阳不见少了百姓?也不见几家听说因此败落?”

  戴修道:“江郎君实不知,别人家我是不懂,但就在襄阳县,有个卢家却因此败落了!”

  “我听闻是人祸。”

  “人哪有这样蠢的,必定是精魅作祟。”

首节 上一节 30/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