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23节

  “每人…80发实弹?!”沈国柱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声音都变了调。

  他手下的警察,一年到头能摸到真枪实弹的机会都屈指可数。

  打靶?毕竟都是警察,每人一年能打5发就算烧高香了、

  80发?这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奢侈.

  不仅是他,旁边听到命令的六大队警员们,也全都傻眼了,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和狂喜。

  当兵的,谁不想打真枪?谁不想枪法好点,战场上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怎么?嫌少?”方默挑眉。

  “不,不,不少,不少。谢长官,谢方大队长。”沈国柱激动得语无伦次,连连鞠躬,“卑职…卑职代表二营全体弟兄,感谢长官栽培,一定…一定好好练,练出个样子来。”

  “好。”方默点头,“就从今天下午开始,组织人手,轮流打靶。靶场有限,注意安全。钱副局长负责协调后勤,保证伙食,赵科长带侦缉队的人负责监督靶场安全。”

  实际上,还应该练习投掷手榴弹以及匍匐前进之类的战术动作,毕竟第一营都是系统抽出来的精锐,不用练。这第二营全是警察,即便配了步枪、轻机枪,实际能发挥出几分战斗力,方默是不看好的。

  但没办法,时间紧迫,只能先靠实弹射击让他们手感先热起来,至于剩下的,只能在战场上练了。

  命令一下,整个闸北分局大院瞬间沸腾了。

  噼里啪啦——!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如同爆豆般响起,打破了沉寂。

  汉阳造的枪口喷吐着火舌,硝烟弥漫。

  这些警员显然平时都把手里的步枪当威慑用品了,一个个在指导下笨拙地拉栓、瞄准、扣动扳机,在一营精锐士兵们的指导下,感受着后坐力,听着子弹呼啸而出的声音。

  这突如其来的激烈枪声,可把周围本就紧张的市民吓得不轻,不少人以为鬼子打过来了,惊慌失措。

  “快,派人出去安抚。”方默立刻下令,“告诉街坊邻居,这是我们警察部队在进行实弹训练,加强备战,让大家不要惊慌。”

  钱明赶紧带人跑出去解释。

  得知是方局长在练兵打鬼子,市民们才渐渐安定下来,有些胆大的甚至站在警局远处围观,听着里边传来的噼里啪啦的枪声,心中莫名地多了一丝安全感。

  这位年轻的方局长,是真在认真准备和鬼子打仗啊。

  傍晚时分,分局大院门口的枪声刚刚稀疏下去,一阵喧闹声却从大门外传来。

第036章 募捐钱款物资赠予警局,大学生们求加入(求加书架)

  只见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有男有女,约莫五六十人,正吃力地抬着、抱着大大小小的木箱、包袱,聚集在警局门口。

  他们脸上带着汗水和尘土,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激动。

  领头的是一个戴着眼镜、身材瘦高的男学生,他声音洪亮地对门口的卫兵喊道:

  “大兵哥,我们是沪上各大学校的学生代表。我们是来给方局长和抗日的警察兄弟们送东西的。”

  方默闻讯,带着钱明快步走了出来。

  看到方默出现,学生们更加激动了。

  “方局长!”

  “方局长好!”

  领头的眼镜男学生上前一步,激动地说:

  “方局长,我们是沪上复旦、交通、光华、沪江几所大学的学生。这些都是我们这两天发动同学、市民募捐来的。大家知道你们在闸北准备打鬼子,都自发地捐钱捐物。”

  他指着身后堆积如山的物资:

  “这里有鸡蛋、面粉、咸肉、蔬菜……是给兄弟们补充伙食的。”

  “这些是纱布、绷带、消毒药水、磺胺粉……是我们跑遍了药房能买到的所有伤药。”

  “还有这个。”他捧起一个沉甸甸的募捐箱,打开盖子,里面是堆得满满的大洋、法币、甚至还有金银首饰,“这是市民们捐的钱,一共两万一千三百五十七块大洋。还有一些金银首饰,我们还没来得及估价。”

  看着眼前这些带着体温、市民们捐赠的物资和钱财,看着学生们脸上真挚而热切的神情,方默的心头猛地一热,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

  大家同仇敌忾,何愁赶不走鬼子!

  他郑重地抬手,对着所有学生和那些看不见的捐赠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谢谢,谢谢同学们,谢谢沪上的父老乡亲。”方默环顾四周,朗声道,“我方默,代表闸北分局全体警员,代表即将在这里浴血奋战的兄弟们,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这些物资和钱款,我们一定用在刀刃上,多杀鬼子,保卫家园。”

  学生们看到方默如此郑重,也都激动地鼓起掌来。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

  领头的眼镜男学生放下募捐箱,和其他几个学生代表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齐刷刷地向前一步,目光坚定地看着方默。

  “方局长。”眼镜男学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决,“我们…我们不光来送东西,我们…我们想留下来,跟你们一起打鬼子。”

  “对,方局长,收下我们吧。”

  “我们有力气,扛沙袋、扛弹药箱、修工事都行。”

