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9节
显然,方默运气一直不错。
不到中午,七八个喊冤叫屈的家伙被扭送回分局,还缴获三辆崭新的自行车——这年头,普通百姓可买不起,几乎是汉奸、间谍标配的交通工具。
他们的喊冤声此起彼伏,一个个演技精湛,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冤枉啊!青天大老爷!”
“我就是个过路的商人!”
“我是记者!我有采访自由!”
分局门口围观的百姓听着传来的喊冤声,用沪上方言议论纷纷。
昨天的热血澎湃还未完全散去,但眼前这“随意抓人”的景象,又勾起了他们对民国警察根深蒂固的恶劣印象。
“看喏,今朝又现原形了。”
“就是讲呀,无缘无故抓噶许多人,勿就是想趁乱捞铜钿?侬看好了,过脱一歇歇,就要叫人家屋里厢拿钞票来赎人了。”
“黑皮狗就是黑皮狗,狗改勿了吃污。”
质疑和谩骂声不小。
几个被便衣警员“请”回来作证的小贩和路人,也畏畏缩缩地附和着。
“胡说八道。”一声怒喝突然在人群中炸响。
正是昨天骂方默最凶的高个学生陈锋。
他挤到前面,脸涨得通红,指着那些议论的人:
“你们知道什么?!昨天要不是方局长,我同学就被鬼子糟蹋了。是方局长带人杀进去,把鬼子浪人打死救的人。
这些被抓的,都是形迹可疑,在偷偷摸摸画图、记东西的,方局长是真正为民做主的好警察,不是黑皮狗!”
“对,我们相信方局长。”昨天被救的女学生之一,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坚定,一起跟着声援。
“是啊,方局长是好人,他抓的肯定是坏人。”几个当时在场的街坊也站出来声援。
人群安静了一瞬,支持和质疑的目光交织碰撞。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洋装、拿着相机和笔记本的年轻女子奋力挤开人群,冲到分局门口,对着守卫的警察大声道:
“我是《沪上时报》记者林晚秋。我要采访你们方局长,民众对你们随意抓人很有意见,警察是否有滥用职权、借机敛财的行为?
请方局长出来给公众一个解释。”
她质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方默恰好从楼里出来,准备去审讯室。
听到这尖锐的质问,他眉头一皱,停下脚步,目光冷冷地扫向这位女记者。
“解释?”方默的如今身为局长,声音自然带着一股威势,“警察办案,缉拿可疑间谍汉奸,维护战时治安,需要向谁解释?你吗?”
他盯着林晚秋,眼神如刀:
“林记者是吧?现在是非常时期,你的采访自由,大不过国家安危。立刻离开警戒区,否则,以妨碍公务论处。”
林晚秋被方默的气势和冰冷的话语噎得满脸通红,她从业以来还没遇到过如此强硬对待记者的官员。
她还想争辩:“你,你这是压制新闻自由,民众有知情权……”
“赵雷。”方默根本不给她说完的机会,“请这位记者小姐到旁边的接待室‘休息’,没有我的允许,不得离开,也不得接触任何人。看好她的相机和笔记本!”
“是!”赵雷立刻带人上前,态度强硬但还算客气地将愤愤不平的林晚秋“请”进了警局大院旁边一间空屋子,并派人看守。
林晚秋在屋里气得直跺脚,觉得这个方局长简直是个蛮横的军阀。
她扒着窗户,死死盯着审讯室的方向,心里打定主意要揭露他的暴行。
审讯室里,方默的“甄别”手段开始了。
“冤枉?好,咱们就审一审,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他慢条斯理地吩咐赵雷,“去,把那个‘东西’拿来。”
赵雷很快拿来了几张印刷还算清晰的鬼子昭核天皇半身像照片。
方默让人把照片一张张摆在桌子上,然后对着那七八个被分开押进来的“嫌疑人”,露出了一个在对方看来堪称恶魔的微笑:
“都喊冤?行。第一关,简单。对着这照片,每人吐一口唾沫,再用脚踩上去。踩完,我们给你们拍照留念。”
此言一出,那几个喊得最凶的家伙,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声音戛然而止。
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难以置信。
让他们对着“现人神”吐口水?
还踩上去?还要拍照?!
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这是对弟国、对天蝗陛下最极端的亵渎。
一旦照片流传出去,他们在霓虹国内的家人怕不是……
“怎么?不敢?”方默的声音如同寒冰,“你们不是都说自己是良善的大夏百姓吗?对着侵略我们国土、屠杀我们同胞的敌国元首吐口唾沫,踩上一脚,很为难?”
