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97节
史进埋怨道:
“师兄也恁地鲁莽了,独自提着禅杖冲锋,也不提防。”
鲁智深哈哈笑道:
“下次定会提防着。”
卢俊义说道:
“二郎,西夏如今士气全无,我等可率领骑兵,星夜追杀,必能破敌。”
不少人附和,赞同卢俊义的观点。
西夏刚刚经历大败,此时军无斗志,精锐所剩不多,追杀必能成功。
武松却摇头道:
“嵬名令放弃此处,必定想着后撤,保存兵力,等到援兵抵达。”
“我若追杀,他必死战,胜负未可知。”
嵬名令撤退了,但他绝对不是怂货,他很聪明,知道取舍。
西寿保泰军司守不住,所以他放弃了。
但是,如果武松追杀,嵬名令必定死战。
西夏的士兵也必定拼死战斗,因为再输就要亡国。
所以,暂且缓一缓。
“我占据西寿保泰军司,小种经略占据卓罗和南军司,西夏已被我拦腰截断,不足虑。”
“派人通知郓王,将辎重运送到此处,自今往后,此地便是宋土!”
众人觉得武松说得对,各自下去休整。
信使马上给赵楷送信。
军寨距离西安州不远,信使很快抵达。
赵楷得知武松攻占西寿保泰军司,心中大喜,立即下令将城内辎重送往军寨。
种师道得知大胜后,感慨道:
“占据西寿保泰军司,便是截断了兴庆府与西域的联络。”
“从此以后,西夏不足虑也!”
赵楷心中更高兴,就算灭不掉西夏,也已经立了大功。
辎重开始运送,赵楷与何运贞先一步赶到西寿保泰军司。
看着正在修复的城寨,赵楷喜不自胜。
赵楷命何运贞写信报捷,何运贞正在房间里写,欧阳雄走进来,要何运贞特意写他的功劳。
何运贞不乐意,欧阳雄把武松拉过来,说自己功劳大不大。
武松说当日若非欧阳雄施法,大军要惨败,却是居功至伟。
何运贞很不爽,但没奈何,只得特意写了一笔。
盖了宣抚使的印章,捷报八百里加急,星夜送往京师。
嵬名令带着十万败兵,匆匆撤退到静塞军司。
这里原本是布雅的营寨,被时迁一把火烧成废墟。
好在城墙屋基都还有,大军停下来,马上修复城墙。
嵬名令写了一封奏报,派副将李移剌火速送回兴庆府。
拿了奏报,李移剌牵了两匹马,也不带随从,自己一人往回跑。
半夜时分,李移剌抵达兴庆府。
此时城门已经关闭,守城军士不愿开门。
李移剌大怒,说军情十万紧急,城上才放了一根绳索下来。
李移剌抓住绳索,爬上城墙,狠狠扇了守城士兵两巴掌。
抢了一匹马,李移剌冲进皇宫,皇帝李乾顺刚刚睡下,又爬起来到御书房,见到灰头土脸的李移剌。
李乾顺手微微颤抖,问道:
“又...败了?”
就在几天前,李乾顺刚刚接到奏报,说阿惠带兵出走,被武松半路截杀。
七万兵马,只剩下一万多逃走,卓罗和南军司被种师中占领,与西域的联络被切断。
如今见到李移剌,李乾顺心脏怦怦跳。
“武松三十万兵马强攻,嵬名将军死战不敌,重贵、玉丑将军战死,西寿保泰军司失陷!”
李移剌跪在地上痛哭。
听到这个消息,李乾顺跌坐在龙椅上,双眼发直。
太监担忧李乾顺身体,慌忙传旨,让太医过来伺候。
“宣...宣中书令、枢密使..”
李乾顺颤声下旨,太监慌忙传旨。
很快,中书令李光信、枢密使香都同时进来。
见到跪在地上的李移剌,两人都猜到了。
“微臣拜见兀卒。”
李乾顺呆了许久,才缓缓抬头,说道:
“西寿保泰军司丢了...重贵、玉丑战死..你们说说..如何办..”
李乾顺长叹一声,整个人没有了精气神。
这个消息既让他们震惊,又在预料之中。
自打武松抵达渭州,西夏从未赢过,全是战败的消息。
不管甚么名军大将,有死无生、有败无胜。
李光信问李移剌:
“如今还有多少兵马?武松人在何处?意欲何为?嵬名令将军在何处?”
李移剌回道:
“还有十二万兵马,嵬名将军驻扎于静塞军司,武松现今占据西寿保泰军司,意图不明。”
第240章 挑拨离间,举国征兵
听完李移剌的话,李光信感觉毛骨悚然。
武松还有三十万兵马,嵬名令只有十万败兵囤聚在静塞军司,一个被武松烧掉的军寨。
西平府的翔庆军没有了,重贵死了,兴庆府门户大开。
枢密使香都说道:
“白马强镇军司、右厢朝顺军司的五万兵马明日可以抵达兴庆府...”
李光信摇头道:
“就算援兵抵达,也只有十五万兵马而已。”
“武松这厮似乎想要...灭国!”
说出“灭国”二字的时候,御书房陷入死寂。
李乾顺慢慢撑起来,声音颤抖地说道:
“传旨,黑水镇燕军司、黑山威福军司、左厢神勇军司所有兵马赶赴静塞军司!”
“再...再向辽国求援,请求辽国出兵增援!”
李光信皱眉道:
“辽国东京道女真叛乱,他们正在平叛,只怕...无法增援。”
其实北宋的国力一直比西夏、辽国强大。
为了对付北宋,西夏和辽国结盟联姻,军事上共进退。
但是,女真已经在东北一带起兵造反,辽国军队被打得一塌糊涂。
辽国现在内部也很腐败,军纪涣散,打不过茹毛饮血出来的女真人。
此时请求辽国出兵增援,显然不现实。
“那...那..那..那就传旨,国内十四以上、六十以下,全部赶赴静塞军司!”
“我大夏尚有五十万兵马可用!征兵,所有男子赶赴静塞军司!”
李乾顺真的被吓到了。
枢密使香都说道:
“兀卒英明,征发国内兵力赶赴静塞军司,拦住武松,此乃上策。”
“微臣建议,再派使者往宋国汴梁,与宋国议和停战。”
李乾顺骂道:
“议和,此时宋国岂会与我等议和?”
“兀卒息怒,武松屡立战功,蔡京、高俅、童贯必定欲其败!”
“只需派人贿赂蔡京三人,宋国必定同意议和停战!”
中书令李光信马上附和道:
“不错,微臣听说武松和蔡京有仇!”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