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58节

  “喂,我是方默。”

  “方旅长,方兄弟,我是87师王又平啊!”

  电话那头传来第87师王师长焦急的声音,方默甚至能在背景里隐约能听到密集的枪炮声和喊杀声,显然其人正身处前线指挥所。

  “拉兄弟一把吧,鬼子在汇山码头外围的百老汇大厦和旁边几栋坚固建筑里架满了机枪,还有好几门步兵炮藏在废墟后面。火力交叉封锁,把前进的街道封得死死的。我的部队被压在街口,伤亡很大,硬冲了几次都冲不上去,寸步难行啊。”

  这位黄埔一期前辈的声音充满了急切和恳求:

  “我知道你的炮金贵,那些大家伙和炮弹,你能搞来肯定也是费了天大的手笔,九死一生弄来的……

  但老哥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不用多,就三轮,三轮烟雾弹。只要能遮住鬼子机枪和炮兵的视线一段时间,让我的敢死队能冲过那片开阔地,突进到楼底下就行。

  方兄弟,我托大,称一声老哥,我发誓,必记住你这份大人情,日后必有厚报,必有厚报啊!”

  方默听着王师长那几乎带着点哭腔的恳求,想象着前方将士被压制在街口,顶着鬼子瓢泼般的弹雨却无法前进的惨烈景象,心头也是一紧。

  他挠了挠头,没有丝毫犹豫,对着话筒说:

  “王师长,你都叫我兄弟了,那还说啥?自家兄弟,帮场子是应该的。位置坐标报给我,我马上安排。别说三轮,十轮都行。你等着!”

  之前中级池连抽2次炮弹补给包,方默的炮弹储备充足的要命,就像他说的那样,都是打鬼子,值炮弹只要打出去,就不浪费!

  王又平在电话那头明显愣住了,似乎没料到方默答应得如此爽快,甚至主动加码。

  他感动的声音都哽咽了:“好,好兄弟。坐标是……一带,方兄弟,大恩不言谢。我保证,87师的弟兄们,都记着你的好。”

  汇山码头外围,前沿阵地。

  少校周卫国紧贴在一堵被炸塌了半边的断墙后面,灰头土脸,军装被汗水、尘土和不知是谁的血迹浸透。他左手里死死攥着一颗木柄手榴弹,右手拿着驳壳枪。

  目光死死盯着前方那条被死亡笼罩的街道——不到一百米的距离,此刻却如同无法逾越的天堑。

  黑洞洞的窗口里,鬼子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的枪口喷吐着致命的火舌,更远处,还有鬼子步兵炮沉闷的射击声,炮弹不时落在冲锋路线上,炸出一个个深坑,掀起腥风血雨。

  周卫国亲眼看着自己手下一个精锐的突击排在试图冲锋时,被这交叉火力网瞬间吞噬了大半,剩下的也被死死压制在几个弹坑和废墟后动弹不得。

第092章 小鬼子也是两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谁怕谁?!

  “营长,团部传令,方旅长的炮火支援马上就到。” 一个传令兵猫着腰,连滚带爬地冲到周卫国身边嘶喊道。

  周卫国精神猛地一振.

  方默,这位可是已经打出了赫赫威名的前辈。

  同样是黄埔九期,对方比他早一年前往汉斯柏林军事学院留学。

  现在,人家已经是少将旅长了,他还只是个中校副团长。

  这让他即由衷地为这位素未谋面的前辈感到开心和佩服,心里又难免有些不服气,同样是柏林军事学院留学,他周卫国也可以建功立业的!

  只是他学的是特种作战专业,在大夏国内难免空有一身才华,施展不开啊……

  就在这时,一种独特的尖啸声划破喧嚣的战场,由远及近。

  “炮击,注意隐蔽。” 战场双方经验丰富的老兵们下意识地缩紧身体。

  然而,预想中的猛烈爆炸并未发生。

  “嗤——砰!”“嗤——砰!”“嗤——砰!”……

  沉闷的爆裂声接连响起,并非高爆弹的惊天动地,而是如同巨大的气罐被戳破。紧接着,在街道中段和靠近鬼子据点的区域,迅速升腾起大片大片浓密、粘稠的灰白色烟雾。

  周卫国心中一喜,方学长真的有炮?还愿意支援我们?

