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105节

  “确实如此。而且根据可靠情报,此人在数年前曾多次参与针对其最高领袖的军事叛乱,早已被削去兵权,赋闲多年,此次临危受命,恐怕……”

  “哈哈哈哈!” 一个狂妄的笑声打断了参谋的话。

  第六师团长谷寿夫中将毫不掩饰其脸上的轻蔑:

  “我笑那支那人无谋少智!竟然指派这样一个既无实权又无经验的老朽之徒来守卫首都?这简直是拱手将金陵送予我皇军。”

  其他几位师团长也纷纷摩拳擦掌,气氛热烈。

  “谷桑所言极是。”

  “支那军沪上新败,仓皇溃退数百里,早已是惊弓之鸟,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司令官阁下,请下令吧。我军挟大胜之威,必可一鼓作气,攻克金陵。”

  松井石根咳嗽了几声,面色有些苍白,周围的将领立刻关切地请他保重身体。

  “无妨,偶感风寒而已。” 松井石根摆了摆手。

  他内心中对这些同僚的狂热有些担忧。

  他深知,一支军队在经历惨败和长途撤退后,仍能保持强悍战斗力的例子并非没有——就在大夏,那支被称为“赤匪”、如今改编为八路军的部队,其前身就曾完成过堪称奇迹的战略转移。

  显然,即便面对看似有利的局势,他依然对那个给他造成巨大麻烦的对手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参谋立刻回答:

  “根据最新情报,方默已被晋升为第69军中将军长,其部编制下辖一师两旅,目前正于金陵城内及东郊紫金山一带休整补充。

  据悉,他已接收部分新兵和装备。按照编制,第69军满编约两万余人,几乎可以肯定会参与金陵城防。”

  “哦?方默还在金陵?” 松井石根的眼神锐利起来。

  会议桌下首,第3师团长藤田进中将听到“方默”这个名字,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他的师团在沪上被打得最惨,接近半个师团的兵力折损在方默手里,还损失了大量的战车、重炮等珍贵技术装备,此刻实在没有底气参与议论。

  其他各个师团长、旅团长的反应则各不相同。

  有的觉得司令官如此重点关注一个敌方将领是小题大做,认为方默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也有的表情凝重,显然方默的战绩让他们不敢小觑。

  松井石根继续追问:“那么,方默部队那些来源不明的战车、重型火炮,尤其是那种前所未见的超重型战车和火箭炮,查清来历了吗?”

  参谋无奈地摇头:

  “阁下,我们安插在金陵的内线确认,大夏军政部拨付给69军的都是常规制式装备。

  那些汉斯制式的战车、火炮,以及那些……古怪的重型武器,就仿佛凭空出现一般,完全无迹可查。”

  松井石根摸着下巴的短须,沉吟道: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纠结其来源了。无论如何,这些武器已经客观存在,并给我军造成了巨大损失。

  派遣军在沪上苦战近三个月,竟未能缴获方默部一门完整火炮、一辆堪用战车,这本身就说明了方默此人的厉害。”

  “他的部队,绝非寻常溃败之师可比。诸位,万万不可轻敌大意!”

  “嗨依!” 众将齐声应道。

  然而,像谷寿夫这样的人,表面答应,内心却极为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帝国已经占领沪上,获得了宝贵的陆上机场和前进基地。

  即将到来的金陵之战,帝国航空兵将投入数百架战机,掌握绝对制空权。

  他方默再能打,战车火炮再多,没有飞机,不就是只能趴在地上,任凭帝国空军轰炸的活靶子吗?

  大夏,还有成建制的空军吗?

  松井石根最后总结道:

  “金陵,是支那的首都,政治意义极其重大。

  我们已经占领了亚洲最繁华的都市沪上,只要再加一把劲,攻下金陵,必然能极大打击支那的抵抗意志。

  甚至逼迫其投降,诸君,努力吧!”

  “嗨依!为天皇陛下效忠!”

  前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中将,正神情复杂地看着被打捞起来、船体上破洞狰狞的“出云号”装甲巡洋舰。

  这艘曾作为他旗舰、象征帝国海军在沪上存在的巨舰,如今虽被捞起,却已彻底失去战力,只能如同废铁般漂浮着。

  他的舰队在沪上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出云”号被神秘鱼雷艇(鬼子至今不知是方默派出的蛙人)击沉;

  “川内”号轻巡洋舰和“五月雨”号驱逐舰被来源不明、涂着约翰/白鹰机徽的鱼雷攻击机击沉;

  “村雨”、“夕立”号驱逐舰遭重创;

  另有数艘百吨级炮艇被四行仓库内的重炮轰沉。

  如此惨重的损失,他这个舰队司令自然是当到头了。

第162章 方默:收缴船只?收个屁

  此刻,长谷川清正与前来接替他的及川古志郎中将进行交接。

  及川古志郎乃是一位坚定的“舰队派”将领,主张大力发展海军主力战列舰,与主张发展航空兵的“条约派”观点相左。

  “那艘鱼雷艇,只出现过一次。还有那些飞机……也像是幽灵一样,只出现了一次。” 长谷川清意兴阑珊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

