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519节
……
另一位老将紧张地说:“大人说得是,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但我们必须小心,否则一旦失手,我们将失去一切。”
吴三桂冷笑:“失去一切?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也不可能有什么。”
“如今大明虚弱,我们正可以乘虚而入。此事不容迟疑。”
老将皱眉,显得有些不安,但未再言辞。
知道吴三桂心意已决。
一个年轻的将领站了出来,声音坚定.
“大人,我愿意带兵先锋。”
吴三桂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
“好,有勇气!你就是我要的将领。”
“我决定明日一早就出征。准备充足,我们必须一鼓作气。”
将领们纷纷表示效忠。战事厅中,战意沸腾。
夜深人静,吴三桂站在城墙上,凝视着远方的大明营地。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
成功,则一举扫除大明,成就霸业;失败,则可能万劫不复。
他握紧了拳头,眼神狠厉:“只要能够成功,什么代价都值得。”
风吹过城墙,带走了他的誓言,留下的只有他深深的呼吸声和内心无法抑制的激动。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照耀大地,吴三桂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
战鼓震天,军号齐鸣。
吴三桂骑着战马,挥舞着宝剑,率领着铁骑,向大明营地进发。
关隘险峻,云雾缭绕。这里距离大明的营地不远,却是进退两难的险地。
就是这个关隘,徐达和常玉春选择了埋伏的地点。
天微微泛白,朱棣骑着座下的天狗大黄站在山头,注视着远方,他的第三只眼透视了远处吴三桂率领的军队。
“徐达,常玉春,你们准备好了吗?”朱棣问。
徐达凝视着关隘的地形,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四郎显圣真君,请放心,一切都准备妥当。”
常玉春则是一脸的严肃:“吴三桂一直想侵入我大明领土,今日我等必须给他一个教训。”
朱棣点了点头,他的第三只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那就等着他们上钩吧。”
时光流逝,吴三桂的军队渐渐接近了关隘。
士兵们有序行进,整齐的队形仿佛一条黑色的长蛇。
徐达伏在草丛中,手中握着一面小旗,心神沉稳。
常玉春则隐藏在另一侧的悬崖下,手里握着一串法珠,准备随时施法。
朱棣站在高处,他的眼神中透露着冷酷和战意。
吴三桂率领的军队渐渐靠近关隘,一切看似平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压迫感。
就在这时,朱棣突然挥动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一声冷哼:“现!”
关隘两侧的山壁上,突然响起一阵轰鸣。
数百具巨大的木桩,从山壁中射出,直扑吴三桂的军队。
吴三桂大惊,急忙下令。
“散开!快散开!”
但已经来不及了,木桩犹如暴雨般射下,吴三桂的军队陷入了混乱。
徐达挥舞小旗,大声喊道:“出击!”
常玉春念动咒语,法珠飞出,化作一道金光,打向敌军。
朱棣则是手握三尖两刃刀,骑着天狗大黄,冲向吴三桂。
吴三桂的军队陷入混乱,士兵四散奔逃。
吴三桂愤怒地大吼:“是陷阱!大家不要慌,稳住阵脚!”
关隘陷入混战,吴三桂的军队被大明军队困在了中间,生死关头,吴三桂的目光透露出一丝狠辣。
他急声道:“冲破关口!全军突击!”
吴三桂手持长枪,身后的精锐军队紧随其后,向关隘的北口猛冲。
朱棣立马察觉吴三桂的意图,冷笑道:“想走?没那么容易!”
他挥舞着三尖两刃刀,率领自己的军队拦截。
两军再次交锋,战斗愈发激烈。
吴三桂的军队拼命抵挡,士兵们个个战意昂扬,死战不退.
第272章 中计了!
吴三桂眼见突围的希望渐大,却又被朱棣的军队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但更多的是愤怒。
“大家听我号令,凭借一口气,拼死一战!”吴三桂怒吼着。
他的声音激起了士兵们的斗志,他们纷纷应和:“拼死一战!拼死一战!”
朱棣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更多的却是冷酷:“吴三桂,你今日必死无疑!”
吴三桂狂笑着:“朱棣,你以为你胜了吗?我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我妖清的厉害!”
说罢,吴三桂掏出一枚黑色的法宝,一挥手,黑雾弥漫,大明的军队陷入混乱。
这正是吴三桂的机会,他趁机率领军队冲破了包围圈,向城池方向撤退。
朱棣怒极而笑:“吴三桂,你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回到城池,吴三桂的面容扭曲,双目赤红,整个人都散发出一股凌厉的气息。
“大人,我们……”
一名将领试图安慰。
吴三桂怒斥。
“安慰?安慰什么!我们中计了!这是耻辱!”
他猛地一拳击在案几上,案几应声而碎。
“大人,我们不能因此而气馁,反而应当更加努力,为国为民!”
一位老臣出言劝解。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将怒火压下,眼神透露着一丝的杀气。
“朱棣,朱元璋,你们给我等着。我必将大明皇室铲除!”
“我发誓,我会将这一切的耻辱加倍奉还!”
城池之内,气氛凝重。
吴三桂的军队虽然成功突围,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此时的朱棣、徐达、常玉春三人带着疲惫和凝重的心情回到了大明的营地。
他们的面孔上虽然带着战斗的痕迹,眼中却闪烁着战胜敌人的光芒。
朱元璋正在军帐之中,正聆听着来自前线的消息。
听到三人返回的动静,立即站了起来,目光透露出期待和担忧。
“四郎,徐达,常玉春,你们三人辛苦了。快,告诉我情况如何?”
朱元璋语速急促。
朱棣微微一拱手,眼中有一丝自豪地说:“父亲,敌军虽然狡猾,但我们成功阻击了他们的突围。”
“吴三桂逃之夭夭,一定心有余悸。”
常玉春补充道:“大人,吴三桂虽突围成功,但损失惨重,城池内的士气定然低落。此乃良机!”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正是如此,吾正觉得现在是发动攻击的好时机。四郎,你觉得呢?”
朱棣沉吟了一下,望着军图道:“父皇,现在进攻确是良机,但吴三桂狡诈,城池坚固,若要攻下,须要精心策划。”
徐达则说:“大人,我觉得可以暗中策动,瓦解城内士气,再以重兵攻打。”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耀着战略家的智慧:“好,徐达你主持此事。常玉春,你准备攻城器械,四郎,你率领主力军队备战。”
三人齐声应道:“是,大人。”
朱元璋再次看着军图,声音低沉地说:“此战关键,吾希望你们三人共同商讨,携手作战。”
“吴三桂虽败,未必就会罢休,务必小心谨慎。”
朱棣郑重地说:“父皇放心,此战我等必定全力以赴,誓取胜利。”
朱元璋看着三人坚定的目光,内心涌起一股豪情:“好,有你们在,吾等便可无忧!”
四人于军帐之中商讨了整整一夜。
凌晨时分,计划终于拟定完毕。
朱棣站起身,伸了伸懒腰:“此战既然计划已定,那就准备战斗。”
“吴三桂,你等着吧,此次大明必取你性命!”
三人点头相视,眼中闪烁着对胜利自信的光芒。
破晓时分,大明的军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
上一篇: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