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71节
再拐过两个街口,霍然出现一道院墙,见一片青瓦。
弘道观到了。
迈入门槛,便见到庙内站着两队护卫,远远瞧着有几十个人,绕过几间殿宇,内侍手轻脚轻,悄不做声地把人带到弘道观最大最奢华的院子前。
叉手礼道:“客人,这便到了。”
内侍说完,进去请示。
李白跳下马车,四处望了望,弘道观很是气派,这院子人最多,一大批护卫、亲事府官员、数不清的仆从……都聚在一起。
还有一对朱漆团扇、一对青缯盖伞,被人捧在门外,遮挡阴凉。
这是岐王出行的仪仗。
因为是去道观,应当简朴一些,已经精简过的了。
弘道观的道士们三三两两站在远处,见到几位客人,遥遥行了一礼,聊作心意。
三水和初一也对那些道士们挥手。
李白低声问元丹丘。
“你说先生现在在何处?”
元丹丘也看了半天。他想了想:“可能是在院子里练字,喂猫。”
“也有可能……”
他压低声音。
“便是在这道观里。”
前面的中年人和两个小弟子也听见了,都扫了好几眼四周,殿宇檐下的铜铃在风中被吹的左右倾斜,叮当作响。
院子里有一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绿意葱葱。
真若是前辈在……
应当是在何处?
属官匆匆推门而出,他是中品官员,笑着与几人见礼,一团和气:
“这便是云梦山的贵客?请进,请进。”
岐王已经拔了银针,披戴好衣服,靠着凭几闲坐。李白一见,看到是个面色苍白的中年人,皮肤细腻,气度慵懒高华,虽是病弱,依然可见天皇贵胄的贵气。
“几位请坐。”
岐王嗓子有些沙哑,“本王身子不大好,就不起身了。”
他笑道:
“本王听闻弘道观中有许多神异本事,得了仙家真传,又见几位这段时间住在观中,故来一邀。”
“今日只谈修行事,不谈凡俗富贵!”
“客人不必拘谨。”
中年人带着两个年少的徒弟坐下,李白和元丹丘也盘腿坐下。
李白打量着岐王,人倚在凭几和软枕上,精神气弱一些,面色微黄憔悴,没有血气,声音沙哑,呼吸声也重。
瞧着比老鹿山神还要病弱。
岐王问:“世上可真有延寿之法?”
这话一问出口,三水和初一感觉,师父好像忽然不大高兴。
中年人肃容道:
“未曾听闻。”
岐王皱起眉,这与他听说的不大一致,王府属官可是说云梦山的人常常八九十岁了,依然黑发如初,面目如壮年人,而弘道观的道士已经老死了两回。
他又问:“那可有治病的良方?”
中年人说:“我云梦山对医术少有涉猎。”
岐王不见怒火,他打量着这中年修行人,黑发光洁,梳着道髻,瞧不见一根白发。
他问:“听闻君十几年前便来过弘道观,彼时与现在,瞧起来并无分别。”
“可是修行的缘故?”
中年人没有否认。
“是如此。”
岐王来了兴致,撑着凭几上坐正了些,眼睛盯着中年人。
“本王可能修道?”
中年人目光落在岐王身上。
这是人间的王侯,当今圣人的兄弟,天潢贵胄。如今四十岁左右,放在云梦山上,还是小辈。
“可以!”
李白和元丹丘看过来。
岐王呼吸都粗重了几分,身子不由往前倾。
“那要如何……”
中年人缓缓说:
“可以修道,不过……未必可以入道,更未必可以得道。”
“天下众生,无分卑贱富贵,也不论是人身,还是走兽,都可入道。”
两个徒弟也仰起头,看着师父,眨了眨眼睛。
这话前辈刚说过……
岐王脸上浮现出失望。
他很快调理好,犹问:“那要如何去修?”
“古人有言,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修道也是如此,颂道一二十年,自然能感悟天地的道法。”
岐王:“有没有快些的办法?”
说着,微微咳嗽起来。
“请大王抬起手臂。”中年人说。
岐王不知他要做什么,伸出了刚被银针扎过的手,就见这人如号脉一般,搭在他腕上。
几息之后。
岐王感受到一股极为轻盈灵动,让人浑身轻松的气机。
他不禁屏息,静静体悟。
很快,这种周身轻松的感觉消失了。
岐王怅然若失。
中年道人收回手,遗憾道:“经脉已经闭塞了,修行不出什么结果,恐怕无法延长寿数。”
“这样……”
中年人说:“若大王心生忧虑,反而不好。我愿把山门调养吐息的道法传授给大王,强健体魄是足够的。”
岐王收敛面上的怅然神色。
“多谢高人!”
岐王手抬了抬,示意下人去备上礼物,他抿了一口参茶,笑问:“聊了许久,不知几位姓名?”
中年人语气悠然:“俗名已忘,道号青云。”
三水和初一终于被问到,在旁边叽叽喳喳,“我叫三水。”
“我是初一。”
李白和元丹丘也介绍自己说。
“在下李白,字太白。”
“元丹丘,字霞子。”
岐王不由停顿了下,看向最后那两个说话人。一个一身白衣,一个穿着道袍,方才他没怎么细看过这二人。
心中惊疑。
半晌。
“那首诗是你写的?”
岐王目光紧紧看向李白,问:“便是你,遇到了神仙?”
感谢“明末赵委座”“只求片石韩陵”的打赏~
俺来求票
第72章 嬴政梓棺费鲍鱼
岐王问的太紧迫,李白甚至听到对方心头鼓跳的声音。
也不可避免的,让他想到自己的仕途。
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
岐王是当今皇帝的兄弟,睿宗之后,与圣人情谊一向深厚。而且身体抱恙,对修道极有兴趣。
为了延长寿命,与皇帝举荐一个不能科举的商人之子算什么?
李白垂下眼睛,渐渐握住桌上的杯盏。
一时不动。
他说:
“大王多虑了。”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