  “我直觉认为,这很可能都与那个方默有关。当然,我没有任何证据,你就当这是一支败犬的呓语吧。”

  及川古志郎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关于突然出现的敌机和水下袭击,有众多海军官兵目击,他清楚这并非长谷川清为推卸责任而编造的谎言。

  但问题是,这些神秘的力量之后就如同人间蒸发,再无线索。

  “它们现在到底在哪里呢?” 及川古志郎也感到十分迷茫。

  此时,鬼子的前线舰队仍在长江上艰难逆流而上,在江阴段与守军激战。

  由于方默之前的空袭,原本历史中参与江阴封锁作战的鬼子第一水雷战队主力已不复存在,仅剩下“时雨”、“白露”等几艘驱逐舰。

  它们汇合了第3舰队第11战队残存的“安宅”、“鸟羽”等炮舰(原第11战队的其他炮舰如“势多”号,已在与四行仓库88炮的对射中沉入黄浦江)。

  相比历史同期,进攻江阴要塞的鬼子海军力量已大打折扣,目前主要依靠“加贺”号航母的舰载机进行空中压制,才勉强对抗江阴要塞那些威力巨大的克虏伯大口径岸防炮。

  及川古志郎估计,攻克江阴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大夏海军主力——“平海”、“宁海”、“逸仙”、“建康”、“楚有”、“青天”、“湖鹏”、“湖鹗”、“江宁”等舰艇已在此前的血战中相继战沉,大夏海军基本损失殆尽。

  只要拿下江阴,他的舰队就能……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急匆匆地跑来报告:

  “司令官阁下,海军航空兵侦察确认,支那军在江阴航道最窄处(不足1000米)实施了大规模沉船塞江作业。

  大量商船、军舰被凿沉于此,淤塞严重。

  据工程人员估算,目前该段航道仅能通行百吨级以下的小型炮艇,所有大型军舰均无法通过。”

  “八嘎呀路!” 及川古志郎闻言,顿时怒不可遏。

  他一个堂堂的“舰队派”将领,梦想着指挥强大的舰队决战于大洋,如今却只能指望派些小炮艇、鱼雷艇和舰载机去参与对支那首都的进攻?

  这简直是他的耻辱。

  就在及川古志郎暴跳如雷的同时,金陵城北,下关码头。

  阴雨绵绵,江风萧瑟。

  方默与负责守卫下关、控制船只的第78军中将军长兼36师师长宋荫国,正并肩站在冰冷的江堤上。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去,江面上,为数不多的渡轮和小火轮喘着粗气,艰难地往返于南北两岸。

  天空中没有鬼子飞机的骚扰,暂时显得有几分平静。

  但江边却人声鼎沸,混乱不堪。

  成千上万携家带口、满面惶恐的百姓拥挤在码头和江岸,哭喊声、叫骂声、哀求声混杂一片,所有人都拼命想挤上那寥寥无几的渡船,逃离这座即将面临战火的城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望着眼前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见证过无数王朝兴衰成败的母亲河,方默心中感慨万千,明代杨慎的《临江仙》脱口而出。

  谁能想到,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仅仅数周之后,这片江水就会被大夏同胞的鲜血染红,成为一道绝望的天堑呢?

  他深吸了一口湿冷的空气,将话题引向核心:

  “萌国兄,我听说……唐司令给你下了死命令,要求你收缴控制所有船只,甚至……”

  宋荫国脸色凝重,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

  “是啊。唐公决心甚坚,为了表示与金陵共存亡之志,更是再三嘱咐我,待船只收缴完毕后……最好寻一僻静处,一把火烧了,彻底断绝守军乃至他本人撤往北岸的念想。

  他这是要效仿淮阴侯,背水一战。”

  “别烧!” 方默几乎是脱口而出。

  历史上,正是这道看似悲壮、实则愚蠢的命令,彻底断送了城内数十万军民最后的生路。

  没有船只,他们无法过江,只能留在城里面对鬼子的屠刀。结果老唐自己偷偷藏着船,过江跑了。

  可如今,在所有人眼中,唐司令就是当代史可法,是准备以身殉国的悲情英雄。

  就好比在洛水之誓前,谁也想不到司马懿会突然翻脸一样。

  此刻他若直接说唐司令会跑,恐怕没人会信,反而会认为他方默动摇军心。

  他沉吟片刻,目光灼灼地看向宋荫国,语气异常严肃:

  “荫国兄,你我兄弟,我问你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你是信我,还是信唐司令?”

  宋荫国先是一愣,随即失笑,用力拍了拍方默的肩膀:

  “方老弟,你这说的什么话。

  咱们哥俩是从沪上那个尸山血海里一起杀出来的交情。

  你支援我的炮弹,比我自个儿家底都多,好几次要不是你的炮火来得及时,我老宋早就交代在鬼子阵地前了。

  我不信你,我信谁?”

首节 上一节 105/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唐朝当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