  方默性情了一把,直接下令4门105mm榴弹炮和克虏伯山炮营一起开火,其发射的特制发烟弹,其装填的发烟剂(通常为黄磷或六氯乙烷等)在触地瞬间猛烈燃烧并释放出大量遮天蔽日的浓烟,效果远超普通的迫击炮或手投掷烟雾弹。

  转眼之间,白色烟幕彻底笼罩整条街道,鬼子据点里那些疯狂喷吐火舌的窗口,因为丢失目标,瞬间哑火。

  “好,太好了。” 周卫国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视野遮蔽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得多,鬼子的机枪火力只剩下零星盲目的扫射,子弹毫无准头地打在烟雾里或者飞上天空。

  那几门阴险的步兵炮也彻底失去了目标。

  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

  周卫国回头,目光扫过身后同样被这突如其来的烟雾惊呆的战士们。

  他“呸!呸!”两声,往自己左右手掌心各狠狠吐了口唾沫,用力搓了搓。

  这个看似粗鄙的动作,却是在增加手掌与枪柄的摩擦力,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和战士们鼓劲,更是向阎王爷宣战!

  他左右手各抄起一把二十响的驳壳枪,大拇指熟练地扳开机头。

  “弟兄们!” 周卫国的声音如同炸雷,“烟雾起来了,鬼子的眼睛瞎了,现在,轮到我们了!”

  他深吸一口气,气息灌满胸膛,接着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接下来就是刺刀对刺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近战。到了这个份上,小鬼子也是两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谁怕谁?!是爷们的,跟我冲,杀光鬼子,夺回码头!杀——!”

  “全体上刺刀!杀——!!!”

  “大夏的爷们,誓死不做王国奴!杀——!”

  压抑了许久的怒火和血性,轰然爆发。

  在周卫国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数十名早已准备好的敢死队员如同出闸的猛虎,从掩体后、弹坑中跃出,挺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挥舞着大刀,紧握着驳壳枪和手榴弹,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那翻滚的、生死未卜的白色浓雾之中。

  浓雾瞬间吞噬了他们的身影,只能听到里面骤然爆发的、更加激烈和短促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刺刀撞击的铿锵声、愤怒的吼叫声、鬼子惊恐的惨嚎声……

