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78节

  方默站在警局楼顶,看向窗外空地上,不少胳膊或身上绑着绷带的伤兵正在散步,心中激动。

  一旦这些伤兵伤愈,经过短暂恢复性训练,就能重新拿起枪投入战斗。

  届时,他麾下的总兵力将无限逼近23000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标准大夏中央军步兵师的编制(约一万多人,但是惯例要吃点空饷),甚至超过了当时大夏很多军的实有兵力。

  更何况,他这23000人,是装备着大量自动武器、拥有数十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05mm重炮以及150mm重火箭炮和众多专业兵种的加强部队。

  其真实战斗力,只要没有鬼子舰炮和飞机捣乱,足以在平原上正面硬撼鬼子一个齐装满员的常设师团,甚至战而胜之。

  “一个旅的番号,藏着整整一个军的实力……” 方默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这信息差,够鬼子喝一壶的了。”

  实力暴增带来的兴奋过后,紧接着就是如何高效整合的问题。

  突然涌入七千多名系统官兵和大量技术装备,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编,很容易造成指挥混乱,反而降低战斗力。

  趁着部队在后方休整,没有战斗任务,方默立刻着手部队整编。

  军政部给了独立第21旅3个小步兵团的番号,分别是561, 562, 563团。

  之前他只组建了561, 562两个团,现在方默不仅要把563团充实起来,还别出心裁的自己组建了一个新一团,对外宣称是补充团。

  这样,就有了4个主力步兵团的框架。

  当然,国军的团跟团不一样,军政部给方默的编制是1200人的小团。

  他干脆把每个团扩充至满编3200人左右。每个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营,1个机炮营。

  其中机炮营下辖4门PaK36 37mm战防炮,4门75mm步兵炮和4门20mm防空炮。

  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和技术兵器,目前只有561, 562, 563团是满编。

  新一团则被方默交给了已经能够下地行走的周卫国,让其先搭起架子,等战地医院里的伤兵们陆续痊愈后,再补充进新一团。

  在直属特种部队方面,方默合并原有的毛熊战斗工兵连、新获得的汉斯工兵连、白鹰机械化装甲工兵连,组成一个功能极其强大的工兵营。

  专门负责巷战攻坚、破障、架桥、筑路、排雷等任务。

  为了保持武器统一,方默特意调换了一下,将其轻武器主要换成了MP-40冲锋枪、Kar 98K步枪和MG42机枪。

  至于原有的波波沙和M1A1卡宾则转交给新成立的侦查营。

  方默专门把几个汉斯步兵连里配属的自行车、宝马R75摩托车集中在一起,加上那辆Sd.Kfz 234/2轮式侦察车,和原属于警局的2辆轮式装甲车,专门组建了一个摩托化侦察营,为后续的大撤退做准备。

  这个侦察营的标志性形象就是戴着大风镜和钢盔,骑着偏三轮,车斗里架着MG42机枪。(图)

  之后在平原上探路侦查的任务就全靠他们了。

  装甲部队更是直接升级成了装甲突击团,下辖3个装甲连、1个自行火炮连、1个步兵营以及直属的维修部队。

  其中团部直辖Pz.38(t)坦克5辆。

  第1连下辖虎式坦克2辆,II号坦克11辆;第2连下辖Pz.38(t)坦克13辆;第3连下辖II号坦克13辆。

  自行火炮连下辖8辆野牛II自行火炮。

  新抽到的105mm榴弹炮连和克式山炮营则编入了炮团,使其下辖18门75mm克式山炮(历次战斗中有损耗),8门105mm榴弹炮,4门缴获的四一式75mm山炮。

  与此同时,沪上派遣军司令部内。

  司令官松井大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动用了所有关系和舆论手段,终于将片山理一郎少将阵亡、第68联队近乎全军覆没的惊天丑闻勉强压了下去。

  处理完这糟心事后,他疲惫地揉着眉心,开始思考下一步的战略。

  侵略大夏是鬼子的基本国策,但具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才算完,其实鬼子高层内部也充满了分歧和混乱。

  华北方面军高歌猛进,满脑子都是攻城掠地,建功立业。

  而他作为沪上派遣军司令,看得更远一些。

  沪上是远东最大的都市,攻占这里不仅有巨大的军事意义,更能带来无上的荣耀和国际影响,以及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除了那个滑不留手、一口吞掉他半个旅团的“大夏之虎”方默,其他大夏军队的战斗力,在他看来依旧乏善可陈。

  只要国内承诺的后续增援师团能够如期抵达,他有信心最终拿下沪上。

  向哪里进攻?直接西进,兵锋直指金陵吗?

  就算能消灭沪上的大夏重兵集团,甚至攻下他们的首都金陵,就真的能让这个庞大的国家投降吗?

  松井对此感到迷茫。

  虽然在御前会议上,他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什么“三个月灭亡大夏”,“五个月、六个月定能成功”。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这更多是陆军这个集体为了争取资源和话语权的夸大其词,他本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既然远期战略目标难以确定,那就先解决眼前的目标。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地图上标注着‘大夏中央军独立第21旅防区’的位置。

  “大夏之虎……你的部队规模和战斗力,这次我可是一清二楚了。”

  他根据第6联队和残兵提供的情报,判断方默部兵力应在10000至15000人之间,装备虽好,但经过连番战斗,损失必然不小,正处于休整补充的虚弱期。

  “等到第9师团和第13师团抵达……” 松井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两个齐装满员的常设师团,从两个方向堂堂正正地压过去,形成钳形攻势。”

  “我看你还怎么逃?怎么躲?”