  几个身材健壮的男学生拍着胸脯喊道。

  “还有我们。”几个剪着短发、穿着蓝布学生装的女学生也站了出来,瞪着大眼睛,一脸倔强,“我们不怕苦,我们可以帮忙做饭、照顾伤员、传递消息。巾帼不让须眉,我们也要为抗战出力。”

  “方局长,收下我们吧。”

  “我们要打鬼子。”

  年轻而充满热血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在硝烟未散的警局门口回荡。

  周围围观的百姓看着这群热血沸腾的学生,眼中也流露出感动和敬佩。

  方默看着眼前一张张年轻、充满朝气和决绝的脸庞。

  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国家的未来,是宝贵的人才。但在国家危亡之际,他们选择拿起“武器”,哪怕是最原始的“武器”。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留下他们,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和风险。但拒绝他们,无疑是浇灭这最纯粹、最可贵的报国热情。

  “好。”方默的声音斩钉截铁,“愿意留下的,我代表沪上警察特别独立大队,欢迎你们加入。”

  “太好了。”学生们爆发出欢呼。

  “但是。”方默的声音陡然提高,压下了欢呼,“有几句话,我必须说在前面。”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第一,留下,就是参军,不再是普通学生,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军令如山。”

  “第二,这里条件艰苦,没有舒适的房间,没有柔软的床铺,今晚,你们所有人,只能在大院的仓库、或者清理出来的空房间里打地铺,只有草席和薄被。”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方默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明天上午,是你们最后退出的机会。”

  “如果觉得受不了这份苦,觉得打仗不是儿戏,觉得害怕了,明天中午之前,随时可以离开。我方默绝不阻拦,也绝不会有任何歧,这很正常。但过了明天上午,如果选择留下,那就是我独立大队的一名战士。战时,临阵脱逃者,军法从事,那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方默的声音如同重锤,敲在每一个学生的心头。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也是最后的考验。

  他要用艰苦的环境,筛选出真正有决心、能吃苦的人。

  能留下的,才是值得培养和信赖的战士。

  学生们脸上的兴奋稍稍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思考。但很快,那抹坚定又重新浮现。

  “我们不怕苦。”

  “我们能坚持。”

  “绝不后悔。”

  回答的声音依旧响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无畏。

  方默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钱副局长,赵科长,安排学生们登记姓名、学校。带他们去仓库和空房间,发放草席薄被。通知伙房,给新来的同学们加餐,吃饱。”

  所谓的加餐,实际上根本赶不上这些学生们平日的良好伙食,但这正是方默的考验方式,毕竟打仗不是过家家。很多时候是要顶着敌人的炮火,吃一些粗劣的食物的。

  “是。”钱明和赵雷立刻应道。

  看着学生们在钱明、赵雷的带领下,带着兴奋和些许忐忑走向临时安排的住处,方默的目光投向远方渐渐被黑暗吞噬的天空。

  明天,就是8月11日了。

  他的“刮骨”行动,也将拉开序幕。

  明天,他就将化身沪上悍匪!

第037章 最后干一票大的

  8月11日凌晨四点,夜色如墨。闸北分局的地下室内,却灯火通明。

  方默站在中央,一身利落的深色便装,腰间的武装带上插着一把马牌撸子、一把.22口径消音手枪。

  在他面前,肃立着三十多条身影。

  清一色的便装,却难掩骨子里透出的铁血杀气。

  他们是“豺狼”等三位特工,以及其他系统精锐——来自突击排的两个完整的突击班和一营部分骨干。

  每个人都全副武装,汉斯STG44突击步枪、毛瑟C96手枪、手榴弹、匕首、炸药包……甚至有人背着用竹竿捆绑、加了简易拉火管的TNT爆破装置,专门用来对付坚固的门窗、砖墙或保险柜。

  这些是方默用抽到的TNT做的,本来是给和鬼子巷战的时候,爆破坚固据点和障碍物准备的,没想到今天提前用上了。

  地下室被挤得满满当当,只有粗重的呼吸和武器轻微的碰撞声。

  方默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脸庞,这些都是他目前最信任、最锋利的刀。

  至于沈国柱的第二营?这种掉脑袋、见不得光,事后注定引来无数非议的行动,方默信不过他们。他们负责继续打靶训练,扛水泥沙袋,修工事就够了。

  “都清楚目标了吗?”

  “清楚!”回应整齐划一,带着冰冷的杀意。

  “第一目标,‘福禄寿’大烟馆!闸北最大,油水最厚!”方默重申,“必须快、准、狠,拿下它,就算其他窝子听到风声跑路,我们也够本了。”

  “里面的老板马世仁,还有他那些心腹打手,名单都在我的‘死亡笔记’上。这些人渣,勾结倭寇,欺压同胞,死有余辜。遇到反抗,格杀勿论,普通客人、雇员,打晕控制。明白?”

  警局后门的大铁门被无声地推开,众人如同融入夜色的鬼魅,鱼贯而出。

  守在通往高卢租界小桥上的第一营官兵,看到这支全副武装的“便衣队”,全都默契地扭过头,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首节 上一节 23/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唐朝当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