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597节

  徐达和常玉春立即派遣信使,向远在大明营地的朱元璋汇报这一切。

  在两人返回大明营地的路上,他们的心情复杂。

  回到营地,他们立即前往朱棣的帐篷。

  朱棣虽然经过治疗,已无生命危险,但仍在昏迷之中。

  朱元璋,作为大明内阁首辅,此时正守在他的身旁。

  “首辅,西楚皇宫已被我们彻底占领,楚珏自尽,西楚彻底灭亡。”

  徐达向朱元璋汇报着。

  朱元璋听后,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流露出深思。“你们做得很好。”

  “但我们大明扩张版图,不应只是单纯的征服与屠戮,还要有仁义与和平的统治。”

  “首辅教诲,我等铭记于心。”常玉春恭敬地回答。

  朱元璋转头看向仍在昏迷中的朱棣,眼中满是担忧与期待。

  “四郎此次受伤,也是提醒我们,即使再强大,也不可麻痹大意。”

  “是,首辅。”徐达与常玉春齐声应答。

  朱元璋沉默片刻,又道:“西楚虽灭,但接下来的统治更为重要。”

  “我们要稳固民心,扶持贤才,让这片土地真正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徐达和常玉春对视一眼,颔首应答朱元璋的话语。

  徐达提议:“首辅大人,不如我们前往西楚皇宫,亲自查看一番。”

  朱元璋思索片刻,随即点头同意:“好,我也想亲眼看看西楚的状况。”

  一行人迅速来到西楚皇宫,直奔御书房。

  房内陈设尚存,桌上散落着几个密封的文件。

  朱元璋步前翻看,徐达和常玉春守立两侧,保持警觉。

  朱元璋的脸色逐渐沉了下来,眉头紧皱。

  他高声读出:“原来楚珏与儒汉皇朝的皇帝居然密谋篡夺大明江山!”

  常玉春怒道:“儒汉皇朝的野心不小!”

  徐达沉声补充:“看来,我们的战事还远未结束。”.

第488章 为了大明,为了天下!

  ……

  正在此时,一名信使匆匆进来,喘息道:“报!首辅大人,四郎已经苏醒!”

  朱元璋闻言,立即带领众人返回营地,前往朱棣的住所。

  朱棣虽然仍显虚弱,但神志已清醒。

  “父亲,这次的战事怎么样了?”朱棣虚弱地问。

  朱元璋将刚才的发现告诉了朱棣,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与担忧。

  朱棣听后,眼中满是沉思:“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儒汉皇朝的野心必须得到制止。”

  “我们应继续扩展版图,向儒汉发起攻击。”.

  徐达立刻回应:“四郎英明!大明的天威不容侵犯。”

  常玉春也表示支持:“我们必须要让敌人知道,大明的威严不容挑战。”

  朱元璋凝视着朱棣,深深地叹了口气:“四郎,这次出征你也要多加小心。儒汉不比西楚,他们更为狡猾。”

  朱棣点头:“父亲放心,我会谨慎行事。大明江山,岂能任人宰割?”

  徐达和常玉春交换了一个眼神,接下来的征战将更加艰难。

  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召集大明的精锐部队,同时着手准备充足的粮草和武器装备。

  徐达严肃地对常玉春说:“此次出征儒汉,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儒汉不同于西楚,其背后的力量更为复杂。”

  常玉春点头回应:“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每一个可能的变数,尤其是儒汉学宫的董仲舒,他的存在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朱棣和朱元璋则在大帐中,围绕着摆放在中央的沙盘深入商议。

  沙盘上刻画着儒汉的地形,山川河流一目了然。

  朱元璋手指着沙盘上的几个关键地点。

  沉声道:“儒汉的地势复杂,特别是这几处山谷和河流,极易成为我们的障碍。”

  朱棣凝视着沙盘,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些地形,设下埋伏,将儒汉的兵力引诱出来。”

  朱元璋点头:“这是一个好策略。”

  “但我们还必须小心董仲舒,他虽是学者,但智谋深不可测,且修为高深,不容小觑。”

  朱棣深知父亲的话语分量:“我会小心应对。我们不能单纯依赖武力,智谋同样重要。”

  两人商议良久,细化了攻略的每一个细节。

  从兵力分配到行军路线,再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无一不被仔细考虑。

  与此同时,徐达和常玉春已经开始动员起整个大明军队。

  士兵们纷纷收拾行装,检查武器,气氛凝重而紧张。

  他们知道,一场硬仗即将到来。?

  徐达站在队伍前,声如洪钟:“士兵们,此次出征儒汉,不仅是为了大明的版图,更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宁。”

  “我们必须一往无前,勇往直前!”

  士兵们纷纷高喊:“遵命!为大明,为天下!”

  常玉春则在一旁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第489章 小心行事!

  战场上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就在大明军队准备出征的前夜,朱棣独自一人站在帐篷外,仰望着星空。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大明军队已整装待发。

  鼓声震天,旗帜猎猎,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踏上了征程。

  徐达和常玉春身披铠甲,手执兵器,领衔在前。

  经过数日的行军,大明军队终于抵达了儒汉的边境。

  朱元璋目光如炬,立即命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安营扎寨,不能让儒汉发现我们的踪迹。”

  徐达和常玉春带领精锐探子四处侦察,最终在一片隐蔽的山谷中找到了理想的营地。

  山谷隐匿于峭壁之间,易守难攻,是安营扎寨的绝佳之地.

  “此地地势险要,且不易被发现,正合适我们暂时驻扎。”徐达满意地说。

  常玉春也点头赞同:“我们可以在此地整顿兵马,同时派遣探子深入儒汉境内,了解敌情。”

  随后,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展开营地的搭建。

  帐篷一顶接着一顶立起,伴随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一座临时营地很快便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朱棣、徐达和常玉春在营帐中召集军师,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朱元璋深知,对于儒汉皇朝的探查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详细了解儒汉的兵力分布,特别是董仲舒的行踪。”朱元璋沉声说道。

  朱棣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不能轻敌,儒汉皇朝虽然皇帝是傀儡,但董仲舒是个难以预测的对手。”

  “我们必须了解他的策略和布局。”

  徐达立即应命:“我会亲自带队,深入儒汉境内,进行详细的侦查。”

  常玉春也表示:“我将留守营地,确保后方安全。”

  朱元璋点头,他对徐达和常玉春的能力深有信心:“行事要小心,儒汉地形复杂,随时可能遭遇危险。”

  徐达带领着一队精锐探子,悄无声息地深入儒汉境内。

  他们穿梭在森林和山谷之间,谨慎地避开儒汉的巡逻队伍。

  几日后,徐达带着重要情报返回营地。

  他向朱元璋汇报:“儒汉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首都和边境重镇,但他们似乎没有察觉到我们的动向。”

  朱棣接着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

  在朱棣的提议下,四人细致地商议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深知这一战的重要性。

  “徐达,你带领精锐部队先行一步,试探儒汉军队的实力。我们必须了解敌人的布局和弱点。”

  朱元璋沉声说道。

  徐达立刻回应:“遵命!我将小心行事,确保不露出任何破绽。”

  常玉春则补充:“我将留守营地,确保后方安全,并随时准备支援。”

  朱棣点头:“我们的行动必须迅速而狠厉,给儒汉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第490章 一击必杀!

  徐达随即离开会议,开始召集并组织部队。

  他选取了大明军中最为精锐的战士,每个人都是经验丰富、身怀绝技的武士。

  他们在营地中集结,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武器装备,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首节 上一节 597/10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