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1016节
朱玄机急切地问:“我们不是已经达成和平协议了吗?”.
赵伯言苦笑:“正是因为太子殿下的死讯。
我们皇上认为,大明内部必然大乱,军心不稳,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我家大帅极力阻拦,但无济于事。”
朱玄机面色凝重:“看来,太子之死与边境动静,确实不是巧合。”
赵伯言继续道:“还有一件事,我家大帅说,他收到消息,太子殿下之死,可能与大明内部某些势力有关。
这些人希望借机废除和平条约,重新挑起战争。”
朱玄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果然如此!杨峰等人,罪不容诛!”
赵伯言急切地问:“真人,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家大帅说,他会尽量拖延,但最多只能拖五天。”
朱玄机沉思片刻,突然问道:“赵先生,慕容将军能否亲自出面,向你们皇帝表明,大明并非如他所想的那般混乱?”
赵伯言摇头:“恐怕难以说服。
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大明能迅速稳定局势,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赵伯言犹豫地说:“比如,迅速确立新君,并明确表态继续履行和平条约。”
朱玄机沉默良久,最终下定决心:“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赵先生,请回去告诉慕容将军,五日内,大明必定给出答复。”
送走赵伯言后,朱玄机立即派人前往边境,命令未棣加强防务,同时保持克制,避免正面冲突。
此时,太子之死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
朝中大臣纷纷赶赴京城,准备参加即将举行的选立新君大朝会。
朱玄机知道,接下来的五天,将是决定大明命运的关键时刻。
选立新君的大朝会定在三日后举行。
这三天里,京城内暗流涌动,各派势力纷纷活动,为自己支持的人选拉票。
表面上看,燕王朱棣是最有力的继承人选。
不仅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更因为他在军中威望极高,拥有强大的军事背景。
主战派大臣几乎一致支持他。
然而,朱玄机却在暗中筹划着其他可能。
这天晚上,他秘密前往南京城外的一处隐秘庄园。
庄园主人是当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本座李善长。
李善长早已辞官归隐,但在朝中仍有极大影响力。
“玄机老弟,别来无恙啊。”
李善长热情地迎接朱玄机。
两人相识数十年,情同手足。
“善长兄。”
朱玄机微微一笑:“时局动荡,不得不来请教。”
两人入座后,李善长叹息一声:“太子驾崩,确实是国家的大不幸。
我已听说朝中准备立燕王为君?”
朱玄机点头:“确实如此。
但本座有所疑虑。”
“何种疑虑?”
“太子之死蹊跷,多半是遭人毒害。”
朱玄机语出惊人.
第1651章 如何应对!
“而背后的黑手,极可能是主战派大臣,目的就是扶植燕王上位,废除和平条约。”
李善长震惊不已:“此言当真?有何证据?”.
朱玄机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太医院的秘密诊断。
太子确实是中了断肠草之毒。
而据调查,近日内只有杨峰派去的一名仆役接触过太子的饮食。”
李善长看完文书,面色铁青:“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害太子!”
“不仅如此。”
朱玄机继续道:“虎啸帝国已经集结大军于边境,准备趁我国内混乱之际发动进攻。
若再让主战派得逞,两国必将陷入全面战争。
生灵涂炭,不堪设想。”
李善长忧心忡忡:“那依老弟之见,该如何应对?”
“必须阻止燕王即位。”
“这恐怕不易。”
李善长摇头:“燕王在军中威望极高,又有主战派大臣支持。
除非……”
“除非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朱玄机接过话头。
李善长思索片刻,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是说……皇帝?”
“正是。”
朱玄机点头:“皇帝虽然年轻,但聪明好学,性情温和,最重要的是,他是太子朱标的儿子,继承顺位在前。”
李善长犹豫道:“皇帝确实是正统继承人,但他年仅十六,恐难服众。
而且,他素来主和,主战派大臣绝不会支持。”
“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支持他。”
“善长,你在朝中德高望重,若能公开支持皇帝,必能影响一批大臣。”
李善长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好,我支持皇帝继位。
不过,即使他成功登基,主战派也不会轻易屈服。”
“这一点本座自有安排。”
朱玄机神秘一笑。
两人又商议了许多细节,最终达成一致:李善长将联合一批德高望重的本座,在大朝会上公开支持皇帝继位;而朱玄机则负责收集证据,揭露杨峰等人谋害太子的罪行。
次日清晨,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传开:经过太医院详细检查,确认太子朱标是被人下毒致死!而最大的嫌疑人,正是户部尚书杨峰派去的仆役。
京城一片哗然。
杨峰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主战派大臣紧急商议。
“这是朱玄机的诡计!”
杨峰愤怒地说:“他故意栽赃于我,阻止燕王即位!”
一位大臣担忧地问:“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杨峰咬牙切齿:“速派人去接应燕王,务必让他尽快到京。
只要燕王亲自出面,谁敢不从?”
与此同时,朱玄机也在积极活动。
他亲自拜访了数十位朝中重臣,展示证据,说明利害。
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被他的诚意和证据说服,转而支持皇帝继位。
更令主战派始料未及的是,李善长突然结束隐居,高调回京,公开表态支持皇帝继位.
第1652章 各抒己见!
作为朱元璋的本座,李善长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一时间,朝中舆论开始向有利于皇帝的方向转变。
大朝会前一天,皇帝朱允炆亲自拜访朱玄机,请教应对之策.
“真人,”
朱允炆恭敬地说:“孙儿年幼,恐难担此大任。”
朱玄机和蔼地说:“殿下无需过虑。
本座与诸位大臣会全力辅佐。
殿下只需记住一点:和平才是大明之福,战争只会带来灾难。”
朱允炆重重点头:“孙儿谨记真人教诲。”
“还有一事,”
朱玄机郑重其事地说:“一旦殿下登基,必须立即派使者前往虎啸帝国,确认继续履行和平条约。
否则,战争将不可避免。”
朱允炆答应得干脆:“这是自然。
上一篇: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