  松井的丑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方默这支让他颜面尽失的部队被重重包围、碾碎成渣的场景。

第123章 周卫国用命,劝百姓撤离

  整编工作还在进行,方默提着一兜子缴获的鬼子牛肉罐头、熏肉和咸菜,溜达到了一处民房,找到了正在对着地图发呆的周卫国。

  “学长?” 周卫国见到方默,连忙起身。

  “别客气,坐。” 方默笑着将东西放在桌上,“来看看你,顺便蹭顿饭。尝尝鬼子的罐头,味道还行。”

  周卫国看着那些罐头,眼神复杂,随即苦笑道:

  “学长,我接到调令了,正式转入独立第21旅,任职补充团代理团长……这事,是您运作的?”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87师的人,怎么突然就被划归到这位学长麾下了。

  学长这本事,也未免太手眼通天了。

  方默注意到周卫国的疑惑,打了个哈哈,用刺刀打开一个罐头:

  “87师那边战斗减员也大,整合部队嘛,正常调动。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在我这更能发挥所长。怎么,不愿意跟我打鬼子?”

  “愿意,当然愿意。” 周卫国立刻挺直了腰板。

  想到之前二人的打赌,他神情肃穆,对着方默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属下周卫国,向旅座报到,愿追随旅座,共御外侮,虽死无悔!”

  在87师,他虽然作战勇猛,但总感觉有些格格不入,战术思想也常与上官相左。

  而方默学长指挥的几次战斗,奇谋迭出,战果辉煌,深深折服了他。

  能跟随这样的长官,在真正的抗倭劲旅中效力,正是他心中所愿。

  方默坦然受了他这一礼,心中暗乐。

  周卫国可是原著中智勇双全的代表人物,原著中虽然一开始‘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形象,但经过接连战斗,很快就成长为一位有勇有谋的铁血军人。

  其价值远超那用来“交换”的200套鬼子单兵装备。

  而87师王师长那边,既还了方默之前支援炮击、分享攻下汇山码头荣誉的人情,又用这200套装备做实了之前虚报的战果,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好,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 方默拍拍他的肩膀,“新一团架子我先给你搭起来,兵员和装备很快给你配齐。好好干,我看好你。”

  “是,绝不辜负旅座信任。” 周卫国朗声应道,眼中燃起斗志的火焰。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这位似乎总能创造奇迹的学长麾下,打出更漂亮的仗,证明自己所学本领的价值。

  闸北警局内外,此刻竟显出几分与残酷战场格格不入的热闹景象。

  独立第21旅在后方休整,其辉煌的战绩经过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早已传遍全国。

  【叮!检测到宿主在大夏地区声望大幅提升,“大夏之虎”名望值激增,获得名望奖励:+300000抽奖积分!】

  这次方默的名头已经从沪上悍警,变成了大夏之虎。

  还获得相当于30万大洋的,可以用于在系统初级池抽奖的奖励积分。

  同时社会各界、海外侨胞的慰问信和捐款单更是如同雪片般飞来。

  很多沪上本地的商会、行会、同乡会乃至学生团体,组织起一拨又一拨的慰问团,亲自带着大批的慰劳品来到闸北。

  成筐的鸡蛋、整扇的猪肉、自家烙的大饼、甚至还有沪上老字号糕点铺子精心制作的点心……林林总总,堆满了临时清理出来的仓库。

  随着市区内的鬼子被彻底赶下黄浦江,隆隆的炮声暂时远去,许多之前逃进租界或周边乡下的市民,又大着胆子返回了家园。

  故土难离,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方默和他麾下的21旅连战连捷,甚至阵斩了两名鬼子少将,这辉煌到离谱的战绩,给普通百姓注入了强烈的乐观情绪。

  许多人天真地认为,鬼子也不过如此,只要有方将军这样的英雄在,有这么多不怕死的大夏军人在,沪上就一定能守住。

  甚至有人开始议论,说不定很快就能把鬼子赶下海了。

  对于各界送来的慰问品,方默代表全旅官兵照单全收,并郑重道谢。

  那些不易储存的肉食、鸡蛋、点心等,他立刻下令分发到各部队炊事班,改善官兵伙食。

  至于捐款,无论是法币、还是银元、金条,他都让军需官一一登记造册,小心保管起来。

  这些,可都是初级池的抽奖机会啊。

  然而,在面对每一批前来慰问的代表时,方默在表达感谢之后,总会神色凝重地加上一番几乎相同的话:

  “诸位的深情厚谊,方某及全体将士感激不尽。但方某在此,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诸位务必听我一言。”

  “请回去之后,务必多方劝说父老乡亲,尽快撤离沪上。去往乡下投亲靠友也好,沿江去江城、山城也罢,总之,要尽快远离市区,越远越好。”

  毕竟这次鬼子进攻沪上,由于他方默的存在,伤亡比历史上惨重的多。

  他怕到时候鬼子入城兽性大发,发生一些不好的事。

  慰问团的代表们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气氛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

  一位商会会长忍不住推了推眼镜,疑惑地问道:

首节 上一节 78/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唐朝当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