  周卫国冲在最前面,身形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时而矮身疾进,时而依托残骸点射。

  双枪交替开火,清脆的枪声如同死神的鼓点,每一次点射,烟雾深处必然传来鬼子中弹倒地的闷哼。

  “左边,机枪。” 一个眼尖的战士嘶吼。

  周卫国看也不看,凭着感觉和声音,左手驳壳枪一个短点射扫过去,烟雾中那挺刚刚恢复射击没多久的歪把子瞬间哑火。

  “手榴弹,前面拐角。” 另一个战士提醒。

  周卫国右手闪电般从腰间摸出一枚木柄手榴弹,拽掉拉环,手臂抡圆了奋力一掷,手榴弹划出一道弧线,精准地落入烟雾中一个隐约可见的沙包掩体后面。

  “轰!” 一声巨响,伴随着鬼子的惨叫。

  “冲过去,别停。” 周卫国怒吼着,脚步毫不停歇,带着队伍如同烧红的尖刀,狠狠刺向烟雾深处,刺向百老汇大厦。

  浓雾翻涌,喊杀震天。

  一场决定这条街道、乃至汇山码头外围控制权的血腥白刃战,在呛人的白色烟幕中,惨烈上演。

  大夏军人的勇气与血性,在这一刻,化作了能够撕碎鬼子的狂暴力量。

  逃到了外海的加贺号上的长谷川清也终于恢复了过来,得知鬼子在沪上最后的落脚点汇山码头危急,他干脆下令,从第三舰队各船上征调水兵,拿上武器,直接上岸增援。

  就这样,双方寸土不让,互相增强,从20号的下午,一直冲杀到了晚上。

  接着又战斗到了21号天亮,大夏军队距离汇山码头只剩下最后2条街区……

  与此同时,在沪上以东的大海上,灰蒙蒙的海天之间,一支庞大的船队正破浪前行。

  数十艘涂着膏药旗的运输船,满载着杀气腾腾的鬼子援兵——第3师团的第5旅团先遣部队5000余人。

  船队外围,几艘鬼子驱逐舰如同警惕的鬣狗般游弋,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势。

  然而,在船队不远处却有一艘线条流畅、涂着米字旗的约翰国驱逐舰“表达号”(HMS Express),不远不近地跟随着。

  它保持着恰好的距离,既在鬼子舰炮射程之外,又能用高倍望远镜将鬼子船队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表达号舰桥内,气氛微妙。

  舰长阿什比少校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红茶,神情淡漠地望着舷窗外那支杀气腾腾的鬼子舰队。

  他身旁的大副放下望远镜,低声道:“舰长,鬼子旗舰又发来灯光信号和旗语,措辞比上次更严厉了。要求我们‘立刻离开帝国海军护航区域’,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第093章 鬼子援兵来了、张冶中的提前部署(8.15加更一)

  阿什比少校轻轻吹了吹红茶表面的热气,抿了一小口,脸上带着点老伦敦正米字旗的骄傲,嘲讽道:

  “哦?一群小矮子叫伟大的日不落帝国后果自负?

  告诉他们,这里是公海,依据国际海洋法,联合王国皇家海军舰艇享有‘无害通过’权。我们只是在执行例行的航行自由任务,观察这片海域的……嗯,‘航运状况’。”

  他放下茶杯,拿起笔在一份电报纸上快速书写,语气平静无波:

  “另外,把鬼子船队的规模、航向、航速,以及他们对我们发出的……嗯,‘友善提醒’,详细加密发报给远东舰队司令部。哦,对了,特别注明,鬼子第 3 师团的旗帜,在几艘大型运输船的上清晰可见。”

  大副心领神会地接过电文。

  自从黄浦江上那场“神秘空袭”嫁祸事件后,约翰国远东舰队司令部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再仅仅是“观察”,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规则,给鬼子添堵,并悄悄地向大夏传递关键情报。

  沪上,8月21日下午。

  张冶中捏着一份刚刚由金陵方面传递进来的情报:

  “狗日的鬼子的援兵,距离沪上,只剩两天航程了,咱们必须加快速度了!”

  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

  此刻,汇山码头、杨树浦方向的战斗虽然依旧惨烈,但失去了舰炮支援的鬼子陆战队已是强弩之末,被压缩在虹口租界周边不足原先30%的地域内,全靠鬼子航空兵的疯狂出动,才勉强支撑着摇摇欲坠的防线。

  更让张冶中底气十足的是,他手中的牌面越来越厚实了。

  第11师还有装备精良的教导总队即将抵达战区。

  更令人振奋的是,还有5师、51师、67师这三支中央军的劲旅已经启程,赶往沪上战场。

  生力军在手,鬼子援兵将至,决战的气息已扑面而来。

  张冶中深吸一口气,看了看地图,没来由的突然想到了正在休整的第21旅和旅长方默。

  于是他拿起桌上的专线电话,直接拨通了闸北警局。

  “方旅长吗?我,张冶中。”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考较的意味,“鬼子增援的船队已经在路上了,最迟后天就到。一旦我们把虹口这最后一块硬骨头啃下来,把残存的鬼子赶下黄浦江,你觉得……增援上来的鬼子,会在哪里上岸?”

  电话那头的方默明显愣了一下。

  这种关乎整个战区战略走向的大问题,张司令怎么问起我这个小旅长来了?

  他以为张冶中是在考校他的战略眼光。

  方默定了定神,结合前世记忆和当前战场态势,谨慎分析道:

首节 上一节 58/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唐朝当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