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87节

  “二是如果沾惹到,可用桃木辟邪,或是用柳条艾叶祛晦。”

  “再若是更厉害,人病的重了,发了高热,性情大变,上面的法子都不奏效,可去附近的城隍庙、土地庙拜拜。”

  江涉问:“附近可有土地庙?”

  阴阳先生忙应下。

  “有,有。”

  “都有。”

  这边百姓都爱拜神,几乎每个县、每个乡、每个里都有“社”。

  并不一定都是西游记里那样庄严正式的土地祠,有庙祝和神像。许多“社”就是个小坛小祠,可以简单祭祀。土地神有的是当地死去的乡望、官员,也有山中的精魅,榆树槐树狐狸黄皮子什么的。

  江涉道:“那就好,可多去瞧瞧。”

  两人说了一会话。

  新郎官从屋内走出来,面上一团喜气,端着酒盏,依次与客人敬酒,笑的傻呆呆的。

  走到江涉这一桌前,特意多拜谢了几下,连声道谢:

  “多谢郎君,要是没有郎君,恐怕今日成婚要不好了……”

  他们小门小户人家,若是哪个亲朋在他大婚上撞了喜煞,往日情谊先不说,这得付多少药费才能治好呀……

  幸好有这位路过的郎君在。

  “客气了。”

  江涉也抿了几口喜酒。

  应和着满院的喜气,好似更好喝了些。

  婚宴上请的帮工应该是这家的亲戚,长得一样的圆圆脸,眯着笑眼,端着竹筐,里面沉甸甸压着蒸饼和胡饼,看到哪桌空了,就手快添上去。

  特意给江涉捡了个又大又香的。

  江涉实在是盛情难却。

  分了猫一些,又与李白一人一半分着吃。

  到了最后,这桌盘子里剩下的羊油汁子,都被人用饼蘸着吃干净。这年头油水可是个贵重东西。

  李白撑的不行,两人靠坐着听同桌人说闲话。

  忽地看着上空隐隐约约有着淡红的烟气,他揉了揉眼睛,仔细端详。

  “先生,你瞧到了没?”

第87章 玄宗难以接受

  江涉打量一眼:“这是喜气。”

  又说:“难得一见,这家人情和睦,兄弟之间又爱护,今日大婚每个人都很欣喜,才会有。”

  李白趁机多看了两眼,把样子记在心里,准备回去对元丹丘吹嘘。

  元丹丘跟山神这两日在钓鱼,听说云梦山的云霞里生着一种奇异的鱼,几人已经钓了几天了,暂时没上一钩。越是没上,就越有瘾。

  江涉坐在院子里,远远望着那素衣讨钱的老太太,身边人都远远避着。

  “我们等喜煞离开了再走。”

  旁边的阴阳先生也听见了,“先生真是心好。”

  江涉笑:“吃人嘴短嘛。”

  总要谢过这顿丰盛的喜宴。难得看了一场唐代的大婚之礼,江涉心情还是很好的。林家虽然并不富裕,但许多地方都很讲究。

  他方才听人闲话,女方跨门时的马鞍,是林二郎从同窗家里特地借的。

  意为平平安安。

  而那位娘子的青绿色嫁衣,也是自己绣的,上面有鸳鸯和连理枝,肩上披着红色的帔子。和林二郎的绛红袍子正般配。

  消食的功夫。

  江涉一面心不在焉听着客人们说哪家寡妇养汉,米价又涨了三文骇死个人。

  一面打开手札,瞧瞧有没有纸驴的后续更新。

  ……

  ……

  纸片淋了雨后,再也变不成驴。

  失去了最上乘的幻术。

  皇帝面色难看。道士司马承祯小心接过,仔细打量,一开始纸片上还隐约有斑驳的淡青痕迹,

  后面像是被雨水浸湿泡坏了,完全看不到淡青的踪影。

  顷刻之间。

  变回了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纸。

  再如何沾染人气,含凉殿内,皇帝,道士,大王,公主,内侍全都摸过一遍,纸依然是好端端的。

  就像从没有过变幻之术,也没有过纸驴。

  只不过是一场大雨而已。

  这就没了?

  万安公主一声不吭,盯着那轻飘飘的纸片。仿佛短暂见识到了一个神奇的天地,很快又消失了,让人心中遗憾。

  过了一会,她听见阿耶问司马承祯。

  “上师,可看出来是何情况?”

  司马承祯行了一礼,说:

  “恐怕已经失灵了。”

  殿内所有人的神色都变了,太子李瑛皱眉,几个年幼的皇子公主错愕,皇帝靠坐在凭几上,并不出声。

  万安公主执拗道:“方才还好端端的。”

  司马承祯苦笑:“是如此,此物恐怕不能浸泡在水中,方才大雨忽至,吹了进来,这纸驴就失了灵性和变幻。”

  他把纸驴递给公主看。

  苍老的手指点在纸上,“公主请瞧。”

  万安公主默默盯着看,后面又插过几个脑袋,四哥和五哥也在打量,“上师要本王瞧什么。”

  “这剪纸之前是青色的。”

  司马承祯引着大王公主细看,“如今只见被浸湿的痕迹,不见半点青痕,上面的幻术已经消失了。”

  “啊……”

  万安公主垂着小脑袋。

  “真是因为那雨?”

  殿外日光照进来,打过皇帝的脸,一半在明,一半在暗,看不出神情和心中想法。

  皇帝问:

  “朕知道了,可能再取得?”

  司马承祯望着殿外的天空,此时雨霁云消,天色放晴,飞鸟抖擞羽毛,飞出林间,栖息在宫殿的琉璃瓦上,与屋顶的脊兽站在一起,闪烁光辉。

  方才那场泼天大雨,就像梦寐。

  司马承祯思索。

  对着皇帝,他缓缓道:

  “大雨匆匆而至,又匆匆而去,天地间,自有因缘。此处无缘,便是他处有缘。”

  “失了幻术,圣人还是圣人。”

  “统御十五道,三百二十八州府,千五百七十三县。”

  “此为天子之仪,人君之本。”

  “至于阴阳术数,非凡俗事。”

  “而治国,如同修身养性。老子言:‘游心于澹,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理。’《易》也说,圣人的德行,与天地本性相合。”

  司马承祯叉手作礼,说:

  “由此可知,上天并不需要言语,便可令人信服。无所作为,却能让万物生长。这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道。”

  “至于幻术、符箓、阴阳、占卜术数一类。”

  “陛下已经了解过,实在不是愚臣应该多言的事。”

  “天地间自有缘法。”

  这便是谨慎地劝说,君王莫要关注神神鬼鬼的虚无之道,而应该回到治国的本则上来。

  既然已经失去了上乘的幻术。

  那么对君王来讲,应该做的不是想要寻找高人身在何处,也不是继续求仙问道,而应该注重治国安邦。

  殿内很安静,没有大王公主说话,只能听到含凉殿汲水,雨幕淅淅沥沥循环的轻响。

  过了一会。

  皇帝道:“朕知道了。”

  “上师所言有理。”

  司马承祯松了口气。

  皇帝当场挥手,赠他宝琴、霞纹帔。

  第二日,万安公主便带着仪仗出门拜访上师。她幼年入道,为祖父祈福,虽居住在宫闱中,但也是不染尘事的方外之人。

  骑兵和护卫清道。

首节 上一节 87/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