“我…我……”一个穿着绸衫、梳着油头的中年男人,冷汗如雨下,嘴唇哆嗦着,“阿拉…阿拉是正经沪上宁…格种…格种事体…忒野蛮了…阿拉做勿来格呀…”
而那个戴眼镜、自称记者的斯文男人,更是脸色瞬间惨白,汗如雨下。
“我是记者,这种野蛮行为,有违职业道德…”眼镜男结结巴巴,“阿拉沪上宁,讲文明格呀。”
方默乐了,眼神却更加锐利:“哦?沪上人?讲文明?那好,赵雷!”
“把他们几个‘讲文明’的沪上人裤子扒了,看看里面穿的是不是也‘讲文明’。”
几个如狼似虎的警员立刻扑了上去,那几个反应最大的家伙惊恐挣扎,但哪里是警察的对手?裤子被强行扒下。
三条兜裆布,赫然暴露在空气中。
第013章 叛国?死路一条!
“呵,”方默站起身,走到那三人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惨无人色的脸,也拽了一句沪上方言,“樱花岛格乡窝宁,也敢冒充阿拉沪上宁?胆子勿小啊!”
“拖出去,立刻执行枪决!”方默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任何犹豫。
三个鬼子瞬间换了脸色,开始喊叫什么圣|战之类的口号。
方默一看就知道这是军国主义入脑的死硬分子了,大概率问不出什么来。
而一群间谍,连日内瓦公约都不保护他们,那还留着干嘛,浪费粮食吗?
方默一摆手,随即只穿一条兜裆布的眼镜男记者等三人就被堵住嘴,接着被拖走。
很快,分局后院传来三声清脆的枪响:“砰!砰!砰!”
这一幕,被扒在接待室窗边的林晚秋看得清清楚楚。
她如遭雷击,整个人僵住了。
那个只有兜裆布、明显是鬼子的眼镜男,竟然是她的同事王明远。
平时道貌岸然,鼓吹大夏霓虹亲善,背地里竟然是鬼子的间谍?!
瞬间,林晚秋就知道,是自己冤枉那个方局长了。
审讯室里,远处的枪声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剩下那几个被收买的汉奸心上。
他们瘫软在地,屎尿齐流,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我说,我说,是鬼子,是鬼子给了我五块大洋,让我盯着警察局和河边的仓库。”
“我也是!他们给了我三块大洋,让我记下街上新修的街垒还有加固了沙袋的房子的位置。”
“饶命啊大人,我该死,我贪财,可我家里老娘病了没钱治啊……”
求饶声、忏悔声、哭嚎声响成一片。
他们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收买他们的鬼子特务模样、接头地点和刺探的任务。
方默听着他们的供述,看着他们涕泪横流的丑态,心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熊熊燃烧的怒火。
他走到那几个汉奸面前,声音蕴含怒意:
“民族危亡,国家面临亡国之祸。四万万同胞挣扎在生死线上,你们,就为了这几块大洋,这点蝇头小利,就要出卖祖宗,出卖同胞,去当亡国奴吗?!”
“你们知不知道,你们今天出卖的一个情报点,明天可能就是几十上百个为国捐躯将士的葬身之地?!”
几个汉奸被骂得抬不起头,只是绝望地哭泣。
方默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
他知道,这些底层汉奸或许真有生活所迫的原因,但站在他的立场——前世是保家卫国的军人,今生肩负守土之责的警察局长——他绝不能饶恕。
叛国,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底线。
“给他们弄点吃的,吃饱。”
方默对赵雷吩咐道,声音恢复了平静:“然后……送他们上路吧。利索点,别让他们受苦。”
这最后的仁慈,让那几个汉奸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复杂的光芒——恐惧、悔恨、还有一丝解脱般的感激。
他们痛哭流涕,真心忏悔:“谢…谢谢大人…我们该死…下辈子…一定当个堂堂正正的大夏人……”
解决完这些,方默看着系统内因为击毙间谍又入账的6点功勋叹了口气,距离凑够1000功勋,解锁中级抽奖还有很远的距离啊。
“卑职在。”
“把缴获的情报汇总,鬼子间谍的接头点和特征,立刻整理出来。通知下去,加强布控。
同时,把从汉奸嘴里撬出来的,关于鬼子对闸北防御薄弱点的判断,反向利用。把那些地方,给我重点加固起来。
另外找人去沪西工业区的保安团那边问问,有没有地雷,有的话,借来把薄弱点都布上雷,先不挂弦……”
方默走进接待室时,林晚秋失魂落魄地站在门口,脸色苍白,眼神复杂地看着他,嘴唇哆嗦着:
“方…方局长…我…我不知道…王明远他…我误会您了…对不起…”
林晚秋一边说,一边鞠躬,巨大的羞愧让她几乎无地自容。
方默看着她,感到她真心实意的歉意,脸上的冰冷稍缓,但语气依旧严肃:
“林记者,现在你明白什么叫‘间谍’了?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的,新闻自由很重要,但大敌当前,国家安危高于一切。
如果你真的热爱新闻,热爱这个国家,就不该留在看似安全的租界里捕风捉影,质疑浴血卫国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