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43节
猫一面吃,一面小声打着呼噜。
和这些驿夫想的不大相同,江涉一行人本来是可来可不来,听说这里闹鬼,才觉着有趣,往前头凑一凑。
而做生意的人,最看重的就是钱,行商们付过了钱,今晚定然是舍不得走的。
下个邸舍在十里之外,两个书生胆气不足,自然不敢在深夜独自前行。
天色渐渐黑了,风云低垂,风吹着林间,悉悉索索发出响声。
驿卒两个站在一块,在门口点起灯笼。
他们望了望外头,不见来人,合拢大门,落上门闩。
今日遇上豪客,得了一吊钱,除去菜钱和住宿费用还剩下不少。他们难得不惜费,室内也掌了灯,燃起烛火。
烛光被风轻轻吹着。
细细闪烁,忽明忽暗。
众人吃完了晚饭,桌上一片狼藉,不知为何,堂屋里用饭的人没一个走的。
僧人在低头看书。
两个书生坐在一起,贴的很紧,互相靠着,生怕有鬼风钻进来。
人最多的行商们谈话声越来越低,用筷子夹着剩下的残羹冷炙,一口一口食不知味往嘴里送,偶尔低头喝两口酒水。
驱驱心底的寒意。
堂屋这用饭的地方是人最多的,回了住处,就与人分开了。
江涉打量着那些客商,看着他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李白胆子一向大,端着酒杯,打量着四周。
元丹丘压低声音。
“如何,瞧见了什么?”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追读=v=
第44章 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李白看了看前面合上的大门,只能感受到阴沉沉的黑气从外头不住钻进来。
点了下头。
堂屋内,客人都有点悚然。
客人交谈的声音,不由盛了几分,为自己壮胆气。
“哈哈,这批货到时候要运到洛阳去,那些富贵人真是有钱烧的,我上回去,看见有位公子花几百贯钱,就为了买个香。”
“那还是次品,上品恐怕只有圣人用得起。”
有人端着酒盏,说:
“我听说那香也不是单独用的,那些富贵人家,都学着合香,说是可以辟邪入静,引动仙真……别说,那味儿是挺好闻。”
“那得卖多少钱?利算几何?”
“你问我我问谁去,这辈子我也没熏上一次香。”
那人说着话,攥着酒杯的手已经有点抖了。
和他说话,坐在对面的那人,手上拿着筷子,想夹起一片肉,手直发颤,半天也没夹起来。
室内渐渐有些冷了,带了丝凉意。
外边风很大,风吹树林,能听到门前灯笼被风吹得不住晃动的声音。
贼风从门缝钻进来,室内烛火不住地摇颤,闪烁不定。
明明暗暗,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咣当——”
杯盏一个没扶稳,碎在地上。
那人吓了一大跳,险些就要跌在地上,两个书生也被吓得一激灵。等那客商哆哆嗦嗦坐稳,半天才回过神。
抬着脑袋,看向驿夫,想问一个碗是多少钱。
客商嘴唇颤了颤。
却问出口:“这、这……你们这的鬼是怎么回事?”
驿卒的脸色比哭还难看:“若是我们有法子,早就找人作法驱邪了,何至于这样日日担惊受怕。”
客商立刻看向那剃度,正在读书的僧人,那人身前的包袱浮现出淡淡的金光,给人极大的慰藉。
“法师!法师!您看这鬼……”
又看向元丹丘。
“先生是道家的吧,外出游历,定然本事不小……在下求您援手,救我等一救!”
江先生就坐在旁边,元丹丘倒没有很骇怕。
但要元丹丘用“道法”“本事”救人,那大伙几乎是离死不远了,元丹丘自己恐怕比其他人死得更早。
他只是有些家财,鬼又不看钱。
忽地。
烛火灭了。
僧人闭上眼睛,开始念着佛号和经文。
众人心头一紧,有人更是承受不住这样的惊吓和压力,痛哭了出来,不住地叫驿夫救他们,连声埋怨,又哭又喊。
那些驿卒似乎是躲起来了,也不见踪影。
有人大声咒骂。
“他娘的,这算什么事?”
“狗獠奴,真要害死老子。”
僧人身前包袱,淡淡的金光在黑暗中细细闪烁。
很快,熄灭了。
众人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从院子外面,缓缓传来脚步声。
风声近了。
……
……
“法师,外面的鬼能否被超度?”
一片寂静中,江涉开口。
众人听着他们两人说话,此时一片压抑之中,听到人说话的动静都觉得珍贵。
法师是对精通佛法僧人的尊称。
比如这个时候,唐三藏就被称作三藏法师。
而大多数人对道士的称呼,唐代也明文有记载,《唐六典》载:“道士修行有三号,一曰先生,二曰法师,三曰律师……”
那僧人睁开眼睛,看向问话的人。
灯火已经熄灭了,好在他记性很好,大致记住了堂屋内人的座次,问话的是刚来没多久的行客,和那穿道袍的是一伙人。
之前遥遥看了一眼,只见对方一身青衣,气度难得,似乎是抱了只猫出来游历。
倒是不曾想胆子这么大。
“贫僧不知。”
僧人解释说:“此为徘徊之鬼,滞留人间,有三种本事,法器毋用,贫僧只能竭力。”
江涉问:“是哪三种?”
僧人答:“一曰迷,二曰附身,三曰咒言。”
堂屋内灯火已经熄灭,众人骇怕,不敢出声,怕招惹不干净的东西。
只听到两人的交谈声。
僧人说的很细致:“迷者,通过幻术或言语惑人,旧时常有记载,有鬼魂化作妙龄女子或是老翁老妇,欺骗行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本领。”
“附身,藏身与人体,然而,这等鬼魂道行不够高,往往畏惧火光。”
“此等徘徊之鬼前来时,每每熄灭灯烛,毋伤其身。”
众人听到这句,脸色难看。
室内如今就漆黑一片,屋里点着的烛火忽然就灭了,只听到脚步声,门外的灯笼虽然看不见,但估计也是灭掉的。
僧人继续道。
“所谓咒言,便是预知灾祸或施加诅咒,坊间常有传奇故事,郎君应当听闻过,有时成真,有时是假。”
“鬼盛于人便为真,人盛于鬼便为假。”
“不知今夜鬼影前来,是为戏弄,还是其他缘故了。”
江涉听的认真。
他对鬼魂,之前是不搭理居多。蜀中那些鬼倒也识趣,没有打搅过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详细的说法。
“多谢法师。”
“敢问法师上下?”江涉问法号。
僧人双手合十。
“贫僧智圆。”
他目光重新放在大门前,闭上眼睛,听着脚步声,口念佛号。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