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243节
“这皇帝让他做的,简直是浪费时间。”
“有这样的皇帝,大明皇朝若是不败亡,那才是怪事。”
“大爷,你说这事儿,要不要通禀太祖?”
朱标缓缓摇头。
“不必了。”
“天启帝朱由校的罪过的确不小。”
“但是,这根源也不在他的身上,不过,他也有他的过错!”
“他身为大明天子,不理朝政也就罢了,还将大权都送给了那魏忠贤!”
“让本是市井无赖的魏忠贤与客氏狼狈为奸。”
“而且,如今的大明,党争十分严重。”
“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除非破而后立。”
“否则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朱由校的罪过不小。”
“我觉得,当让他去地火池中受罚。”
“老爹他还在闭关当中。”
“没必要为了这件事惊动他。”
“玄机,你觉得如何?”
朱玄机闻言,微微一笑。
“当然可以。”
……
二十天后。
天启帝朱由校的灵柩从北方而来。
朱玄机将天启帝朱由校给救了回来。
直接丢进了地火池中煎熬去了。
万历帝朱翊钧和泰昌帝朱常洛这父子俩是屁都不敢吭一声。
这也不禁让朱玄机感叹。
老朱家的后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
天启帝朱由校的上山,可以说是最没有波澜的一次。
毕竟。
如今的大明朝,已经是日薄西山。
老朱给众人下了命令。
让老朱家的那一帮人,赶紧加班加点的修炼。
离他们下山之日。
不远了。
朱玄机这边修炼起来,也是非常的认真。
一转眼,便又是十七年过去。
这一年。
已经是崇祯十七年。
风雨飘摇的大明。
终于迎来了最动荡不安的时候。
此刻。
钟山之上。
云梦道阁之中。
坐满了人。
以老朱为首,马皇后、朱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壡、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
还有本来关在地火池中的朱允炆、朱祁镇、朱由校都来了。
自从老朱家的人被朱玄机起死回生以来。
老朱家的人,还是第一次这般齐整的聚集在一起。
此刻。
朱玄机坐在首位。
刘伯温和他的徒弟单天邪坐在一旁。
只见老朱率先开口。
“今天,老朱家的人都来了!”
“咱要给大家伙交一个底!”
“大明朝,不行了!”
“大明国祚,延绵至今,已有二百七十六年。”
“这二百七十六年间。”
“大明可谓是经历了不知多少风雨~!”
“大明走到今日!”
“非是一日之功!”
“自万历朝以来,大明天灾不断!”
“这倒也罢了!”
“最令咱愤怒的是人祸不止!”
“自万历朝开始,自天子而下,皆是怠政!”
“贪腐不止!”
“到了天启年间,咱们的木匠皇帝,更是将朝政大权,都交给了一个叫魏忠贤的阉人!”
“他自己躲起来去造小木屋去了!”
“厉害!”
“这是何等厉害!”
老朱一说这话。
直接吓的万历帝朱翊钧和天启帝朱由校,就跪了下来!
老朱看都不看这二人。
而是继续说道:“咱在魔元之时,就曾经历过那惨绝人寰的天灾人祸!”
“咱还记得那年,濠州发生了旱灾。”
“到了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
“不到半个月,咱的老爹、咱的大哥,还有咱的娘亲先后去世。”
“只剩下咱和咱的二哥,那个时候,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咱爹娘的土地都没有。”
“还是咱的邻居刘继祖给了咱一块坟地,咱和二哥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咱爹娘的尸体,将他们安葬在了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咱和二哥、大嫂和侄儿都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咱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行童。”
“那个时候,咱在皇觉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
“但是,咱一点都不觉得苦!”
“因为,在皇觉寺,咱好歹还能填饱肚子!”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当地闹饥荒,皇觉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去云游化缘。”
“咱也不例外!”
“就这样,刚刚十七岁的咱,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那个时候,咱是真的迷茫啊!”
“天大地大!”
“咱竟然没一个容身之地!”
“咱边走边乞讨,从濠州向南到了肥水,然后折向西进入南河!”
“然后,又过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东经鹿邑、亳州!”
“咱是不停的走,流浪在这天地之间!”
“就在这流浪的三年中,咱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
“也是在那个时候,咱加入了大明教!”
“那时,大明教号称“明王出世,普度众生”,咱加入大明教,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吃口饱饭!”
“就是想活下去啊!”
“可是,天杀的元人老爷,那些天杀的贪官污吏,是根本不让咱这样走投无路的贫苦百姓活啊!”
“至正十一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上一篇: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